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时光
2016-05-12复达
复达
现在,我坐在“海岛时光”里,遐想。
“海岛时光”是一家咖啡馆,面海,海边大道在它门前横穿而过。窗外黑蓬蓬的天空下,是黑蓬蓬的海。隐隐约约的,海浪拍击堤坝的声响传入耳边,如诉如吟。温馨的灯光下,咖啡的色泽有点若明若暗。加点奶,轻轻搅动,一圈圈黄白的线条慢慢回旋,飘逸出一种令人沉思的韵味。“海岛时光”,让我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意绪,渐渐发酵。
蓦地,感觉“海岛时光”在咖啡中摇曳起来,时空交错,在模糊中渐趋清晰。
现在,我穿越在海岛时光之中。
有海就有岛。岛是海不灭的儿子,生生不息地沉浸在海的怀抱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海的仁爱。这些陈列海中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头,从一座岛到另一座岛,海将它们阻隔开来,以独立的姿态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每一座岛都有自己特有的时空。
当地球板块移动后,海岛随之产生,那该有多少时光?
我只能将目光专注于我自己的岛,这个叫做岱山的岛。
我来到了老家。老家在岛的北部,一个叫北畚斗的水库就在山岙间。小时候,我一直不知道水库边上有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那些被挖掘出来的石斧、石镰、石刀等,倘若让我捡到,我或许会像许许多多的人那样,以为它无非是一块不规则的石片而已,会随手丢掉。可就是那些看不上眼的石片,让这方地域沉积了至少几千年的时光。
我与北畚斗遗址有什么关联?没有关联。可我又分明看到了自己与几千年前的联结。几千年前,先人已在岛上生存,他们拿石斧、石镰等工具生产生活。没有当初的人迹,怎会有今日的我们?
然而,这小小的岛上怎么会有先人居住?先人从哪里来?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大陆上的过客?倘若土生土长,这岛上有酝酿人类的土壤吗?或者从海底繁生而来?倘若是大陆上的过客,几千年前,有这般乘风而来的船只吗?我的脑海里总是充满了疑惑。
但是,挖掘出来的先人遗物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他们就在我老家的边上生存过,是我曾经的邻居。
因为出土的文物,我的岛便有了可以推算的历史。岛的时光就以那时为起点,一路延续下来,却又时断时续似的,犹如岛与岛之间的距离。
我迎面遇上了徐福。
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乘风破浪下东海。他哄骗秦始皇,说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山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秦皇兴奋,立即恩准。他的船队就来到了后来被誉为“蓬莱仙岛”的岱山岛。唐开元年间,岱山已被命名为蓬莱乡。这要感谢徐福,和他东海三神山的美丽谎言。
可是,当时的岱山由两座岛屿组成,东岱山和西岱山,一条海峡将两座岛阻隔了开来。直至民国时,两座岛间的海峡才因淤积而相连。
徐福所到达的岱山是哪座岛?
他竟然捋着长须,含笑不语。
那称作蓬莱的神山是不是岱山?还是他的船队因大风影响,就近避风靠泊,误将岱山当作了蓬莱神山?
他依然含笑不语。
我眺望岛上的最高峰磨心山,山上绿荫蔽日,白雾缭绕;又看看他登岸的鹿栏晴沙,阔大的沙滩浪涛翻卷,洋洋洒洒;岛上的景象的确有种仙岛的韵味。
我理解了徐福的不语。
这样的时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有了蓬莱仙岛的名讳,“海岛时光”便披上了一种光彩。但是,那已是后人作为宣扬的标榜。自然,徐福的心里必定美着呢。
一口口的土灶呈现在我的眼前。
沿着海岸线,一长排的土灶如一座座小小的土墩散布着,一只只大镬子扣在一口口灶上。烈日下,十几个赤膊的盐民挑着木桶,担着海水。又有几十个盐民提着大铁铲,铲着镬子中的海盐,或将海盐堆叠在离土灶不远的地方。每口土灶前,一个个妇女拨弄柴火,灰头土脸。镬子里的盐粒在灼热的阳光下泛着亮晶晶的光,刺得眼睛生疼。柴火弥漫出来的热气,额头上流下的汗珠,时不时让人睁不开眼。几个穿着官服的盐监像狼豹一般,盯着这些煮盐的动向,唯恐他们偷懒,更怕他们逃走。
这是宋代时在我岛上用海水煮盐的一副情景。我难以想像那个时候煮盐的辛劳。我所听说的是,岛上煮出的盐,后来进了贡,成为贡品。史料却无记载。是不是贡品,似乎没人去追究。那些煮着盐的盐民,他们是否知道这般含辛茹苦又如画地为牢般生存状态下所煮出的盐,最后进贡给了皇上?倘若他们得知如此,心里有没有兴奋,并为之充满干劲?
