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八个坚持?助推石阡新跨越

2016-05-12田运栋

当代贵州 2016年15期
关键词:工程建设

田运栋

石阡县围绕建成国际休闲旅游养生目的地、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示范地和黔东地区重要立体交通枢纽战略目标,助推实现八个新跨越。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两欠”程度较深的石阡县来说,抓好今年各项工作,对圆满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将石阡全力建成国际休闲旅游养生目的地、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示范地和黔东地区重要立体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全县2016年将重点围绕八个坚持,实现八个新跨越做好工作。

坚持以同步小康为目标,推动精准扶贫新跨越。

石阡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县委出台的“1+10”配套文件,成立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结合“六个到村到户”和“六项小康行动”,围绕“十大扶贫产业”争取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按照“三个到底”工作机制,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资源整合各大领域要素向即将出列的贫困村倾斜,确保全年32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26969人,通过发展生产脱贫8199人、旅游和就业脱贫6850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9027人、教育脱贫6553人。

坚持以释放各项红利为动力,推动改革开放新跨越。

认真落实上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战略导向,不断提高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更公平更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稳步推进政府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农村电商抓供销社改革;继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成县级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加快建立乡镇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和资源,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管好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公职人员。

坚持以项目观摩为引擎,推动项目建设新跨越。

狠抓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精品年”活动创建为契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改善民生的强大引擎,以“四资四业”为抓手,千方百计破解征拆和融资难题。确保总投资201.91亿元的67个省、市重点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积极争取项目。紧盯国家确定的“7大工程包”投资重点,形成新的投资支撑,力争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50个以上,获批资金10亿元以上。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融资贷款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

大力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后发赶超的强劲动力,抢抓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产业转移机遇,立足“5个百亿级”产业,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节能环保的战略投资项目,实现年内引进产业类项目50个以上,规上企业10家,力争引进2家以上500强或上市公司。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跨越。

壮大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新增规模企业10户以上。飞地园区实现产值3亿元、工业增加值60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争取将飞地产业园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试验城市范围。重点培育石材、茶叶、白酒、中药材、矿泉水等产业,建成工业园区石材废渣再利用工程,启动工业园区物流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武陵矿业、盘兴和恒源等企业异形品的生产线投产。

做强生态农业。以“做强一产、接二连三”为经营方式创新,建成1个特色农业院士工作站。着力抓好茶、药、果、畜四大农业产业,完成新植茶园2.5万亩、中药材种植4万亩、精品水果1.5万亩、水产总量4500吨,建成万亩精品水果产业示范带2个,新增花桥、枫香、本庄、白沙、龙井5个种草养畜养殖示范区和石固、本庄、聚凤3个生猪养殖示范区。

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深入实施大文化建设工程,扎实做好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旅游基础建设,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和区域合作,持续提升“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知名度和美誉度。

培育电商产业。抢抓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大数据战略政策机遇,完成五方国际“电商物流园”项目建设,完成15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培训人员5000人次以上;扶持和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助推本土特色产品上线运行,加快实现“阡货出山”。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城乡基础建设新跨越。

完善城市功能。坚持推进产城景一体化融合发展,确保城镇化率达到42%。重点实施“12345”城市建设工程(启动1条外环大道;完善2条城市主干道;打通3条连接通道;开工越城路提级改造、鸭背、溪口两个物流园和五峰山城市山体公园4项城市基础建设;重点推进黔龙御园、龙川丽景、人民广场、国际名豪、福天领秀城二期房开项目),让城市彰显现代气息。

优化城市环境。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实施“7个100%”环境整治工程,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创建智慧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深入开展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快速推进本庄示范小城镇建设,完成10个农村集中建房示范点建设,完成6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高速公路沿线建筑“平改坡”工程,完成国荣楼上、聚凤廖家屯等16个传统村落保护与整治。

抓好民生水利。着力解决季节性缺水、农村人饮安全、农业灌溉、集镇供排水等民生水利。加快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新建2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4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解决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村水价改革,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夯实交通基础。开工建设石大高速,启动建设水口1000吨码头、金泉大道和城北快速通道工程,开工建设县城—河坝场G354公路提级改造工程,完成S203线冷龙至板桥提级改造工程,完成安江高速聚凤互通至聚凤集镇二级公路工程,开工建设G211石阡县城至将军岩提级改造工程;启动贵襄高铁前期工作,争取石湄高速立项,规划建设聚凤到本庄、国荣到白沙三级公路。

保障电力通讯。启动十八乡镇电力线路双回路规划,开工建设泉都220KV变电站工程,建成坪山110KV至五德35KV输电线路工程,完成大顶山风力发电项目并投入使用;推动宽带村村全覆盖,4G网络村村全覆盖,完成县城关键节点、重点景区以及车站免费WiFi开通。

坚持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为前提,实现生态环境改善新跨越。

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绿化造林3.26万亩;用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两把利剑”,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围绕城镇、产业园区、现有企业三大领域环保设施建设,以治水、治气、治渣为重点,加快推进10个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持续抓好非法矿点跟踪监管和生态恢复治理,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加快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收运系统建设,完成集中村寨垃圾处理工程300个,逐步推开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

坚持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宗旨,推动民生保障新跨越。

全力做好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县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黄金水都上游和民中等5条山洪沟治理工程、完成15个村级卫生计生室建设和17乡镇中心卫生院达标建设、完成汤山镇荆坪小学整体搬迁和第三幼儿园建设、完成文笔山主题文化公园和县城全民健身中心(含体育馆)工程建设、完成八一广场(含地下停车场)和8座旅游公厕建设、贯通河西二排街、新建30口地下机井、建成通村油路300公里、购置12辆以上新能源公交车,切实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抓好城镇新增就业、大学生创业和“雁归工程”,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启动实施2016年棚户区改造7800户,保障性住房750套、易地扶贫搬迁2234户,建成商品房40万平方米。

全力创建法治石阡。全面推进平安法治石阡建设,启动“七五”普法工程,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深入推进“天网工程”,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巩固提升群众安全感。

坚持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重点,推动政府建设新跨越。

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健全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健全重大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执行效果评估;全面推行经济、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政府经济、法律服务体系。

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加强政府内部权力制约,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民生项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政策落实情况等的审计力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跟踪监督,严肃整改问责。推进财政、征地拆迁、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作者系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工程建设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工程索赔中博弈模型的探究
工程索赔中博弈模型的探究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
泛滥的“工程”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