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口县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初探
2016-05-12李方静
李方静
摘要:加强对城口县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的分析研究工作,有助于促进实现马铃薯种植、繁育、销售一体化的流程体系,推动城口县马铃薯的生产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栽培技术
城口县位于重庆东北部,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属于大巴山区。作为城口县的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能够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具有强大的抗旱能力;同时由于马铃薯属于高产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群众的喜爱。但是由于近些年马铃薯种性退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生产发展。因此,在城口县范围内,科学认真的研究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有助于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 种薯繁育体系建设
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化生产繁育流程,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引进新品种、选育新品种、种薯繁育、技术研究、试验栽培、新品种推广等。在繁育体系建设中,必须根据城口县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新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全力推进城口县马铃薯的增产发展,进而促进城口县经济增长[1]。
1.1 积极引进新品种
根据对历史数据分析和研究表明,加强对城口县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能够极大程度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向前发展,城口县引入马铃薯新品种,会有很大的增产潜力。针对城口县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因素,适当引入具有良好丰产性、抗退化性以及适应性的马铃薯新品种,有利于推动城口县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城口县马铃薯二作区夏季温度较高,降雨量较多,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但容易退化,如果合理选择早熟品种,可以不再受到夏季高温的影响,有利于马铃薯在后期正常生长,以此实现全面增产。
1.2 探索高产栽培技术
随着重庆市科委对农业产业的大力扶植,在相关政策的带动下,城口县积极开展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项目研究实验,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明确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规程,使马铃薯种植更加合理,优化施肥配方,降低病虫危害率,以此实现城口县马铃薯种薯高产。
1.3 建立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基地
马铃薯高产试验种植基地,有利于将新品种向生产力方向的合理转变,同时有利于向社会宣传、推广的现实意义。针对城口县现状,建设科学的栽培试验基地,积极引导群众对优良新品种的种植,激发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热情,加强科学种田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马铃薯生产能力,为以后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提供了有力保证。
1.4 开展田间技术指导
城口县农业技术人员,应当积极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可以采取定期派遣科技特派员分片包干指导、科研技术人员业绩考核和职级挂钩、领包片联系等措施,实行对接方式,开展蹲点指导服务工作。加强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有效联系和沟通交流,针对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季节实行监督引导措施,改进传统田间管理方法,增强群众田间管理技能。
1.5 种薯繁育和推广
城口县农业、科委等部门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马铃薯新品种以及种薯繁育基地的推广宣传工作,使县内农民能够积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马铃薯种植作业,最终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实现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
2 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中的操作技术要点
2.1 脱毒种薯的快繁技术要点
脱毒种薯能够使马铃薯种薯避免遭受过多病毒感染,能够提升繁殖速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繁育成本,具有产量高等特点。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规程,严格规范操作行为,采用无土栽培的生产模式,为脱毒种薯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可以合理缩短繁育周期,将原有的4年缩短为2年,提高利用率。此外,脱毒种薯技术有利于马铃薯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加快成熟率。
2.2 制种户制种技术操作
在进行播种原种工作后,注意对田间作物的处理,要重点抓好田间管理工作。如发现田间有杂株或者病株,必须及时拔掉,以免影响原株正常生长。对于脱毒种薯区域,注重对茄科农作物的隔离,避免同茬同科农作物,最好将生产环境选在具有隔离效果的场所,防止受到病虫、病毒的侵袭,及时进行除害工作。加强管理准则的制定,方便统一进行虫害处理。
2.3 全面打造品牌效应
城口县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大力进行城口县马铃薯产品以及再次加工产品的宣传,特别对本县马铃薯的优势进行舆论营造,例如生态化、绿色化、富含营养,具有保健效果等。为了便于消费者完全接受,同时注重对消费者消费意识和忠诚意识的培养[2]。此外,加强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的创新能力,生产具有城口县特色的产品,例如马铃薯干品,作为城口县传统的农家产品,在群众心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备受欢迎。干品通过褪皮脱水制成,味道极美,特别是与城口老腊肉共同食用,是群众餐桌必备菜品。如果将马铃薯干品与腊肉进行捆绑销售,不仅能够极大程度的推动城口县马铃薯产品的发展,同时能够带动全县旅游事业的发展。
2.4 抓好种薯推广、营销工作
城口县应当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奖励补贴政策,发挥政府部门职责,积极引导市场方向,合理调控。积极推广原原种、原种、以及一级种的繁殖培育工作。全面倡导农民对品种进行更换,合理有效,积极配合,进一步扩大脱毒种薯应用范围。此外,加强与各大企业之间的合作往来,鼓励企业参与到马铃薯种植、生产、以及销售流程中。
参考文献
[1] 雍纬基. 隆德县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0):293-293.
[2] 蒋昌禄,张 勇. 城口县马铃薯生产发展历程、现状及对策[J]. 南方农业,2013,S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