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发生EDTA- PTCP 1例分析
2016-05-11徐颜美饶燕飞王小中胡龙华
徐颜美,饶燕飞,王小中,胡龙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
糖尿病患者发生EDTA- PTCP 1例分析
徐颜美,饶燕飞,王小中,胡龙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
关键词:EDTA-PTCP;糖尿病;血细胞分析仪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是指EDTA盐抗凝剂通过免疫介导产生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及诱导活化血小板等作用使血小板发生聚集,导致血细胞分析仪所测的血小板计数偏低的假性现象。在临床工作中,若能及时从血小板减低的标本中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现象,可以大大减少医生的误诊误治率。为了检验人员更好地认识EDTA-PTCP,并能将此现象及时反馈到临床,作者将2015年5月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糖尿病患者发生EDTA-PTCP的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Sysmex XE-2100和XN-20A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仪器配套试剂。两台仪器均做质控,质控检测值在控,且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测。
2 病历简介
患者:熊XX,男,72岁,患糖尿病15年,因双下肢乏力1月于2015年5月12日入我院内分泌代谢科。该患者血清空腹葡萄糖7.49mmol/L,尿素氮8.87mmol/L,其他肝功能、血脂、电解质指标均正常。尿GLU3+,尿肾功能检查总蛋白510.02mg/ L,微量白蛋白315.95mg/L,NAG95.96IU/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7.89mg/L。粪便潜血阴性。B超、CT、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血压正常。2015年5月13日采用XE-2100检测血常规,结果显示WBC4.2× 109/L、RBC4.65×1012/L、HB133g/L、PLT8×109/L,检查标本无凝固后,经XN-20A1复查PLT为7×109/ L。查询患者入院病例资料,显示未见全身皮肤黏膜出血及瘀斑、瘀点等,故考虑为抗凝剂或冷凝集素诱导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3 处理措施
首先,将该患者EDTA-K2抗凝静脉血于37℃水浴箱中温浴15min,XE-2100检测PLT为12× 109/L,XN-20A1检测PLT为14×109/L,提示此份标本血小板减少不是由于冷凝集素引起。其次,将标本行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血小板聚集,并且初步评估血小板数量>50×109/L,如图1a-b。最后,与临床沟通,建议采用肝素抗凝管复查PLT,XE-2100检测PLT为68×109/L,XN-20A1检测PLT为62×109/L。因此,综合考虑,该患者为EDTA-K2抗凝剂诱导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图1 外周血涂片
4 讨论
EDTA-K2抗凝剂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认定的外周全血细胞分析的血液抗凝剂。自1980年Onder等[1]首次报道EDTA可诱导血小板聚集(EDTA-PTCP)以来,陆陆续续有一些相关的病例被报道[2-6]。EDTA-PTCP发病率较低,约为0.07%~0.21%[7]。随着对疾病和结果不相符的重视程度增强,检验人员发现EDTA-PTCP病例也在不断增加,为临床医生的诊治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李娟[8]对163例假性血小板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为EDTA-PTCP,并认为大血小板、小红细胞、采血不顺均可引起假性血小板。也有研究表明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卫星现象、抗磷脂抗体是EDTA-PTCP的主要因素[9],但其具体机制仍然不明。
本文讨论的病例为糖尿病患者,其尿肾功能检查结果均升高,提示该患者肾脏已发生微血管病变。研究报道微血管病变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释放VWF因子,与血小板膜上受体GP1b结合导致血小板黏附,黏附的血小板可释放ADP和PF4等内容物促进血小板聚集[10]。因此,我们推测糖尿病患者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血小板聚集能力加强,EDTA的抗凝作用无法阻止血小板之间的聚集,导致假性血小板减少,但其具体机制仍然需要后续研究来解释。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加强EDTA-PTCP的认识,当遇到血小板计数低,并且与临床表现不相符时,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可供参考:⑴采用不加任何抗凝剂管的全血在仪器旁做即刻检测;⑵EDTA-K2抗凝管的全血行外周血涂片检查,观察血小板是否有聚集;⑶采用其他抗凝剂,如肝素、枸橼酸钠等,复查血小板计数。
参考文献
[1]Onder O,Weinstein A,Hoyer LW. Pseudo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platelet agglutinins that are reactive in blood anticoagulated with chelating agents[J]. Blood,1980,56(2):177-182.
[2]Tomicic M,Vuk T,Gulan-Harcet J. Anticoagulant-induced pseudothrombocytopenia in blood donors[J]. Transfus Med,2015,25(1):47-48.
[3]Shabnam I,Chuphal DS,Joshi BC.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 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a case report [J]. J Clin Diagn Res,2014,8(10):FL03-04.
[4]赵彤.EDTA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4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4):102-103.
[5]刘君,刘紫云. 10例EDTA-K2抗凝致假性血小板减少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2):1212-1214.
[6]马力,张静,韩志梅,等.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检测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20-21.
[7]Yoneyama A,Nakahara K. EDTA -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 differentiation from true thrombocytopenia[J]. Nippon Rinsho,2003,61(4):569-574.
[8]李娟.假性血小板减少16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1):23-24.
[9]陈竺,译.威廉姆斯血液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56.
[10]谷春芳,李文肖.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功能的研究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3):295-296.
(收稿日期2015-11-26;修回日期2016-02-14)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2.049
中图分类号:R5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29(2016)02-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