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亚华:从泥土中孕育版画艺术
2016-05-12朱明尧胡月梅
朱明尧 胡月梅
生命已逝,作品永存。2015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乡土情深 俞亚华版画作品集》。著名版画艺术家赵延年教授生前为画册题签。特定的年代,将这位版画家的艺术生命紧紧地融合在浙江海宁的土地上,熟悉得透彻了的生活,赋予他百余幅版画,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三农”题材镌刻在刻板上,把民情、民俗和民风凝固在画面中。
俞亚华(1935—2003),1958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1961年响应当时“回乡支农”的号召,从一个美院高材生变成一名泥土气息浓重的农民。在此过程中,于劳动耕作中观察和记录生活成为他旷日持久的习惯,绘画从未离开他的生命历程。
从生活中汲取养料
俞亚华9岁亡母,父亲在杭州工作,年老的祖母带他长大。他所在的小村庄处于海宁黄湾乡四面环山的山岙里,南临气势开阔的钱塘江。他从小酷爱绘画,表现出极高的美术天资。小学毕业时,班主任老师给他的评语是:“你若是在美术上发展,一定大有前途。”到高中时,通过自学他已能完成领袖人物的水粉头像画了。1958年考上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这里聚集了国内知名的版画家赵延年、张漾兮、赵宗藻、洪世清等老师,当时的美术学院院长是国画大师潘天寿。浓郁的艺术气氛让俞亚华感受到了如鱼得水般的快乐,而他作为一名学子吸吮着名师的艺术乳汁,赵延年的豪放画风和张漾兮等的婉约风格他同时师承,交替实践着粗犷和细腻的表现形式。
俞亚华自己曾整理过一本艺术档案。大学时代,他是老师们眼里的学生尖子。其创作的套色木刻《西湖秋》被选为1960年浙江省美术展览作品,赵宗藻老师称赞:“大二学生搞出这样的作品,没有见过。”这时,他的作品已多次参加全省美展,并被《浙江日报》等刊登。俞亚华内心是欣喜的。然而,1961年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当时安排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回乡支农”,命运把他又一次推回农村,使他返回到了年少岁月的环境中。
在温饱未能解决的农村,画画是一种奢侈,不能赚钱且耗费时间,俞亚华成了当地人眼中的另类,许多人说他是“傻子”。为了融入农村社会,养家糊口,他开始做挑担、垦地、种田等各种农活。多年的磨练,使他从一个文弱书生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学会了做农活,但俞亚华怎么也割舍不下心爱的美术,傍晚时分或下雨天,凡是不干农活的空余时间,都成了他画画的时间,而正因为常年参加劳动,汲取了农村生活的丰富养料,他捕捉到了老人、青年、妇女、小孩等各色农村人物的特点,画作的乡土味和人情味越来越浓。俞亚华的内心世界当时无人可知,他的女儿俞红说:“父亲外表纯朴善良,但内心高尚、追求艺术,只是从未表露出来。”
沉在乡土中创作
国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俞亚华的命运有了转折,艺术潜力也得到了展示,1979年他进入了黄湾人民中学担任美术老师,1981年转正。他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家境也渐渐好起来。女儿俞红回忆:那段时间父亲的心情好多了,他又拿起了画笔和刻刀。晚上醒来,总看见父亲还在书桌上画画。在俞亚华的《艺术档案》中,有三封浙江美术学院他的老师赵延年的来信,在绘画上给俞亚华以指点,并勉励他扎根农村、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赵延年在来信中写道:“你生活在农村,这是最好不过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入生活,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最缺失的。”二十年师生再次续缘,畅谈创作。
