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大学生赴欧留学为哪般?

2016-05-11青帝

大学生 2016年9期
关键词:退伍军人美国大学校友

青帝

近来,《美国新闻报》和BBC等媒体相继报道美国大学生纷纷出国上大学这一新趋势。

“国际教育协会”2013年做了一个调查,不完全的统计是当时有约46500名美国学生在海外大学攻读学位,其中有约84%的人读的是本科和硕士,其他为博士,总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5%。

历来,人们对美国大学趋之若鹜。美国大学学位含金量高,而且美国对外国人才实行比较宽松的移民政策,所以美国从外国留学生上吸收了大量的人才红利,保持了美国科学研究界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美国大学生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好处:学费便宜是主因

美国大学学费高昂,世人皆知。根据老牌非政府机构The College Board的报告,2014~2015年度上美国大学的总费用(包括学费和住宿、饮食等生活费)达到平均1.89万美元(公立大学)和4.24万美元(私立大学)。

近年来,美国社会中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贷款的快速膨胀。全美学生贷款总额已经达到了1.2万亿美元,并以每秒2726美元的速度不停增长,有超过700万美国人拖欠这些不能通过破产等办法免除的贷款。

2016年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伯尼桑德斯的竞选纲要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向欧洲一些国家学习,免除上公立大学的全部学费,以抗击美国大学私有化日趋严重的趋势,因此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美国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占人口比例不到1/4,提高全民素质有助于建立更加文明和进步的社会,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可是,反对学费全免的人们认为:第一,学费不可能从天而降,必然要纳税人来分摊,桑德斯的方案只会加重税负;第二,美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4年毕业率只有36%(2014年美国教育部数据),一般的大学低至19%。6年毕业率只有59%,情况还是相当糟糕。美国一般大学入门门槛本来就低,如果没有学费的压力,多年不毕业学生更会增加。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读书可以学费全免的一群人:退伍军人。自从二战以后,GI Bill(退伍军人法案) 给予退伍军人36个月的教育费用援助,也就是说4年的学杂费都免去。2002年~2010 年,有超过350万美国人使用了这笔援助。这些退伍军人大学生中超过半数都是他们家庭中的第一代上大学的,许多人入伍就是为了获得这些福利。但是,2014年发布的一项历时10年的综合研究表明,退伍军人大学生的大学毕业率比普通大学生还要低,只有1/3的退伍军人获得本科和以上学位。诚然,年纪、家庭和战争创伤等都可能成为退伍军人学习的障碍,但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学费全免可能并不能保证学生好好上课。

面对高昂的大学学费,美国年轻人开始把眼光投向国外。他们喜欢去游学的西欧和北欧,生活指数在世界名列前茅,所以单单从生活费来看,并不能为美国大学生省下太多。可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本科仅需三年,硕士仅需一年,比美国要短不少,虽然有些学校要求美国学生交国际学生的学杂费(一般为本地学生的两倍以上),算下来还是会省钱。

德国更不得了,不仅对本地学生学费全免,还让外国留学生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有美国学生指出,他们在德国上学每个月只需要花600多美元的生活费,这点钱在美国上学的话就算是最偏远的大学城恐怕也不够,难怪如今在德国的美国学生已经过万。挪威、冰岛和芬兰等国公立大学的学费也大多全免。

认同:以到欧洲学习为荣

经济当然并非美国人出国留学的唯一原因。美国人也想出了各种节省大学学费的办法,比如在两年社区学院读大专(Associate Bachelor),那里一门课的学费仅为本科大学的1/3甚至更少,还可以吃住在家。一些州的学生如果大专期间成绩优秀,可以直接转到本州的公立大学,专科的学分全部算入。一般本科头两年学的都是基础科目,社区学院都有,教学水平也不差。

美国人到欧洲留学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普遍崇拜欧洲文化。加上美国大学本来就是欧洲人建立的,如今欧洲多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仍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美国人普遍以到欧洲学习为荣。

除了到欧洲拿学位,美国大学里都有国际学习办公室,早就开展了去欧洲游学的各种短期项目,每年夏季到罗马学艺术史、巴黎学服装、伦敦学商业管理、哥本哈根学家具设计等,都有成千上万的美国学生参加。也有学生选择做半年、一年的交换生,学分换算回美国大学已经成了惯例。

从交换的方面看,受美国人欢迎的其他国家包括加拿大(离家近)和澳大利亚(语言与文化相近),日本(喜欢二次元文化的美国年轻人也不少)和中国近年来备受青睐。

便利:听得懂

无论多么便宜,如果上课听不懂也是白搭。这方面欧洲大学有极大的优势,英国无疑是美国学生最集中的国家。笔者一位美国朋友在北欧住了四年,在大学里搞研究工作。他说,本地人一听他当地语言说不利索,立马换英语和他交流,搞得他根本没有机会去练习外语。西欧和北欧各国几乎人人都会多种语言,英语通行无阻。欧洲大学有时招聘教授也是全球搜罗,美国人跳槽过去的也不在少数,大学里多门课程实行全英语教学,美国学生也就不怕听不懂了。

也有学生专门去国外学语言,许多美国学生在中学就修第二外语,一般都是拉丁语系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或者德语等。去低学费的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留学,正好迎合了美国当前西班牙语盛行的形势,一边拿学位一边把外语练得呱呱叫。

中、巴:另外选项

其实,美国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具有开拓精神,一些美国年轻人根本不愿意离家太远,特别是那些小城市里长大的美国人,读书就业成家都在出生的城市附近并不鲜见,这也是人之常情。远渡重洋去上学和常驻,迫使一些年轻人早日独立,所受到的文化撞击和精神洗礼,当然比留守家乡要高百倍。

如今中国和巴西等国经济发达,一些美国学生干脆直接从留学开始开拓眼界,学习和当地人做生意的本领,或者学习当地政府的运作,培养人脉,毕业后成为国际贸易与外交的桥梁,跨国企业和慈善组织特别喜欢聘请这样熟悉两地文化的人才。

门槛:欧洲大学更重成绩

当然,出国留学并非一片坦途。

首先,美国人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外国大学会张开双臂地欢迎他们。实际上,对于习惯了美国大学招生方式的学生来说,外国大学很可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外国大学更看重考试成绩,而不是注重通过个人陈述、课外活动记录等综合素质考量申请人。美国学生在中小学一直拼命做义工、搞体育活动、学乐器、参加俱乐部等,就是要凑成一张漂亮丰富的大学申请简历。这些在外国大学看来不容易审核和求证,还是成绩最靠谱。

同时,大学对外国人的成绩要求一般都较高,如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排名靠前的名校,高中学分不达到3.5(4分总分,也就是需要门门B+以上的成绩)的美国学生很难进入。魁北克法语区的McGill大学也是世界优秀大学,而且许多课程都需要有基本的法语知识才可以上。

弊端:回国就业缺校友人脉

美国有着根深蒂固的校友文化,特别是名牌大学,校友网络强大。美国大学在校友互动上是很舍得花功夫的,笔者毕业将近10年了,搬家N次,校友杂志还是定期出现在我家信箱。有些人几代人就读同一所大学,如亿万富翁特朗普,从他父亲一辈就是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他的几个子女都从那里毕业。美国校友捐款、回校参加活动、校友互助等非常积极,帮新校友找第一份工作是老校友们当仁不让的义务,因为大家都是这样一个拉一个走进职场的。如果出国读书,校友都在外国甚至世界各地,可能对于回美国找工作帮助不大。如果是去了名气不大的外国大学,更难获得美国公司的垂青。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退伍军人美国大学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校友风采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校友风采
美国大学课堂教学观察及启示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