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NAI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05-12陈宁曹凤宏陈晨李治国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理工大学

山东医药 2016年14期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陈宁,曹凤宏,陈晨,李治国(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华北理工大学)



GNAI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宁1,曹凤宏1,陈晨1,李治国2(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

摘要:目的探讨G蛋白α抑制剂2(GNAI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理切片各30例,收集前列腺癌患者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前列腺体积、Gleason总分、Gleason主要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种组织中GNAI2蛋白的表达,分析GNAI2蛋白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GNAI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30)、6.7%(2/30),前列腺癌组织中GNAI2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T1+T2者GNAI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T3+T4者(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GNAI2表达增高,可能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GNAI2;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是严重威胁中老年男性生命的恶性肿瘤[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每年检出的前列腺癌患者数量也在逐渐升高。但确诊前列腺癌时患者大多已处于晚期,此时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有助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且可作为治疗靶点的分子标志物,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G蛋白α抑制剂2(GNAI2)是抑制型G蛋白,能够对腺苷酸环化酶产生抑制性作用,使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含量降低,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反应。研究发现,GNAI2蛋白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2,3]。我们对2007~2014年60例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GNAI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GNAI2蛋白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GNAI2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7~2014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收集的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理切片各30例,均为手术切除获取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均未经抗雄激素及放疗处理。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既往有前列腺手术史及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收集前列腺癌患者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前列腺体积、Gleason总分、Gleason主要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资料。

1.2GNAI2蛋白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切片脱蜡、脱水,高压修复抗原后,滴加一抗GNAI2(1∶500)4 ℃过夜。第2天PBS冲洗后,滴加二抗,37 ℃恒温箱中孵育25 min,PBS冲洗,显微镜下DAB显色,苏木素复染。用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GNAI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评分方法:按染色强度,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再将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计分,阳性细胞≤10%为1分,>10%~50%为2分,>50%~75%为3分,>75%为4分。以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比的乘积>3为阳性。由两位病理科医生在双盲条件下完成。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GNAI2蛋白表达比较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GNAI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30)、6.7%(2/30),前列腺癌组织中GNAI2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

2.2前列腺癌患者GNAI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临床分期T1+T2者GNAI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T3+T4者(P<0.05)。见表1。

表1    前列腺癌患者GNAI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

3讨论

前列腺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是导致老年男性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PSA检测、泌尿系彩超、前列腺核磁共振、下腹部+盆腔CT、全身骨显像等检查方法,但最终确诊需要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进行病理学检查[4]。目前对于前列腺癌诊断最常用的是PSA检测,但PSA水平容易受各种疾病及因素的影响,增加了诊断前列腺癌的难度[5]。以上方法均存在很多不足,对于前列腺癌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早期患者往往难以确诊。因此,寻找有助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蛋白组学与基因组学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其对于寻找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6,7]。G蛋白又称为鸟苷酸结合蛋白,由α、β及γ亚基组成,具有GTP酶活性,是生物信息传递过程中关键的中介体,活性状态的G蛋白会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系统(AC系统),产生第二信使,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8]。根据G蛋白α亚基在信号通路中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可以将G蛋白分为激活型G蛋白和抑制型G蛋白两种类型,GNAI2基因属于抑制型G蛋白的一个亚型。研究发现,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之间存在着大量差异蛋白[9]。在对GNAI2蛋白与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发现,GNAI2表达增高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起促进作用[10]。在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过程中,GNAI2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呈负相关[11]。研究发现,催产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起促进作用,并通过抑制型G蛋白信号通路发生作用,而GNAI2靶向小干扰RNA可抑制催产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促进作用,表明在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过程中,GNAI2发挥着重要作用[12]。目前对于GNAI2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组织中GNAI2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T1+T2者GNAI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T3+T4者,提示GNAI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量较高, GNAI2蛋白含量与前列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有关,表明GNAI2蛋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前列腺癌组织中GNAI2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T1+T2者GNAI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T3+T4者,GNAI2可能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的有效靶点。

参考文献:

[1] 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15[J]. Cancer J Clin, 2015,65(1):5-29.

[2] Sandvig K, Llorente A. Proteomic analysis of microvesicles released by the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PC-3[J]. Mole Cell Proteomics, 2012,11(7): 12914.

[3] Ummanni R, Junker H, Zimmermann U, et al. Prohibitin identified by proteomic analysis of prostate biopsies distinguishes hyperplasia and cancer[J]. Cancer Lett, 2008,266(2):171-185.

[4] 王跃,周文生. 前列腺癌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8(3):366-367.

[5] Castle PE. PSA testing for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J]. Lancet Oncol, 2015,16(1):2-3.

[6] Wu JY, Cheng CC, Wang JY, et al. Discovery of tumor markers for gastric cancer by proteomics[J]. PLoS One, 2014,9(1): 84158.

[7] 郑美华,陈小军,陈巧芬. 癌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6): 729-731.

[8] 李晓辉. G蛋白亚单位基因家族等信号转导分子研究进展[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20(3):205-208.

[9] 陈晨,曹笑歌,张立国,等.基于文献挖掘的前列腺癌蛋白组学与基因组学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5,18(32):4011-4016.

[10] Jiang L, Dai Y, Liu X,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G protein alpha inhibiting activity polypeptide 2 (GNAI2) as a microRNA-138 target in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Human Genetics, 2010,129(2): 189-197.

[11] Yao J, Liang L, Huang S, et al. MicroRNA-30d promotes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by targeting Galphai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logy, 2010,51(3):846-856.

[12] Zhong M, Clarke S, Vo B, et al. The essential role of Gi 2 in prostate cancer cell migration[J]. Molec Can Res, 2012,10(10):1380-1388.

(收稿日期:2015-09-27)

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14-0091-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14.035

猜你喜欢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应用钬激光腔内治疗的效果观察
汽化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87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后护理体会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临床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