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脾脏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6-05-12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秸秆还田

【作者】 张玉文; 毛伟兵; 刘鸿敏; 孙玉霞; 贾利梅; 郑乾坤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对滨海粘质盐土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粘质盐化潮土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了秸秆用量为0、1.5、3.0、4.5 t/hm24个不同处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容重、孔隙状况、饱和导水率、土壤盐分含量和分布以及棉花产量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cm的秸秆耕翻层,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与对照处理相比,3个秸秆处理的土壤通气孔隙比例分别增加2.70%、9.52%和12.16%(P<0.05),土壤饱和导水率提高56.28%、100.93%和161.4%(P<0.01),0-20 cm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下降了28.08%、50.75%和40.71%(P<0.01)。秸秆粉碎还田会明显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和土壤水分入渗性能,有效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对滨海粘质盐土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是盐碱土改良的重要途径。但是,要注意控制秸秆还田量,以3.0 t/hm2的秸秆还田量为宜。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盐碱土改良; 黄河三角洲; 土壤脱盐; 土壤孔隙

【来源出版物】 中国农学通报,32(6)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秸秆还田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灌丛周围有机质富集及水分运动研究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预测
RW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
蒙城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效果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