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用于预防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

2016-05-11罗立江光荣周炜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年2期

罗立,江光荣,周炜

(宜春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西宜春336000)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用于预防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

罗立,江光荣,周炜

(宜春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目的探究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用于预防与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住院输血的14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41例被认为输血无效患者采用增强检测方法实施不规则抗体判定检测。结果通过输血效果评估全部输血患者的红细胞输注无效的有141例,占9.46%,含不规则抗体32例,占2.15%,其中有15例需要第二次输血,通过其抗体存在的独特性,采用无相应的抗原红细胞进行输注,都没有出现无效输血的现象。结论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判定,能够预防或降低红细胞输注无效输血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血性不规则抗体筛查;无效输血;预防与降低

对于现阶段输血前相容性试验出现的问题、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输血无效等情况,现选取本院住院输血患者中出现输血无效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判定检测,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住院输血的14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人多次输血也按照1例进行统计。其中有男性813例,女性678例,男性主要包括381例无输血史患者,90例1~2次输血患者,148例超过3次输血患者;女性中主要包括130例无输血史患者,42 例1~2次输血患者,154例超过3次输血患者,63例无妊娠史患者,119例1~2次妊娠患者,364例超过3次妊娠患者;年龄1~81岁,平均47岁(如下表1)。对其中141例被认为输血无效患者采用增强检测方法试试不规则抗体判定检测。

1.2加强检测方法[1-3]采取降低抗体筛查细胞浓度,适当增加待检血清和抗体筛查的细胞比例,应用增强剂,增加抗球蛋白法孵育时间,采取吸收/放散检测法作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鉴定。

1.3红细胞输注无效的评判标准[4]全部患者都输与ABO以及Rh(D)同型进行输血,同时,与盐水介质、凝聚胺以及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有效结合,输血以前满足输血指征,在将红细胞制剂输注完成以后的1d内对Hb进行复查,与输血前对比,一旦未增加到预期值{Hb预期增加值=供者Hb(g/L)×输入量(L)/患者体重(kg)×0.085(L/kg)}同时,将持续失血以及血液被稀释等情况有效排除受,没有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体征以后,就可以称之为红细胞无效输注。

1.4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判定[5,6]⑴促使抗体筛查细胞浓度明显降低,将其浓度从3%~5%降低到1%~2%;⑵将待检血清以及抗体筛查细胞的比例从2:1提高至(4~6):1;⑶选择PEG以及22%牛白蛋白等进行处理;⑷将抗球蛋白法的孵育时间明显增加,从30min延长至40~60min;⑸选择吸收法或者放散法进行检测。

1.5观察指标观察输血者的输血效果评估后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出血无效检出率和无效输血患者本身携带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相容性输血情况。

表1 检出的32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

2 结果

2.1全部输血者输血效果评估后的输血无效检出率与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析通过输血效果评估全部输血患者的红细胞输注无效的有141例,占9.46%,含不规则抗体32例,占2.15%。具体情况见下表。

2.2无效输血患者本身携带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相容性输血对32例自身存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供血者血样进行检测输注以后,发现其是因为输注了存在不相容的抗原红细胞,致使红细胞输注成为无效输血,其中有15例需要第二次输血,通过其抗体存在的独特性,采用无相应的抗原红细胞进行输注,都没有出现无效输血的现象。

表2 全部输血者输血效果评估后的出血无效检出率与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析[n(%)]

3 讨论

红细胞安全输注过程中,无效输血常常被忽略,红细胞表明存在较多的复杂抗原体,35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主要包含了400多种不同的抗原类型[7,8],如果1例患者频繁输血时,因为异体间抗原系统存在较大的不同,对机体的刺激作用导致出现相同免疫反应,对外源性红细胞出现抗体,致使红细胞输注无效现象的出现[9,10]。尤其是通过常规检测方法都不能将不规则抗体检测出来的,在临床中常常被忽略,也是致使输血无效的关键因素[11,12]。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主要输指不包括ABO血型系统以外的血型抗体,其中Rh血型具有普遍的应用[2]。Rh血型具有较多的分型,Rh血型抗体属于一种常见的不规则抗体,也是导致输血反应的一种十分多见的抗体。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绝大部分都是IgG抗体,通过输血以及妊娠等免疫刺激所形成。

不规则抗体筛查通常主要对患者、孕妇以及献血者进行的血液不规则抗体检查,其安全输血是主要的临床意义[13]。采用不规则抗体筛查血浆与血清,能够做到有效的血液选择,从而有效避免将包含不规则抗体的抗原血液输给病患者,同时也能降低血液浪费;对孕妇采用血液的不规则抗体检查,能够及早的在孕期做到对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并降低新生儿或者胎儿受到来自不规则抗体的伤害。

输血前的重要检查项目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4]对存在输血史、需再次输血治疗以及妊娠史患者的抗体进行筛查,但对于部分不规则抗体利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不能检测出的,必须选择增强方法才能够检出,根据相关报道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正常人体中的检测率为0.4%~2.1%左右,方法有效的过程中其检测阳性率可为37%左右,因此,患者在产生输血无效现象以后,利用常规检测方法不能将不规则抗体有效检出时,还能够选择不规则抗体增强法对其进行充分的检测,在不规则抗体筛查出阳性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抗体判定,在将其自身的特异性充分确定以后,输注无相容抗原的红细胞,这样才可以将安全输血的目标充分实现[15]。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输血效果评估全部输血患者的红细胞输注无效的有141例,占9.46%,含不规则抗体32例,占2.15%,其中有15例需要第二次输血,通过其抗体存在的独特性,采用无相应的抗原红细胞进行输注,都没有出现无效输血的现象。

综上所述,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判定,能够预防或降低红细胞输注无效输血现象的出现,确保受血者的身体与心理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曾俐敏.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安全输血的意义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6):413-414.

[2]秦秀娟,郭长青,杨梅花,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安全输血的意义[J].河北医药,2012,34(8):1254-1255.

[3]徐菲,赵昕亚,包进,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安全输血的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4):4741-4743.

[4]杨秀华,杨惠宽,黄建云,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分布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9):899-902.

[5]戎世琴.安全输血采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价值[J].右江医学,2013,41(6):838-840.

[6]苏适,于洪敏,齐喆,等. 3930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1):6103-6050.

[7]钟昌瑞,阙庆和,邱启东,等. 57415例住院患者的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分析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12):1765-1766.

[8]王钰箐,蔡晓红,龚淞颂,等. 46346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1004-1006.

[9]陈开蓉.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2(8):508-508.

[10]金俊,余晓芳,程玲,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 (18):56-56.

[11]代琼,刘炳,胡伟,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7):604-605.

[12]孙志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11):312-312.

[13]衣志杰.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3,36(4):404-405.

[14]龚晨辉,饶美英,戴蕴.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0(6):597-598.

[15]韩艳生,俞琦.浅谈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4):222-223.

(收稿日期2015-11-12;修回日期2016-01-28)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6.02.047

中图分类号:R457.1+1,R44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29(2016)02-02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