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序曲的剪影与风采
2016-05-12郭甜甜
郭甜甜
作为十九世纪早期浪漫派作曲家中的一位佼佼者,舒伯特因在其短暂的三十一年生涯中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而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此外,这位多产的作曲家还创作了歌剧、交响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其音乐风格常常被贴上抒情性与歌唱性的气质标签。
序曲也是舒伯特煞费笔墨的一类体裁,其创作集中于1817至1823这六年间,就音乐语言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着古典主义风格的痕迹。回顾序曲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那时的歌剧序曲多为简短的开场音乐,整体上为快-慢-快的结构思维,但没有固定的形式。十八世纪后半叶,古典主义时期的序曲开始采用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结构,戏剧配乐和歌剧的序曲不仅要渲染气氛,更要集中凝练地概括歌剧情节内容的发展线索。浪漫主义时期门德尔松创立的标题性序曲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上演于音乐会,赋予这一体裁高度的艺术化。
本期Naxos发行的这张专辑中收录了舒伯特九首短小精悍的序曲,分别来自不同的戏剧配乐及歌剧选段。舒伯特运用精湛的创作技艺,借鉴古典主义的传统音乐语言,且融入浪漫主义的感情色彩,赋予这九首作品独特的艺术气质。
《D大调序曲》(D.556)作于1817年5月,作品仍带有古典主义风格,舒伯特在配器上沿用了古典时期已定型的编制,在音响色彩上进一步追求描绘性的效果。作品旋律的抒情性大大增强,音乐由庄严的快板引入,随后是持续不断的行板,最后再回到最初揭示作品主旨的活泼快板,保留了最初意大利序曲快-慢-快的结构性思维,整首作品的戏剧性风格彰显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理念。
《D大调意大利风格序曲》(D.590)与《C大调意大利风格序曲》(D.591)创作于1817年11月。这是两首难以被贴上舒伯特音乐风格标签的序曲,原因在于,舒伯特当时受到欧洲最受追捧的作曲家罗西尼创作风格的影响,这两首“意大利风格”序曲正是“罗西尼式”的序曲。《D大调意大利风格序曲》开始于慢板旋律,以3/4拍的舒缓节奏作为整首乐曲的背景,由长笛与提琴的二重奏形式导入轻快优美的“意大利风格”主题。第二首《C大调意大利风格序曲》是缓缓融入“意大利风格”氛围之中的,尤其是在快板之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主题。舒伯特巧妙地借鉴了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采用奏鸣曲式引入对比的两个主题,并大胆地运用动力性手法进一步发展主题。同时,段落之间力度的强弱对比、速度的缓急变化以及乐句结构的伸缩性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自由化”。作品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巧妙融合,承载着情感无声的宣泄,是舒伯特音乐的创作升华。
十九世纪初期,舒伯特期待着他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可,由此踏入创作的动荡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舒伯特事业的转折点,标志着“舒伯特风格”逐渐走向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两部戏剧上演。本期唱片中的两首巨作序曲《孪生兄弟》(Die Zwillingsbrüder,D.647)和《罗莎蒙德》(选自《魔琴》(Die Zauberharfe,D.644)先后完成于1819年与1820年。《罗莎蒙德》以完整的奏鸣曲形式建构而成,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展开、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舒伯特在此大胆地探索新的和声色彩,将主题动机连贯处理。《孪生兄弟》序曲主题材料由长笛奏出,旋律生动活泼,音乐语言简练而不失风采。
十九世纪初,管弦乐配器得到迅速发展,作曲家们探索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以追求音乐色彩多样化的效果。木管乐器得到改良,铜管乐器加上活塞系统,大大提高了管乐器的技术性和音响色彩的描绘性。舒伯特于1819年1月创作了《E小调序曲》(D.648)。此首作品不仅在配器上焕然一新,和声色彩也有了新的突破,和声与配器的相互渲染进一步增强了色彩的斑斓。音乐由低沉强烈的音响奏出,整首乐曲风格庄严肃穆。音响由局促到缓慢,饱含着谦逊稳重的性格,又充斥着热情奔放的气质,舒伯特对和声、配器等作曲技法的开拓使其作品逐渐流露出他个人的音乐语言风格。
1821年,舒伯特与他的朋友舍贝尔共同完成了一部大型的浪漫歌剧。由舍贝尔作词、舒伯特谱写并创作的《阿方索与埃斯特蕾拉》是一部三幕的浪漫歌剧,故事内容为连贯性不强的中世纪故事——年轻的恋人如何战胜各种政治阴谋和个人阴谋。但当时却遭到皇家维也纳歌剧院的拒绝,直到1854年该作品才在魏玛首次公演,并由当时最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担任指挥。唱片中的这部歌剧序曲完成于1822年1月,此时正逢舒伯特患病之初,也是他重新阐释传统音乐风格最激进的时期。该首序曲仅有五分五十秒,短小精炼,音乐一开始以弦乐激进奏出,以木管乐器奏出激进昂扬的旋律,以弦乐器的合奏形成呼应的“对话”效果,后又以木管乐器及弦乐器的合奏将音乐推向高潮。
《密谋者——内战》(D i e
Verschworenen – Der H?usliche Krieg,D.787)写于1823年,此时舒伯特的创作风格已逐渐成熟,他将自由、浪漫的音乐语言融入早期的规范、古典风格之中。音乐风格俏皮,感情变化较为激烈,主题音高材料都以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贯穿于整首作品,并不断以长笛、弦乐及其他乐器先后奏出,层次感鲜明。
本期唱片收录的最后一首序曲来自舒伯特的歌剧《菲拉布拉斯》(Fierabras,D.796)。此曲作于1823年,是舒伯特早期歌剧中的经典,极具浪漫主义时期的感情色彩。舒伯特将严肃的内容、戏剧性的风格、感情的内聚力有力地统一起来,正是这种内部的统一性,将浪漫主义的气质呈现得淋漓尽致,赋予整首序曲清新甜美的形象。
后人笔下的舒伯特通常是一位怀才不遇的天才,尽管他的创作生涯短暂,却对当时音乐的许多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九首并未广泛流传的序曲不仅成为后人艺术领域的财富,也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绚丽瑰宝。舒伯特身上透着诗人的气质和浪漫主义的情怀,他以自由奔放的手笔广泛挖掘了细微情感中深邃隽永的内涵。聆听他的音乐,宛若徜徉在古典主义的“理性”之上,又沉醉于浪漫主义的“感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