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1+N”模式下的职校会计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05-11廉捷
摘要:《基于跨省联盟的职校会计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是顺德区陈村职校、陈登职校、北滘职校联合申报并立项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3+1+N”即以顺德区三校联盟为核心,与一个软件公司合作,联同省内外的多所学校共同开发职校会计专业课程资源库。文章介绍了资源库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并提出了研究中的困难和不足。
关键词:“3+1+N”模式;职校;会计专业;课程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49-04
作者简介:廉捷(1966-),女,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广东 顺德/528315)
2012年11月,根据顺德区教育局《顺德区普通高中、职校联盟式交流实施方案》,北滘职校、陈村职校和陈登职校结成了联盟学校。为有效促进三校的发展,真正做到互相协作,互助共建,经三校协商,由陈登职校作为牵头学校,笔者作为课题主持人,以三校共有的会计专业资源库建设为研究内容,三校会计专业部分骨干教师为课题组主要成员,于2013年6月联合申报并获批了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基于跨省联盟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立项后,先后与南京司书软件有限公司及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公司和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基本形成了“3+1+N”合作开发模式,以顺德区三校联盟为核心,与软件公司合作,联同省内外的多所学校共同开发职校会计专业课程资源库,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建设过程
(一)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明确和细化研究目标
2013年12月2日,在陈登职业技术学校举行了开题报告会。专家组对课题主要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要重视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加强分工合作,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二是继续细化研究方案,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三是在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同时要兼顾平台的兼容性和交互性,突出中职学生的技能培养,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做到易用、好用、乐用;四是加强资源库的开发研究,争取取得全国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根据专家的建议,课题组将课题的研究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注重研究的创新性、适用性、可推广性。
(二)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了领导组和执行组两个小组,明确了各组的成员和具体分工,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
课题组分别成立了以主持人为组长的领导组,由指导专家组成的工作指导组,由教研室负责人的和专业部部长、精品课程负责人为组长的执行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保障资源库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多途径开展师资培训,提升课题组成员信息化建设和教学能力
1.外出业务学习
联盟学校共同组织教师到省外名校学习研修。如共同组织到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进行业务学习,参加广东省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制专题培训等。
2.联盟内教师交流
顺德区内三所学校互派专业教师交流。如陈村职校会计专业教师徐新伟到陈登职校交流任教,陈登职校会计专业教师廖智文到北滘职校交流任教;三校联盟会计技能竞赛辅导教师进行交流等。
3.联盟内交流学习
课题联盟学校也互相交流学习,如陈登职校到课题联盟学校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台山联合职校进行考察学习,梅州农业学校在曾小凡副校长的带领下到陈登职校参观考察学习等。
4.外出学习考察
课题组同时到其他学校学习考察。如到北京市商业学校及北京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黑岚老师工作室学习考察。
5.邀请行业企业入校培训
如邀请会计中介行业协会、乐从镇供销集团等行业企业入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6.邀请职教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如邀请全国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为联盟学校教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基本问题与课程开发》的讲座。
7.开展校内主题教研
教师把教学过程中所发现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炼出来,进行专题研讨。如开展信息化环境下课堂的组织、精品课程建设要素的研讨、翻转课堂的研讨、资源库功能的研讨等。
(四)开展社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等,重构会计课程体系
1.开展社会调研,了解人才需求
2013年5月-6月,进行了行业、企业、毕业生、在校生以及在校生家长等五个类别的问卷和访谈,调查了会计专业10、11、12届毕业生288人,收回问卷195份,有效问卷185份,调查和访谈了200家企业,收回有效问卷186份。
2.开展职业能力分析会
2013年8月24日,在陈登职校举行了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会,邀请了祥和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乐从分公司谭焯文经理、金鼎财会咨询有限公司乐从分公司吴广彬经理、乐从镇供销集团庞卫英经理、乐从中介行业协会何笑群副秘书长等行业专家到校,共同研讨会计岗位的能力标准,较全面的归纳和概括了会计专业各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及关键能力, 整理归纳,形成职业能力分析表。
3.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会
学校邀请了广东教育研究院杜怡萍教研员、广东省指教学会财经指委会专家(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的倪穗华校长、谢丽萍主任,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的黄莉主任等)以及广州市、顺德区部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名师和骨干教师,组成课程建构教育专家研究团队,结合前期的调研结果和职业能力分析报告,研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课程体系重建。会议最终形成了11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10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以及各门课程的参考学时,较为清晰地梳理出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五)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优质教学资源
