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访苏青故居

2016-05-12张丽红

文化交流 2016年5期
关键词:苏青

张丽红

浣锦桥畔的童年时代

走进苏青的“冯家大院”,便走近了单纯、明爽的苏青。苏青在《浣锦集》后记中写道:“我是生长在宁波城西一个叫做浣锦乡的地方,其名称的来历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家的房子很大,走出大门不远处,有一石桥曰浣锦桥。在幼小的时候,我常常随着祖父到桥边去,桥边石栏上坐着各式各样的人,他们都在悠闲地谈天……”

1914年,苏青出生在宁波,她的故居位于现在的鄞州区石碶街道冯家村,在这里,苏青度过了童年和少女时代。苏青本名冯和仪,字允庄。和仪,寓意“鸾凤和鸣,有凤来仪”,应是温婉贤淑、大家闺秀的样子。偏偏她却是个假小子的脾性,玩弹弓,解了船缆绳,任船漂到河中央去玩。她童年记忆里那座很大的房子,住着显赫一时的冯氏家族。

苏青的童年,是在外婆和爷爷奶奶的疼爱下度过的。

大约在苏青5岁时,父亲冯松雨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起先在汉口中国银行里做事,后来到上海的一家银行做了经理,当时大概是苏青父亲事业的鼎峰时期。

苏青的父母亲,一个受的是西方现代教育,一个受中国师范教育。苏青在上海念小学的那几年里,使父母失望,母亲除了哄慰,就是叹气;父亲也只叮嘱母亲不要再带女儿出去见人,不准家里仆佣与她闲谈,除此之外并不见有何严厉的措施。

冯松雨原本是想好好培养这个女儿的,打算让苏青读到大学毕业,还要请一个家庭教师来教女儿英语会话及音乐、舞蹈,企望将来有机会可以做一个公使夫人。可是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不是苏青嫁得不对,而是他尚未等到女儿出嫁的年龄苏青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银行倒闭,不久他就病故了。苏青11岁就失去了父亲。

常带她去浣锦桥的是祖父,名叫冯丙然,字止凡,在清朝时曾中过举人,后来相继在敦本小学(后改名冯家小学,已拆)、宁波中学堂(现宁波中学)担任校长。与迂腐的晚清文人不同,冯丙然思想十分开明,在十里八乡的威望相当高,曾任浙江省副参议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他支持女性剪短发、放大脚、学文化,苏青幼年时的开蒙,对文学的最初认识,就有祖父的功劳。

冯家大院里的大家庭

我在冯家大院中寻寻觅觅,发现里面的房子大都租给外地人了。门头有位长者出来,得知他也是冯家人。在他的引领下来到“玉房”边的一处角落里面就是苏青从前住的房子了。冯家大院四进房屋门楼已不见,院落也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惟有苏青住过的那幢两层小楼还残存着。应该说,她的整个少女时代是和母亲一起在此度过的。那时,苏青在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初中(现宁波二中),后又在省立第四中学(现宁波中学)读高中。苏青的文艺才能曾在风光绮丽的月湖竹洲校园留下了不少佳话!中学时期,除了数学令她头痛外,学业上苏青是优秀的。

走进冯家大院的墙门,灰砖黛瓦,石雕门楼,马头墙高耸,典型的浙东民居风格建筑。冯家长者用手指指两边的房子,说道:“这边是金房,那边是玉房。”两房相对,仅一弄之隔。金房、玉房的祖先原是慈溪县冯家两兄弟,数百年前,他们迁徙至鄞县后仓。苏青的祖父便是金房的后代,他共有七子,分成七房。

相对而言,金房无论格局还是气势上都高过玉房。那显耀的门楼,经岁月风霜洗礼,如今虽显得破旧斑驳,但基石依然牢固,有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19岁那年,苏青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这等光荣在宁波府属六县女生中是独一无二的。只是后来因为父亲早逝,家里经济变得拮据,才住了一年多大学宿舍的苏青,便回乡与曾经是中学时代同学的李钦后结婚。

苏青是新式女性,她追求婚姻的质量。而从小惯成的自由率真,也容不得她过分地委曲求全。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这无爱的婚姻,给苏青的婚姻观也带来了影响。于是,离婚是苏青的必然选择。

1935年处女作《生男与育女》发表,署名冯和仪,以后她就以苏青为笔名。20世纪40年代初,苏青因婚姻变故来到上海,而成为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

上海滩红极一时的女作家

移居上海后,苏青创作日丰,名气越来越大,成了著名作家,在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红极一时。