这样的情景一直延续着,盐民的汗水溶化在咸涩的海水里,一起成为亮晶晶的盐粒。
直到清嘉庆年间,一个叫王金邦的盐民发现扁担上长出了白花花的盐粉,若霜,他感觉奇怪。扁担放置在盐堆边,灼烈的阳光下不可能会染上霜。他想起了,毛竹制成的扁担上溅进过海水,阳光长时间地照射,不就成为了盐粒?他想到了,要是用木板来晒盐,不是更省力,产量也将大大提高?他就将门板那么长、比门板又宽阔一些的木板的四周拦上边沿,倒入海水。几天后,木板上呈现出白亮的晶盐。盐板晒盐于是晒出了一片天地。
从海水煮盐到盐场晒盐,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的时光里,竟然没一个人有过像王金邦那样的发现?是盐民们浸泡在汗水里无暇顾及,还是目不识丁的状态迟钝了盐民的思维?那些一代代的盐场巡检、司令等官僚只顾着收税,用棒子揍人,未曾为盐民减轻劳动而着想?
据史料记载,到1914年,岱山岛上的盐户达到二千二百八十五户,盐板近十九万块。可见,一个王金邦带动了多少盐户的生产,也更加奠定了盐业在岛上的支柱产业地位。
真正令盐民解放生产力的,自然还是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从盐板到留枝滩晒盐,再从沥青到用薄膜晒盐,又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现在,一幅十几亩的盐滩,两三人干活就行。
而盐滩,最多时达到三万多亩。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一万多亩的盐滩已被征用填没,晒盐的时光已逐渐萎缩。
我仿佛是偷偷地来到了岛上,做贼一样。
岛上一片荒凉,曾经的房舍有的坍塌,成为断壁残墙,有的爬满了爬山虎,幽灵一般。一个个的村落杳无人迹。
却遇上了三五倭寇。
我气愤不堪,大声质问:是你们在我们的岛上烧掠抢杀,无恶不作,扰乱了海岛的安定,以致朝廷将岛上的人都遣往内陆,该当何罪?
为首的一个倭寇哈哈大笑,说:是你们中国人带引我们来做贸易生意的,贸易做不成,还要消灭我们,我们不得不抵抗呀。要怪也只能怪你们中国人,怪你们的朝廷。有本事,就来消灭我们,把我们赶出中国啊!说完,又是哈哈大笑,一副不可一世的可恶模样。
我愤恨至极,可又拿他们没奈何。冷静一下,觉得那倭寇的话虽狂妄,却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何朝廷不开展海上贸易?为何又怕了倭寇的骚扰,将东南沿海实施了“禁海”政策?堂堂明朝,不是有郑和下西洋的辉煌成就,何以还惧怕小小的倭寇在沿海侵扰?
这一“禁海”,可是一百七十多年的时光啊!
直到改朝换代之后的明嘉靖四十年,原先居住岛上后成为大陆居民的人,才陆续回到岛上,开垦定居,捕鱼晒盐。
一切都百废待兴,一切都从头开始。
可是,近百年后,清顺治时又以海岛不可守为由,再次将岛上的人迁徙大陆。又是二十来年的时光啊!
