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
2016-05-13尚成燕
尚成燕
【内容摘要】政治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为人处世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收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学生认为政治是一门“副课”,而不被学生重视,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怎样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效果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政治 教学 观念 方法
本人从事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多年,感受颇深。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我谈几点提高高中教学效果的认识,仅供同行参考。
一、要正确认识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政治在中学阶段被认为是一门“副课”,不被家长、学校、尤其是学生的重视。因此部分教师也不够重视,缺乏对政治课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如果我们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是对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和原理,政治将确实是一门“副课”,因为,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只要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就行了,而且现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政治是开卷考试,既就是对于文科班的学生,政治也仅仅在文科综合考试中占三分之一,因此不被家长、学生、尤其是学生的重视。但政治课的目标和作用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政治课对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培养人才,人才必须是先成人再成才,所以学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而政治课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政治老师在教学工程中一定要联系实际结合国内外的形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视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可以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对学生学习其它学科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明白政治看的作用和地位,不能把政治课看作无关重要的“副课”,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政治课的重要性。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事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生活,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要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社会形势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素质,曾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求时代性
政治课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和时事紧密联系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能空洞的说教,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在提问时可以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带领学生将政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了解生活,关注国内外的事件,并用政治知识去分析问题,从而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政治就在我们身边,感觉学有所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更容易掌握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质疑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学生只有产生了疑惑,才会去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平铺直叙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从而鼓励学生大胆的去探究,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大胆的去质疑,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激起学生的思维冲动,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讨论、去探究,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具有权威性,而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鼓励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空间。
六、培养学生思维实践能力
1.举办小型辩论会。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辩论的方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辩论,各抒己见,辩论内容只要不违反原则,一律予以肯定。通过辩论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开展研究性学习。即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调查、资料的查找、学生间的研讨、教师的辅导等完成研究性的学习。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布置了研究性课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查阅资料,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受到领导的好评。
3.撰写小论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看报刊杂志,阅读新闻,然后结合课本的有关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并将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是一种艺术,政治教学更需要教师不断努力,从而能够科学地选择教学方式,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品行、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