1.软件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2013年12月,课题组与南京司书软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司书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资源库的建设。合作协议签订后,联盟学校与司书公司开展多次研讨,就资源库的详细架构,精品课的呈现、考试系统的构想、评价系统的构想等,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2.行业企业参与资源库建设
课题组邀请了祥和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乐从分公司、金鼎财会咨询有限公司乐从分公司、乐从镇供销集团、乐从中介行业协会等行业企业,参与资源库的精品课程的建设。
(六)探索联盟学校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
1.联盟学校合理分工,共建资源
开题至今,课题共启动了《出纳实务》《财会会计》《基础会计》《税务会计》《商业会计》五门精品课的建设。为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以课题的牵头学校陈登职校专业课教师为各门精品课的负责教师。首先确定精品课的模块及任务,然后由联盟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情况自己选定学校的负责的模块及任务,可选择1-3个模块。如果同一个模块有多个学校选择,则由课题的牵头学校与这几个学校进行沟通,进行二次选择,确保一个模块只由一个学校负责,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制定完成的时间表,确保精品课建设的进度。课题牵头学校最后选择模块,最少需负责1/3以上的模块。
2.制定共享协议,共享资源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之一就是:跨省联盟学校在资源库建设中,互相合作,利用现有政策和资源,集中各校优质师资,共同完成资源库的建设,并在资源库的建设中和使用中,加强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推动学校、教师的共同成长,为中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课题组制定了《跨省联盟共建共享中职会计课程资源库合作书》,明确了各联盟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为课题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利用信息化手段,使校企及联盟学校有效沟通
跨省联盟的学校数量较多,联盟内校与校之间、校企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有广东的,河南的,有北京的,有天津的,有重庆的,沟通较为不便。为提高沟通的效率,课题组由牵头学校陈登职校组织,申请建设“跨省联盟会计资源库”QQ群,利用Q群进行工作安排,资料传输,成员间互相沟通等活动。
二、取得的阶段成果
(一)完成资源库后台管理系统
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可方便实现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课程目录管理、课程资源管理、课后习题管理、课程任务、考核、成绩分析、答疑、分享等功能。
(二)完成资源库两门精品课程
完成了《出纳实务》、《财务会计》两门精品课的建设,课程以“模块—项目—任务”形式呈现,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分为课程介绍、情境导入、知识储备、自我测试等环节, 便于实施“任务引领,项目教学”。
(三)基本完成资源库考核系统
考核系统分为两个版块,分别是作业习题与实操训练。作业习题版块,定位于项目训练,可进行分项目、分任务的统测和自测,测重训练学生的课程中的项目、任务中内容的掌握。
实操训练版块,定位于综合实训,全课程随机组题,可进行统测和自测,测得于训练学生综合能力。
(四)多篇论文发表及获奖
1.论文发表统计
2.论文获奖统计
(五)多个课件及视频资源获奖
1.课件获奖统计
2.视频资源获奖统计
(六)会计专业调研报告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报告被两本专著收录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新起点:顺德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顺德区教育局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新起点:顺德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职业能力分析》(顺德区教育局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七)联盟共建资源,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多位教师在技能大赛中获奖
(八)更多学校加入课题,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
课题开题时,是顺德区陈登职校、陈村职校、北滘职校以及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五所职业院校进行跨省合作。随着课题的开展,更多的学校如天津物资贸易学校、梅州农业学校等加入进来,目前,共有14所学校参与到课题当中。更多学校加入联盟,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校与校之间的交流。
课题成员单位名称:北京商务科技学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商务学校、天津物资贸易学校、河南省财经学校、重庆经贸中专学校、梅州农业学校、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河南省三门峡市财经学校、台山联合职业技术学校、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三、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校企工作模式不同,校企如何达到更好协调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如以《出纳实务》精品课为例,里面有文字资料和动画,企业是分项目来制作,文字资料是一个项目 ,动画制作又是一个项目。企业从效益上来讲,是希望学校能一次性同时提供所有模块的动画脚本; 而学校从教学上出发,希望做一个模块后,看一下效果,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模块。
2.共建方面,由于各校管理模式、师资配备等差异,资源建设进度不如预想。
资源库中共有五门课,每门课都由多个学校共同完成。由于各所学校的管理机制不同,师资配备不同,加上一些特殊情况(如主要负责人工作变动或私人事务耽误),资源库的建设未能按照预期的计划推进,进度比预想的要慢。
3.课题组参与学校和教师多,加上联盟学校参与老师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不一,沟通和管理工作量大,如何能更有效调动和激励联盟学校教师积极性,提高沟通和管理效率,是后续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利平.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06).
[2]王晓文.关于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2011(03).
[3]黄志成.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10(11).
[4]孟祥志.高校教学资源库及其设计与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5]李烁,冯秀琪.关于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01).
[6]马勃民,程建钢,韩锡斌,杨超,曹岩.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7]庄秀丽,何克抗.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管理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