海岛,成为了大陆的弃子。
朝廷何以如此对待海岛?大陆何以将海岛阻隔了出来?海岛可是大陆的屏障,坚守了海岛,也就守护了大陆,或者给大陆作为前哨,作为第一道防线。海岛又是大陆走向深色蓝海的桥头堡。海路的四通八达,铸就了与世界沿海各国的往来航路,海上贸易繁荣才能带动内陆经济的发展。这一些,难道朝廷不懂?大陆不知?朝廷必然熟知、了然,大陆也一定深深感受到,却偏偏将大门封闭起来,将岛上的子民迁徙出来,让海岛成为无人问津的野渡。我只能一声哀叹。
后来,自是也有了海防。然而,海防再坚固,也还需有海防那般巍然的人来坚守。诚然,与我的岛相邻的舟山岛上发生的定海保卫战,呈现了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这般可歌可泣的人物,但是他们仅仅是总兵,当向宁波的上司求援时,贪生怕死的上级玩起了阴谋,口头上答应调兵,暗地里却迟迟未调遣,反诬葛云飞是“为他日论功”,并说:“如果定海城失守,唯葛云飞是问。”落得葛云飞他们孤军奋战,国内率先打响的鸦片战争保卫战终以失败告终。假如宁波的守军浩浩荡荡地驰援,海陆夹击,仅几艘战舰的英国军队,说不定会被打得落荒而逃,至少不敢轻易冒犯。历史没有假设,中国沿海的口子就在海岛上被血淋淋地撕开,从此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当英国侵略者攻占定海后,他们的触角便横伸岱山岛。少量的守军和义士在南浦这个港域奋起反击,即使被攻破防线,也在岛上依旧伏击刺杀上岸的“红毛鬼子”。“红毛鬼子”竟将南浦边上一个商贸繁荣的村庄用火烧了,后人便把这个已烧成废墟的村落叫做“火烧浦”,记录了英国侵略者在岛上犯下的一桩令人难以忘却的罪行。
岛又成为被外人率先蹂躏的地方。伤痛的岛却并未沉沦,总在默默地自发地反抗,一阵又一阵,如海边的浪涛。岛,便依然屹立着。
我来到了岱衢洋边,眺望洋面上繁忙的景象。
当时光从清末横跨到上世纪70年代时,岱衢洋给我的岛添上了浓彩的一笔。
每年的春夏之际,浙江、福建、江苏和上海的渔船纷至沓来,岱衢洋上的渔船竟是蜿蜒十余里,密布洋面,就为了捕捞大黄鱼。这大黄鱼每年春夏时节总是奋不顾身地成群结队游弋到岱衢洋,交配、放籽。也因为这大黄鱼,造就了岛上“蓬莱十景”中的两景:横街鱼市和衢港渔火。
位于岛东北的东沙角,一个环海的弹丸之地,乾隆年间便已露出渔市发达的雏形。渔汛之际,渔船麋集,人员增至二万多。岱衢洋给它支撑了一片辉煌的天地。渔民的补给,鱼货的出售,因了就近的便利,纷纷云集在东沙,将一条小小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横街鱼市”就此形成。东沙也因此成为舟山最早的市镇之一,名闻遐迩。
在岱衢洋,每逢渔汛夜晚,点点渔火如火树银花,灿烂闪烁。汇集成一个画面,便是洋洋洒洒的一港渔火,将海面映照出一番恢宏夺目的景状,雄镇海上。清诗人刘梦兰不由赞道:“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上洲。”将“衢港渔灯”的美景贴切而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然而,我也隐隐地听到了船上传来的锣鼓声响,急促,连绵不绝,犹如赛着敲鼓,看哪一家坚持到最后。船上怎么会有敲鼓声?乃缘于大黄鱼的头中生有鱼脑石。锣鼓一敲,鱼脑石便震动,大黄鱼立时感到震耳欲聋,头昏脑胀,不由游上海面,钻入渔民撒下的网袋之中,被一网淘尽。
我不知道岱衢洋的大黄鱼是被太多的渔船所捕捞完,还是为渔民的滥捕乱捞甚而赶尽杀绝的手段所绝迹;也不知是围海造地、筑堤拦坝影响了潮流,以致大黄鱼找不到洄游路径,还是大黄鱼变得聪明,不再游到岱衢洋交配产籽?总之,岱衢洋的大黄鱼渐渐地销声匿迹,依托岱衢洋的两大景点也随之消隐。
可是,填海还在继续,渔船的吨位越来越大,网眼则越来越小,渔民穿梭海上的时光越来越长。
捕鱼作为靠海吃海的行当,自岛上有人居住起,便应运而生,一直蔓延在海岛时光里。它养活了多少岛上的人,也促成了渔民在岛上最先富裕起来。它还将延续下去,世世代代,与海岛时光同生同息。
我不由闭了下眼。再看岱衢洋,浑黄的海面一望无际,空空荡荡。
当隆隆的炮声从海上传来,我知道,海岛的苦难时光又开始了。
东沙角成了日本鬼子的司令部。据说只有二三十名日本兵,却把持了整个岛屿。许是怕了日本鬼子的淫威,岛上那些向来逆来顺受的民众不得不继续逆来顺受。当听见皮靴“的咯的咯”的响声时,许许多多的人心里发慌,犹如会碰见魔鬼一般,唯恐躲避不及。日本鬼子放火、杀人、奸淫妇女的行径,又有哪一个不明了的?
