APP下载

你不是一个人在“动吧”

2016-05-13岑今

东方企业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足球青少年培训

岑今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在于创投。

这是真的——体育界不再只是球星与粉丝,还有层出不穷的创业机会和越来越多的创投目光。从O2O体育服务到智能设备,从体育IP到体育场馆众筹……无不展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GDP占比达到2%~3%,而中国的这一比重还未达到1%。可见,中国体育产业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投资总监许浩天预测,以庞大市场需求为依托的中国体育产业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迎来一轮爆发期。

与此同时,无数创业者和资本涌入这个领域掘金,足球、篮球、网球、瑜伽、跑步、游泳、骑行等体育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都有创业者涉足,且玩法五花八门。以“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行业为例,包括动吧足球、乐奇足球、球徒、KT足球、UP、爱踢客等项目在内,国内已有数十家创业公司介入。总体而言,“互联网+体育”的创业者几乎都是围绕“去除中间环节”、“解放教练”、“打破场地限制”、“运动社交”等方式切入。

和其他行业的O2O相比,体育O2O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必须要用户自己身体力行。那么,在实践中,当体育遇到互联网,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要做体育界的Uber

动吧体育从2014年黄健翔提出的一个概念产品,经过快速迭代,经过1年多的时间迅速跑到了队伍的前列。其在做综合平台还是单一项目切入,轻模式还是重模式,如何实现盈利等体育O2O创业中的关键性问题上都进行了摸索,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颇具代表性。

2014年11月23日,前央视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和曾任科大讯飞副总裁的白强在微软创投加速器宣布联手做一家体育公司“动吧体育”。

“健翔找我,说中国大众体育要爆发了,叫做‘非改革红利。他跟我谈了一个月,主要是讲目前体育行业存在的问题,如何用互联网来解决。”白强说。

黄健翔最初的设想是,将动吧体育做成一个综合型的全体育平台,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社交模式,把各种体育资源与用户进行匹配,解决需求,做体育界的Uber。

不过,真正开始做起来,他们发现综合型模式存在问题:“体育行业分支特别多,每个细分行业都有自身的特性,没有哪个人或机构能够立即搞定全体育”。

经过两三个月的尝试,动吧体育决定聚焦到足球行业。白强邀请到国际著名球星荷兰国家10号斯内德加入团队,并于2015年4月21日发布了动吧体育首款体育O2O产品——动吧足球。这个垂直细分到只专注于青少年足球启蒙普及教育这一块内容上,还是采取共享经济模式,把培训、场地、比赛这些内容串联在一起。

“健翔的名气主要在足球,斯内德是踢球的,我是在体育运动中只对足球感兴趣。”白强说。加上发展足球上升成为国策,动吧体育选择以足球为切入点,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动吧足球瞄准近3亿的4~12岁青少年。白强解释道,这个目标人群的定位是出于相当现实的考虑——在这个年龄段,家长对孩子们的课业还不太关注,愿意支持他们去参加体育运动,一旦进入初中,家长们就会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成绩,高中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白强发现,“现在足球在中国是非常衰败的,踢球的人非常少。解决中国足球普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教学,但足球老师也很欠缺。”因此,目前动吧足球在培训上分为两块,一部分是培育足球老师,包括跟教育部合作为中小学体育老师做足球培训,以及面向社会各界的足球爱好者。另一部分是才是培训青少年。

白强坦言,直接跟学校打交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是我们自己一个个去敲门,让体育老师来接受我们的培训,动吧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鉴于这轮足球热的特点是各个层次都在推,政府也设立了很多具体目标,做了很多推动,动吧与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开展广泛的合作,通过这种自上到下、依靠各级政府去落实而不是一家家学校去敲门的合作方式,快速扩张自己的业务版图。

不会酒店管理的动吧不是好O2O

除了培训,比赛也是动吧的主营业务之一。今年初,动吧就启动了“动吧少年百城万赛”,计划在上百个城市开展过万场比赛,将覆盖100万以上的青少年足球人群。

在场地建设与运营问题上,白强坦言,目前动吧团队还在沟通是否要去线下建设场地,并未最终确定怎么做。但基本的思路是,动吧体育作为母公司,要维持轻资产运营,然后通过和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涉足重资产,进行场地场馆的投资和运营。

记者了解到,目前动吧正在和泛华体育合作,在北京启建首批300块足球场。就两者的关系,白强打了个比方,“在这个合作中,如果说泛华体育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动吧就是酒店管理公司。以后这些球场一可用来培训动吧FODA(达人),二可提供给个人FODA开课,三可用来组织比赛,四可用于出租。”

