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都县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研究

2016-05-12符宇翔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音乐课素质教育音乐

符宇翔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素质教育不可剥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心理成长等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学生的品德、审美及艺术素质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通过笔者多年对宁都县农村音乐教育的调查研究,现状令人担忧。

一、师资方面

宁都县有农村小学263所,学生81070人。教师职工3190人,专职音乐教师比例8%,其中大专以下学历占72%;我县有农村初中23所,学生33007人。教师职工1966人,专职音乐教师比例13%,其中大专以下学历占61%。

宁都县师资队伍紧缺,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绝大多音乐教师都是兼职教学,作为主课教师的附加工作。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理论学习,所以音乐素养较差,认为音乐课就是单纯的“唱歌课”,有个别教师认为音乐课无关紧要,继而出现音乐课堂形同虚设,经常出现被主课挤占、挪用的现象。压缩学生接受正常音乐教育的时间,这样必然造成音乐教育质量下降,影响学生们创造力、想象力的成长。

二、观念方面

宁都县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无论学校还是家长很多都不能正确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部分家长认为音乐课在中、高考不计入成绩,是门“杂课”,对正常的学习起不到任何帮助,喜欢上音乐课就是不务正业,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健康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三、教学设备方面

宁都县中小学共有300多所,教学设备简陋,调查如下:钢琴1台、二胡13把、手风琴21台、各类打击乐器36件、演出服装63套、录音机78台、音像资料89张,离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硬件配备的基本要求还相差较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音乐器材配备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中小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力度较弱,经费投入不多,严重阻碍农村音乐教育的开展。

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缺失随着年龄增长,是很难弥补的。这不仅会埋没很多有潜质的学生,还会给学生的审美能力造成终身的遗憾,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对于农村音乐教育出现的以上现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强化音乐教育管理措施。对宁都县各校音乐教学课程、课时进行明确规定,每学期组织人员专门督查学校开设音乐教学情况,纠正有课不上、挤占音乐课程的现象。并将督查结果列入学校目标考评。在抓好音乐教学的同时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组织社团开展活动,通过挖掘民间资源,聘请民间艺术家上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和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2.制定鼓励性政策。一是提高山区农村教育补贴,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山区;二是教师经培养要起到“万金油”的作用,改革专业单一模式,必须做到各科教学必须会;三是增加教师编制,适应边远山区教学点多、学生少的实际情况;四是改革传统的学校评价机制,不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五是教师的招聘、交流要有年龄阶梯结构,确保教师年龄结构科学合理;六是教师培养应增加艺术培训,以适应农村需要。

3.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学校要持续加大对音乐教育教学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环境,增添音乐教学器材、教学场地。保证学校音乐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应配备音乐专用教室和设备。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主旋律,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总之,农村音乐教育应从简单处入手,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知识的美,以此实现农村音乐教育学科同非音乐教育学科相结合,从而促进农村学生德智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音乐课素质教育音乐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喜欢的课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音乐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音乐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