当然,也有岛上的地下游击队,却如大海边的几脉微波,只掀起几朵浪花。
岛上的人只能将仇恨记在心底。
而那些敢于暴动的盐民呢?
我清楚地记得,当1920年代中期岛上成立盐民协会时,几千盐民汇集一堂,浩浩荡荡地游行请愿,要求提高盐价。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岛上——衢山岛,盐民们控诉盐霸的滔天罪行,结果将那盐霸活活打死。时隔九年,几千盐民不忍盐价的暴跌,又群情激愤地游行,火烧秤放局(相当于盐务局),打死秤放局长“缪大头”及盐警、场员十余人,迫使当局放弃了“渔盐变红,产盐归堆”的政策。
面对日本鬼子的枪口,那些整日浸染在卤水里的盐民们也只有默默忍受了吧。
苦难还在继续。
国民党兵败如山的时候,海岛作为了反攻大陆的基地。单是建设机场一项,就强征了二千五百亩盐地,令多少盐民丢失饭碗。而主跑道的建成,仅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岛上有多少民众被迫日夜辛劳地干活?谁也说不清。“做做飞机场,吃吃六谷(玉米)糊”,就是当时流传着的一句俗语,将那种又苦又累却又吃不饱肚子的情景深切地反映了出来。
好在到了1950年的5月,国民党军队撤离了岱山。令人难受的是,三千多年轻民众被抓壮丁,从此各据一岛上。望洋兴叹,待到相见,却已两鬓苍白,相拥而泣。
海岛时光不紧不慢地行进着。
我走进了梅雨时光。这春夏之交的一段时间,仿佛季节之间总是难以顺利对接。要么是春天留恋着,不想过渡到夏天,要么是夏天推搡着,迟疑不决似的,就似细细的雨不停地落着,在雨中才逐渐变换,成为一年中令人烦躁的时节。时断时续的雨,带来的是阴霾的天,这样的天气本就让人压抑,却还有雾。海雾弥漫,航路不通,岛便笼罩雾中,孤自沉寂。更令人烦心的是,南风一起,窗户都得紧闭,唯恐那南风吹刮进来。即使如此,地面上还是潮湿一片,一个个的脚印清晰可见,角角落落也染上了斑斑点点的霉迹。于是,待梅季一过,家家都把橱里的衣服、被头等拿出来晾晒,一串串的色彩缤纷。人也在那个时候舒了口气,仿佛走出了一片阴郁的天地。
我走进了炎热的夏日时光。岛上夏日也热,热的却是白天。太阳与大陆一样,也热辣辣的。人在太阳底下,同样汗流浃背。夜晚一降临,海风一吹拂,地上的热气似乎都跑到海里去了,凉爽的感觉便慢慢地升腾上来。夏日里,渔港是最欣喜的。整个夏季,所有的渔船都进入伏季休渔期,一一靠泊在渔港里。渔港便饱满,丰富多彩起来。像母亲那般,渔港张开弯曲的臂膀呵护渔船。一艘艘的渔船就肩挨肩,昂着高高的尖头,威武却又静静地布排在港湾里。那是一幅最具海岛气息的画面,鱼腥的味道仿佛在无声中默默地弥漫着。炎热的夏日,也是盐民们最喜爱的时光。这些曾经整日浸泡在卤水里被称之为“红脚拐”的盐民,现在早已穿上了塑胶的长靴,在灼烈的盐滩上放卤、打盐花、推盐、挑盐、堆盐坨,汗水顺着草帽的沿口流下来,湿了衣衫,望着白花花的晶盐,心里的高兴早已溶化在汗水的流淌中。一格格的盐滩一望无际,阳光下透着清亮的面目,一座座堆积成梯子形状的盐坨泛着灼人的光芒,将岛上的晒盐风光不尽地渲染出来。两幅情景,已足够反映岛的夏天特色。我不由擦了擦汗,一笑。
