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搞好思维训练

2016-05-13柴建忠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语文教学小学

柴建忠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搞好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有机地运用于读写之中,有益于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效思维,促进智力品质的发展,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35-02

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一篇篇文章,是作者对生活体察入微的把握、感受、理解与升华,是作者思维的成功之果。剖开这成功之果,看作者的思维过程,无处不闪耀着作者思维的智慧火花。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向学生充分展开千姿百态的思维过程,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知识背后的材料及思维活动过程充分显现出来,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科学训练思维过程。这就有益于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维,提高智力品质,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进行语文思维过程的教学,在实践中应主要抓住以下两个环节。

1.抓住矛盾与问题

抓住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过程,展示作者写作活动中特有的思维过程,理清正确解决矛盾与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使学生渐渐地掌握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一般有四个环节:一是发现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体的思维任务,也就是提出问题。二是明确问题。面对着所发现的或所提出的问题,加以分析,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地抓住问题的核心。三是提出假设。找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四是检验假设。一靠实践或操作,二靠思维活动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解决矛盾与问题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中,因此抓住矛盾,抓住问题,抓住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展开思维过程教学的第一步。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矛盾与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丰收了,农民原本可以过上好日子,然而为什么丰收了,农民的灾难却更加深重。(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既是"为了忘却",却又为何要"记念"呢(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什么"死海不死"?(科学小品《死海不死》)在教学中,抓住矛盾,抓住问题,把作者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思维过程一个个展示开来,促使学生去认识它,掌握它,这样通过日复一日的累积式的掌握,学生便会自觉地去把握矛盾,去发现问题,去正确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形成相应的科学思维过程,进而学会思维,提高智力品质。

试以鲁迅小说教学为例。在鲁迅的小说里存在着这样一组矛盾:体格的强壮与健全,精神的麻木,人格的尽失,即人的灵与肉的分裂。鲁迅在小说里通过人的灵与肉的分离,形象地传达着精神的摧残,导致肉体的枯萎、衰竭,最终是人的彻底崩溃、消亡。孔乙己、祥林嫂、闰土、华小栓、阿Q便是典型的例证。在教学时,应把鲁迅抓住矛盾、解决矛盾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鲁迅是怎样抓住矛盾、解决矛盾的,进而学会如何抓住矛盾,解决矛盾。

2.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为了克服思维定势,在语文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想象思维并用,为求求异求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我们爱祖国"这课时,我指导学生用"爱"口头造句,;如'小花猫爱吃鱼'。"我爱看《大风车》""我们爱老师"等。这时,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学习生活及教师、同学的范围内,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大家可以从多方面想想,继续用'爱'说一句话。一个学生说:"妈妈爱打字,我爱踢足球。"一个学生说:"中国人爱喝茶,外国人爱喝咖啡。"另一个学生说:"我爸爸是警察,他爱抓坏人。"我进一步启发:"刚才大家说的都是人爱什么,如果不说人,能用'爱'说一句话吗?"学生有的说:"小鸡爱吃虫子,小狗爱吃骨头,小羊爱吃青草。"还有的说:"小猴子很调皮,爱学人的动作。"这次造句练习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爱'的含义的理解,而且初步学会了运用,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独特性。

3.课堂教学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地动起来,并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理解课文内容,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培养其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

3.1根据课文内容——自问。自问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做出标记,用铅笔画一条线,打一个小问号,随后通过反复读,用心地读,文章的言词之美,节奏之妙,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品味出来,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3.2根据课文延伸点——考问。 "考问"就是学生通过相互提问,合作探究,达到巩固知识,补救知识的目的。如教学《春天在哪里》,我让同学们到大自然去找春天,学完后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想考考大家,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经过热烈的探讨、合作学习,同学们各抒己见,找出了赞春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地把思维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充分地展示开来,指导学生有机地运用于读写之中,在应用中把握其特征。

参考文献:

[1]杨红玉.《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2002年第一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孙瑞欣.《语文教学的激情策略:教师该怎样用好激情之"法"》,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2日第6版

[3]孙瑞欣.《教师实用写作》,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语文教学小学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