其间,俞亚华的创作激情喷涌,带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多次出现在各类展览,刊登于各类报纸、杂志,受到美术界的好评。此际,他先后加入海宁县美协、嘉兴市美协、浙江省美协。海宁市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的《海宁艺苑人物》中介绍了他的生平与艺术业绩。他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浙江美院著名国画家吴山明等亲自登门,与俞亚华一起实地写生,感受扎根农村的乡土生活。这一切,让俞亚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欢畅,他常常说:“生活真是太美了!创作是多么美好!”他常常徘徊在田间地头,观察日出日落,捕捉美好场景。上个世纪80年代,海宁市越剧团、海宁师范等单位曾邀请俞亚华到市区工作,但他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因为他离不开给了他丰富创作源泉的农村。他说:“如果离开了这片土地和农村的家,那乡土版画作品的创作就脱离了生活而失去意义。”
作为一名农村美术老师,俞亚华的创作和教学成绩非常突出,他的学生频频在市级中小学美术展览中获奖。1980年至1985年,他所在的黄湾人民中学的美术教育名列海宁同类学校的前茅。他的学生有的考上了美术院校,有的进入部队从事美术工作,有的在企业中担任美工。全国美协会员、上海美协理事、武警政治学院沈雪江教授,是俞亚华培养的学生中之佼佼者。沈雪江深有感触地说:“俞老师为人朴实,艺术精湛,人格高尚,没有他的艺术教育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民情民俗入画来
俞亚华将自己创作的130幅木刻作品留给了后人,留给了欣欣向荣的乡土。
《乡土情深》画集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洋溢着画家故乡黄湾当地的民情、民俗、民风,随意翻开一页,仿佛都在诉说一个逝去的故事、或者一段记忆中的温情,都在展示着山乡、海边的自然、人文风貌。
四月里,春蚕上簇结茧。按照杭嘉湖一带农村风俗,女儿出嫁到男家,头一年若是能养好蚕、种好粮,以后的日子就会顺顺当当,丰衣足食。因此,做娘的要为新出嫁的女儿准备好拔秧伞、拔秧凳、草帽、粽子、咸蛋、黄鱼、枇杷等,俗称“望蚕讯”。“望蚕讯”是对女儿成家立业的美好祝愿。一户农家的“八仙桌”上,放满了“望蚕讯”的礼品。
这是俞亚华依据民间风情创作的木刻作品《望蚕讯》,画面没有人物,却洋溢着一团喜气。像这样的民俗风情,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社会中渐渐流失,但俞亚华为我们记录了下来,永远留驻。
夜已深了,昏黄的灯光却还亮着,身旁的孩子已经睡熟。母亲坐了一个晚上,腰也酸痛了,今晚终于上好了第二只鞋面。她轻轻地从棉被下摸出孩子柔暖的小脚,一试,正合适。囡囡明天可以穿新鞋了,她会多开心啊。母亲想得高兴,嘴角不觉露出一丝笑容……
这是画作《慈母的心》。在过去的年代,脚上的鞋子都是巧手的妇人自制,而俞亚华的这幅作品,同时刻画出了温馨和细腻,这是画家仔细观察生活的结果,非常感人,令人顿生怀旧之情。
农忙中,农妇将孩子带到田头来看管,一边干活一边逗着孩子,看着孩子红彤彤的脸,手捧稻穗的母亲忍不住俯下身去亲吻一下。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俞亚华信手拿起画笔画了下来……
一件件速写画稿,都成了俞亚华版画创作的原始素描,再经过意境提炼和木刻艺术技巧的运作、多种刀法的“弹奏”,一幅幅朴素而精美的黑白版画作品脱颖而出。
俞亚华的这些作品在参加省级版画展览时,著名版画家赵延年看了后由衷地感叹:“太有生活气息了,太好了。”
翻开俞亚华的画集,单看画作的名称,就有民风扑面之感。如《双夏之午》《梅后》《田餐》《夏至杨梅满山红》《配种忙》《采棉归》《农家五月》等等,民间节气、传统劳作,都被收录到了画家的刀笔下。
面对着俞亚华“三农”题材的版画创作,杭嘉湖地区的美术爱好者和研究者,都深表欣赏和敬佩。当地的一位现代美术史研究者、浙江美术评论研究会成员评价说:“俞亚华先生的专题性版画艺术创作,有着‘空前绝后的境界,有三种元素交织在他身上和刀笔下。一是很高的天分和在美院的“艺术殿堂”三年里得到技巧功底的养育。二是他68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近60年从未离开过农村的水土,生活功底特别丰厚。三是他一辈子对艺术的痴心追求几乎贯穿生命的始终,在艺术创作中从不以功利为目的。因此,作品气息在纯朴中显现着一种高雅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