我又走入了秋天的时光。那些经不住秋燥的树木渐渐地枯黄了叶子,给山头、街路点染出秋的色彩。渔港里的船只已寥寥无几,水泥或者石块砌成的堤坝像是没了精神,呆呆地横伸在岸边。菜市场里的海鲜品种却多样起来,白蟹、小黄鱼、带鱼、鲳鱼等纷纷占据了摊位,菜市场像是因此更为丰盈闹猛。秋阳并不那么灼然,盐滩便渐渐冷落,那卤水有一搭没一搭地缓缓聚积成盐粒,细细的,浅浅的,东一滩,西一滩,却也泛着亮晶晶的光。秋的时光里,岛上的一切呈示出舒展、丰富的景象。
我还行走在冬的时光里。我渴望下雪天,雪却吝啬似的,几片雪花偶尔飘扬一下,吊得人们的胃口高高的。对岛来说,雪是一种奢望。海风却刺骨的冷,如无数看不见的细针,密密匝匝地戳在脸上,脸上慢慢地被刺得灰白。海岛上冷的是风,东北的人便住不惯。好在山头、路边和海堤上的树木并不萧条,依旧浓绿,这些松、香樟、木麻黄等树种在寒冬更显一种傲骨般的姿态,将冬天创设出一番绿的意境。盐滩自是被冷落似的,一格格的滩地显出冷清清的模样。渔港也空落,渔船们还在忙着冬汛生产,唯有过年时,才不约而同地回到自己的港湾,渔港一下子热闹起来。每天的早晨,渔民们会站在渔港边,看海,看船,聊着天。夜空下,海边大道上步行的,跳舞的,谈情说爱的,骑自行车的,打太极拳的仿佛都蒸发了一般,一下子空落起来,唯有黄晕的路灯洒着散淡的光线。海岛的冬天,自有其特有的韵味。
四季的时光穿越在簇簇浪花里、阵阵海风里,穿越在渔船的乘风破浪里、盐场的卤水结晶里,穿越在幢幢建筑里、大街小巷里……
抬头望窗外,这“海岛时光”外的海边大道早已没了人影。透过浓密的防护林,我仿佛能听到海浪拍击堤坝的响声。
这里原是一大片盐场,二千多亩。十年前,当拥挤的旧城再也容纳不下增长的人口时,与旧城相隔了一条公路的这片盐滩就成为了新区的规划建设所在。填土,铺管,建道路,照着规划的蓝图,大兴土木的情景勾勒出一番新的气象。
当三纵六横的道路建成后,新区的骨架便呈示出来。“蓬莱阳光”、“碧水豪园”、“华枫花园”、“太阳城”、“茗都华庭”等一个个小区拔地而起,学校、菜场、体育馆、行政中心等一一配套建成,几幢二十多层的高楼成为地标性建筑,将新区点缀出一种傲岸的情状,屹立在海边。
十年的时光,新区业已打造完成,一番精致中不乏大气,一副小巧中蕴含清丽。当然,也经历过艰难,比如征地的难度,比如商品房遭遇台风侵袭后的质量问题,但都已过去。新区的时光已翻过了一页,或许它还需完善,正在进行之中。
旧城自是也在时光里变化着。一幢幢的高楼鹤立鸡群般拔地而起,街面亮化、美化起来了,长河的水渐渐清澈起来了,文化广场上的文化活动频繁起来了,人们在广场上的自娱自乐也多起来了。除了老的楼房、平房和窄狭的几条老街,旧城也早已模样翻新,深深地刻上了时空交错的烙印。
我的心里激动了一下,那种喜悦的情怀洋溢在心坎里。时光的穿越将我带入了一片新的天地。作为岛上的一员,目睹了县城的变迁,犹如磁石一般紧紧地将我吸附住,而我却又那样甘愿被吸附,情不自禁地投身其间,哪有理由再航向彼岸?