此外,动吧和赛伯乐投资集团合作成立“动吧-赛伯乐青少年足球基金”。在未来5年,该基金预计规模20亿,其中5亿将用于在全国建设足球场地。

从去年到春节前,动吧足球走访了70余个城市去培训体育老师和足球爱好者,其中直接培训的体育教师达到15000多名,覆盖到的家庭则超过20万个。如果算上动吧体育发起成立的200多个“动吧少儿足球统一战线”会员单位,和400多个“动吧全国校园足球联盟”加盟单位,覆盖的青少年人群还要更多。另外,外教是动吧足球的一大特色,目前其拥有轮换和全职的足球外教人数已经超过100人。

“现在动吧是中国最大的青少年足球教育、赛事、场馆运营平台。从团队人数来说,我们就是中国最大的足球公司。全职员工60多人。”白强语带骄傲地说。

盈利在足球外

目前,在国内的青少年足球培训市场上,绝大多数培训机构的盈利模式都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收取培训费来维系机构的运营成本进而争取实现盈利的目标。

不过,白强认为,靠教足球、带比赛是赚不了大钱的,顶多能覆盖一下运营成本。“中国足球人口相当匮乏,往多了说,估计中国的业余足球人口总和200万左右。此外,放眼全世界,普及足球基本上都是半公益甚至完全公益的,在中国也同样,想通过收培训费来实现规模化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盈利模式上,白强丰富的互联网从业经历始终让他保持着互联网式的思维。他介绍,动吧足球的核心是互联网模式,盈利在足球外。“别想在足球上赚钱。足球这件事本身就是打品牌、铺通路、做入口。有了这三项以后,再去跟其他行业结合实现盈利,比如‘足球+教育、‘足球+地产等等”。这也就是白强最近提出的“足球+”概念。

白强透露,目前动吧已经产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赞助、广告、衍生产品以及政府采购服务。其中政府采购服务是指政府用动吧的外教去培训体育老师。

去年,动吧完成了一年两融,在4月份获得550万投资后,9月份又拿到3000万A轮融资。白强告诉记者,前两轮融资,主要用于整个公司运营、教练培训、到全国各地去承接教育部各种项目上。

他透露,目前动吧正准备融一轮A+,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并购,加速发展。“横向上,动吧希望逐步涉足其他体育项目;纵向上则是想在足球行业挖得更深,最近刚刚跟清华同方宣布了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足球云项目,解决中国青少年足球的人才评估、发现和培养的问题。”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最关键的是,我们能不能挑战自己,耐住性子,把细节全都做好。”白强说。

“互联网+体育”是个伪命题

稍微关注体育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一两年体育创业特别热。大量的体育创业公司以“互联网+”的形式进入这个行业。

白强不仅自己主导过多个创业项目,也是拥有20年互联网经验的老兵,对于互联网模式有深刻的理解。他直言,“互联网+体育是个伪命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谈概念,但体育是要去亲自体验的,到户外或健身房内动起来。大家天天在弄互联网,那不叫体育。不论是踢球还是瑜伽或是游泳,纯互联网模式都是不行的。另外,体育这件事在中国现阶段很难赚钱,即便是做的比较大的乐视体育,也都在砸钱。赚钱的公司也有,但是规模又成问题。”

白强指出,体育创业不要拘泥于“O2O”、“互联网+”这些概念,要看它到底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他看来,找场馆、找教练、运动社交等模式切入的创业项目都很难成功。“场馆是不需要满世界去找的。往往是找了一次之后就差不多定下来了,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寻找场地。找教练也是,用户找到满意的教练之后,双方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会加微信沟通,而不是继续留在APP。体育社交也一样,体育是真实参与的,而不是用互联网产生的社交,用户之间熟悉后都该用微信联系了,不会再用APP,做不出一个体育界的陌陌来。”

另外,白强提到,体育行业最终还是要走综合平台模式,健身、马拉松等少数几个参与人数比较多的行业有垂直发展的可能,其余大部分垂直型体育项目都会很快倒闭。

白强告诉记者,市场上的足球项目创业者都很有情怀,但所有在足球行业里的约场馆、约队、约赛、给业余足球拍照、社交等模式,都是伪命题。拿业余足球联赛来说,中国其实真正踢球的人并没有如创业者说的那么多,很多足球爱好者在工作后忙的连主队的比赛都来不及看,更不用说组一只球队去场上踢球了。白强总结道,在体育行业,互联网只能是一个工具性的存在,在数据等方面起到链接作用,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体育项目本身。

猜你喜欢

足球青少年培训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让足球动起来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