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山村寨火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

2016-05-12杨柏

当代贵州 2016年10期
关键词:缺水大火温泉

杨柏

失火危及公共安全,任何情况下,管控危机都必须是一个责任的高压线。

在外过春节的贵州人不免为手机上跳出的信息一惊:2月20日晚,贵州剑河岑松镇温泉村发生了一场大火。现场照片表明,浓烈大火烧红了一片黑夜。火势持续5小时才被完全扑灭。新华社报道说,这场火烧毁民居60栋,受灾120人。

中国青年报驻黔记者白皓,在奔赴温泉村现场采访间隙,贴出了他采写的两年前贵州镇远报京寨失火的大幅报道。这引发我想起2014年4月云南古城丽江四方街那场大火。云贵高原,相隔并不算遥远吧,可是为什么人们会重复同一个自毁家园的错误?

搜索一番,我发现这两省三地三场大火有不少共同点:一、起火时间均是冬春交际。报京寨火发生的时间是2014年1月25日,与温泉村大火差两年一个月;二、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丽江是纳西族聚居地,镇远、剑河均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损失的财物大量是粮食、传统民族银饰、服装、布匹。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成为一个痛点;四、都是乡村旅游景点。尾随丽江,报京寨和温泉村都是贵州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乡村旅游景点。2011年温泉村入选“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五、被烧毁的都基本是木房子。作为山地建筑文化的物理形态,民族木屋是山区人民与自然环境互动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载体,但木料多是大火一时难以扑灭的原因;六、失火点消防设施并未缺席。但救火中,这些消防设施基本上都不起作用。三处救火的报道中,都有人们使用盆、水桶,远处提水这样的细节,可是杯水车薪的结果只能是错过灭火的黄金期。

然而黔东南两场寨火,仍然体现了曾经封闭的山寨新时空。首先,贵州山乡已然进入了现代转型的重建过程,走向现代化、摆脱贫困中。乡村旅游进入了宁静的山乡,在传统山地三农产业结构上,叠加出来了新产业之舞。民族风情、特色和绿色农业、山地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与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反差,构成文化和生态体验旅游的核心内容,演变成了山民的一条致富路径。其次,高铁为规模经济代表的立体交通,把高速公路沿线和航空服务半径地区连成片,纳入了现代价值链体系之中。王小强、白南风一部《富饶的贫困》揭示出来的计划经济下贵州贫困的尴尬,而今正发生着贫困向富饶回归的颠覆。最后,因为产业叠加,人口正在有市场意义的结点上汇集。原散居的农业人口和旅游带动的服务业流动人口动态性的聚集,也必然加剧原有支撑性资源(如水)的供应紧张。乡村已然产生了类似城镇化进程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显然这是非自然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建。而重建缺位、滞后,便自然会引起失衡或加剧失衡。报道显示、报京寨和温泉村两处救火时,打开水拴阀门,都没水,这其实就是失衡——即工程性缺水的表征。

上海发展200年、深圳38年,都揭示了另一个特点:现代大都市的供水已彻底演变成了工程性的依赖。中国的西高东低地理构造、南北水资源分布特征,和大都市和城市群在水资源上的错位,决定了城市发展和取水工程能力匹配的逻辑,大格局有南水北调,具体的城市如上海,如今取水口已延伸到长江上百公里以远,深圳的引水管已粗到里面可以跑汽车。和上海、深圳这样的大都市出门坐车(地铁、公交、的士)、扭开水龙头即用水、拧一下打火开关就使用天然气相比,贵州的山村人口集聚点,还远缺乏各类公共工程性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支撑,工程性缺水成为全省大小城市、城镇和乡村的软肋。

来自省水利厅的消息说,贵州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的时间表是2020年。“十三五”时期准备规划建设一批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高效利用体系,目标是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显然在今天的经济能力背景下,这还是一个巨量的投资问题。依据公开资讯:“十二五”期间,贵州解决工程性缺水累计投入资金1122亿;2015年再启动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投资1285亿。这说明,天下事,不要成本的可能没有。另外在终端,特别是乡村山寨,还有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何把这些问题都完美解决“到位”,是 “打开阀门就有水”的关键。

文章写到这,似乎还应多说一句大实话:无论城市和乡村,有没有水都不等于可以放松防火。一部《政府管制经济学》涉及诸多命题,其中还包括社会管控。失火危及公共安全,任何情况下,管控危机都必须是一个责任的高压线。

(责任编辑/张立人)

猜你喜欢

缺水大火温泉
火情严峻
大棱镜温泉
致命大火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大火中的家——灾
用温泉解冻你的旅程
露天温泉
温泉旅游记
齐刘海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