1943年4月,上海太平书局创办了一份月刊,叫《风雨谈》。名字倒是与当时日伪统治下风雨萧条的十里洋场的景象相合,当然主编的意思也许是要与读者谈“雨”风生,因为主编的名字就叫“柳雨生”。

柳雨生与苏青熟识,杂志新创,自然向她约稿。苏青便把她正在写着的、取材于自己婚姻经历的长篇小说《结婚十年》交给柳雨生连载。小说刊出后,出乎意外地大受读者欢迎。当时上海市民热烈追捧。后来苏青把它结集出版,人们争相购买,盛况空前。这本书一共印了36版,可谓是创造了当时出版行业的一个奇迹,比张爱玲的《传奇》《流言》还要畅销。

1944年春,苏青散文集《浣锦集》出版,再次引起热烈追捧,一版再版,印至十几版。张爱玲也为她写序《我看苏青》。苏青的少女时代,是在外婆家的山乡度过的,那里的山山水水、童年趣事,都被苏青收录在《浣锦集》中。这本散文集,被苏青称为“自己的文章”,她的思亲思乡之情,都很典型地表现在这里。

长篇小说《歧途佳人》也一时洛阳纸贵。她还写作了大量散文,结集为《浣锦集》《涛》《逝水集》《鱼水欢》《九重锦》《朦胧月》等。

1945年初,苏青散文集《饮食男女》出版,代序为《苏青张爱玲对谈记》,这时的苏青已经和张爱玲齐名,被视为当时上海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

那时资深编辑陶亢德看了《风雨谈》后,夸赞《结婚十年》是“至性至情之作,非时下一般搔首弄姿者可比”,又跟柳雨生说此作品应放在杂志卷首位置。可是柳雨生却认为刊物的销路主要还是以名家为号召,言下有嫌苏青名气不够大的意思,未采纳陶亢德的意见。对此,苏青心中自然不悦,她那蛰伏已久的自办杂志的想法跃跃欲试了。

苏青喜欢干净利落,于是说干就干。她筹集资金,积极准备。1943年10月里,苏青的“天地出版社”挂牌开张,同时《天地》月刊创刊。苏青集作者、编辑、发行于一身,在她那设在爱多亚路(后改为大上海路,今延安东路)160号601室的编辑部里,捋着袖子,眸子发亮,嘴角挂着笑意,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光彩,仿佛浑身是劲,真的喜气洋洋,是除夕之夜或大年初一早上主妇在厨房里忙碌的景象。

杂志要生存发展,需读者买账;要吸引读者,则靠作者卖力。

办杂志一路辛苦,坎坷亦多。苏青当然只有自己想办法,而她是聪明的,总有办法对付。

苏青的作品最大的特色是世俗化,她的童年影响着她的创作。坐在浣锦桥边,听大人们讲的都是家长里短的闲话;俯看小河流水,妇人在淘洗的尽是日常生活的衣服、米菜,苏青的创作既善于取材身边的人和事,也擅长连根带土地呈现生活原生态。苏青一生乡音无改。她的文章中,活色生香的宁波方言俗语俯拾皆是,如“透骨新鲜”、“一塌刮子”、“螺蛳壳里做道场”等。作品中写进了她极喜欢的家乡特色菜肴咸菜黄鱼、苔菜小方肉、炝蟹、炖鸡烫等,读来令人口舌生津。她的《吃与睡》《宁波人的吃》《夏天的吃》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她对故乡风情民俗、饮食文化的认同与忆念。

通过对苏青生平经历、性格形成、小说散文等代表性作品的深入剖析,能看到苏青创作中浓烈的现代社会的市民性和世俗的市井文化。苏青用平实的笔调,以一个女性的大胆笔触描写了“饮食男女”之事。这种内容上的世俗化倾向颇受当时市民读者的青睐。苏青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近几年来,苏青现象也逐渐为一些文学大家所关注和研究,启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文化思考。

苏青人生坎坷,遭受很多磨难,后虽予以纠正,并恢复名誉,但晚年仍然凄凉。1982年12月7日,苏青去世。终年69岁。病危时,她很想再看一看《结婚十年》,但家中没有这本书。

苏青从故居的生活中走出来,浣锦桥、冯家大院的生活融入了她的几乎全部作品中,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她实现了一个女性作家所能达到的高度。

猜你喜欢

苏青
我认识的武汉防疫一线网格员
听苏青口无遮拦
听苏青口无遮拦
藏在俄罗斯套娃里的爱
一代才女苏青的悲剧人生
张爱玲和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