我又穿越在五十多年的自身时光里。
六七岁时的那个夏天,我穿着双淡绿色的小凉鞋,怯怯地望着从汽车路上走过的一长排游行队伍。那游行的人群,每个人都扛着枪,背着子弹,雄赳赳,气昂昂,像电影里上战场的部队。后来,听说在县城里两派之间发生了战斗,死了几个人。
长大一点后,我知道了农村与城镇的区别。城镇里的人都可凭票买东西,可招工;农村里的除了布票、火柴票等,其余的几乎没有,只能在自家的土地上获取。面对城镇里的人,我曾产生过自卑的心理。那自卑的心理在我就读城镇中学时更为分明,让我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却也让我拥有一种抗拒的意识。当有同学说我们农村人用稻草擦屁股时,我当即拒绝与他来往。
高考恢复,我终于有机会跳出了农门,我的命运从此得以改变。
虽在一所师院的分校里读书,但上世纪8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一样催生了我们潜意识中的那种“愤青”观念。我们不仅掀起写作热潮,举办文学社,还因为食堂所卖的番薯缺斤少两而写大字报,大有一种抗争的态势,还因为所谓教育学的理论脱离实际,发动其他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罢考。年轻的心既好学,也充满了思辨和过激。
我在两所乡办中学的教坛上整整耕耘了十年,先是容不得别人管理,使得几位校长不愿在学校待下去,后又安于现状,认真地做着好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当然,还不乏在学校里喝酒、打牌的时光,将浓浓的黑夜排遣在黑蓬蓬的盐滩里。
走上从政之路后,一步步谨慎地走了过来,有甜酸苦辣,也有担当作为。再若干年后,将退休安闲——这是我所看得到的时光。
我想穿越未来的时光。
可是,未来的时光又哪能穿越?
我只能将目光盯在某一处、某一点上,试图找出其中的踪影。
岛的南边与一座小岛架了座桥,彩虹似的横跨,将两座岛连接了起来。当初,架桥是缘于那小岛上建了家大型船厂。可是,岛上的人们更希冀将我们的岛与大陆连接。于是,近百年的梦想逐渐形成了一种意志。那座小岛与另外两座小岛间便也已填土、筑坝,连接在了一起,将潮流的通道硬生生地截断。又一座更高更长的大桥架设在了对面两座岛的山头上,悬索斜拉的,气势雄伟。岛与岛之间的桥梁正一座又一座地将岛相连,结束了岛的孤立。不久的将来,我所居住的岛就可与舟山岛连接,与宁波贯通。如此,独立的岛是不是成为了半岛?快艇、车渡、轮船这些原本载人的交通工具都将成为历史,外来的人又怎能体会乘船的滋味?岛,或许将失却原始的、本质的东西。
岛的北端又在规划建设另一座大桥,与另一座小岛相连。那座小岛上的一千多户人家至今已整体搬迁,为着建设一座大型绿色石化基地。大桥一建,基地一成,那小岛又将成为我的岛的一部分。岛的面积在不断地扩大。就像温州市的洞头县,大桥一架,便失却岛的含义,成为了温州的一个区。
还有岛东北的巨大围垦,一旦成形,岛的面积将扩大二三十平方公里,澳门一般的大。围填出来的土地,多将为临港产业所用。土地是增加了,海却会疼痛。潮流将不知如何改道,小鱼小蟹又将去寻觅新的繁衍生息之处。那个现在东北角的东沙古镇是否还能以海的气息来支撑,我也不得而知。
未来的海岛时光,我难以穿越,也穿越不了。
拿小匙轻轻搅动了一下咖啡,杯里浑黄的色彩起了微漾。啜上一口,细细品味。忽感这海岛时光如咖啡,时而浓苦,时而甜美,时而醇香,时而清淡。
望窗外暗黑的夜空,又感觉海岛时光有时狭窄,像一条无尽的隧道,穿透不了;有时又广袤无垠,洋洋洒洒,如浪涛那般。
海岛时光就是一缕阳光,洒在岛上,给岛以温情;就是一阵海风,拂过岛上,给岛粘贴上咸滋滋的特色;就是一阵雨水,落在岛上,将岛滋润出一轮轮的岁月;就是一艘艘船只,从此岸驶向海中,驶往彼岸,犁出一脉脉的浪花。
穿越了几万年、几千年、几百年的海岛时光,我作为海岛的儿子,却只能简单地回眸,无法穿越它的过去,也难以望见它的未来。我的心里黯然一片。
好在我明白了一点,海岛时光原是永恒的,却又在变化之中,我又怎能穿越?
我端起杯子,慢慢地又啜了口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