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毒马铃薯“兴佳2号”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6-05-12陈春松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马铃薯栽培

陈春松

摘要:同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多个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比较。“兴佳2号”平均亩产鲜薯2954.6kg,最高产量达3177.2kg/亩,比当家种“克新18号”产量2715.2kg/亩增239.6kg,增幅达8.81%,增产增幅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种薯的外观、品质特性、产量性状、抗逆性等系列品性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同安区大量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之一。

关键词:马铃薯;“兴佳2号”;栽培;田间管理;品种

1 特征特性

“兴佳2号”主要是早中熟品种。全生育期两年平均92d,播后至出苗需15-20天左右,出苗至收获需73-75天。单主茎,不分枝,生长势较强,花冠白色。平均株高34.6cm,茎秆粗壮,直径0.95-1.15cm。匍匐茎中等,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个数为5.05个,单株薯块重0.75-0.85kg。该品种为中型种,单薯均重0.16-0.18kg,最高单个重达0.45kg。商品率高达90.8%,较“克新18号”的商品率61.3%高29.5%。薯块大小均匀,长椭圆形,芽眼极少、浅平,薯皮光滑、黄色,薯肉黄色,无龟裂及空心薯,淀粉含量达15%,较抗晚疫病,品质优良,市场收购价高于其它品种15%-20%。

2 栽培技术

2.1 把好引(购)种质量关

该品种的引进两年来均委托资历较深、销量较大、信誉有口皆碑的“厦门同安鑫月鹏薯业”购销站,直接从黑龙江克山兴佳公司引进二代(级)脱毒种薯。签订有效的购销合同,还要注明种薯的品种特性、纯度率、机械病虫害的程度等。

2.2 选地整地

选择种植的地块应以疏松的中、沙壤土,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为佳。为减少同科作物病害残留的感染,不与同科的作物连作。收获前茬作物后,要及时清理掉前茬的作物以及杂草。种植前还要进行深耕深翻,并让土壤搁置一段时间进行风化,从而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同时可以使土壤疏松以及减少病虫源等。对潜伏残留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虫,应结合整地每亩施入1%敌百虫粉剂3.5-4.5kg或3%呋喃丹颗粒剂2-2.5kg,加细土15kg,混匀撒施进行杀灭,以防对薯苗造成危害。结合翻地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3000kg或商品有机肥1200kg。

3 种薯处理

主要有晾晒、切块、消毒和催芽四个环节。晾晒:在播种前,要均匀的摊开种薯进行晾晒,通常是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晾2-3天。这样可以有效的形成种薯表皮愈伤组织,同时可以除掉病、虫、烂和弱薯等。切块:可以缩减种薯的休眠期,并加大播种数量。在切块时,要保持单个重在40-45g之间,这样才能确保其生长时养分充足,从而加快出苗。切块时注重兼顾生物学顶端优势的特性。消毒:切好的种薯还需要晾一天一夜,直至薯块切口凝结,再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5-10min并晾干。催芽:于18℃-20℃的室内,用干净新鲜的细沙垫5cm左右的底,然后铺上薯种,上层盖一层细沙,注重保温保湿。当种芽长到到1-1.5cm时,在光线弱的的地方进行晾晒,直到芽转绿后才可播种。

4 适时播种

该品种属早中熟品种,以11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上中旬收获为佳,该时间段适宜马铃薯的出苗、长苗、薯块膨大。同安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进入春雨季节,这样安排可较好的避开雨水季节,减少后期疫病的危害,以利高产。因该品种具备出苗早、齐,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特性,播种方式采用一畦双行种植,畦带沟宽为1.2m,株行距为20-25cm×60cm,每亩种植4000-4500株,亩用种量为160-180kg。种薯呈三角形对称置放,芽朝上,使植株生长能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及通风透光,种植条沟一般深6-8cm,宽10-12cm。覆土5-7cm,经1-2天后,畦面土层自然沉实,土壤表面水气自然蒸干后,每亩用50%乙草胺芽前除草剂200g兑水30kg喷施,然后用黑色地膜覆盖。选用110-115cm宽,厚度为0.005-0.008mm的超薄膜,亩用膜量7.5-8kg。

5 田间管理

5.1 优化施肥

因该品种生育期较短,为促早生快发,在整个生育期遵循“施足有机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增施钾肥”的原则,结合第一遍翻耕,充分施足有机肥(均匀撒施),化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0.5:2)。全生育期施用45%的硫酸钾复合肥80kg,尿素30kg,22%硫酸钾镁80kg。基肥施用量占化肥总量的80%;追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0%(追肥在花前期施用)。施肥方法:播种时施加基肥,需要在畦中间开深沟,约为10-12cm,然后均匀撒入混合好的肥料,再用土进行覆盖。植株生长过程中,在后期还要进行一次追肥,用0.2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及3%的尿素水喷施,可以有效的防止植株早衰。

5.2 病虫害防治

在种植2年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出现病毒植株,则之后的生长过程中出现虫害的几率也比较小。一般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在最后一遍高培土时进行第一次防治,隔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3 适时收获

马铃薯的生理成熟期,主要特征为大多数的绿叶转变为黄色,植株逐渐枯萎,此时的块茎已经停止生长,且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通常收获要选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收获时要先除掉未完全枯萎的茎叶与杂草,不要即挖即捡。在挖出后,要自然置于畦面进行晾干,一般可早上挖,下午拣拾,块茎经过晾晒,不易破皮。

参考文献

[1]曾钰婷,刘正玉,斯 年,次仁卓嘎,代万安,林长彬,卫 华,李淑萍. 马铃薯品比试验初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

[2]张春娟,冯乃杰,郑殿峰.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09(14).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马铃薯栽培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马铃薯有功劳
抢种暮春
草莓的立体栽培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马铃薯主粮化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