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
2016-05-11魏雪莲
魏雪莲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人力资本对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
魏雪莲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将中国文化贸易细分为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基于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借助C-D生产函数分析固定资产、人力资源数量以及人力资本存量对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文化贸易主要是文化产品贸易,文化服务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文化贸易和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人力资本对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贡献很大。要实现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升级应该增加对人力资本的培育。
[关键词]人力资本;文化贸易;文化产品贸易;文化服务贸易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贸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综合各学者的定义,可以将文化贸易定义为:以文化产业为基础,文化产品为内容,文化传播为核心的贸易,包括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根据《对外文化贸易统计体系(2015)》,中国将文化产品贸易分为核心层贸易与相关层贸易,其中核心层包含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和其他出版物在内的出版物,出版物以外的文化产品则为文化产品相关层。文化服务贸易同样包括核心层贸易和相关层贸易,其中新闻出版服务、广播影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和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属于文化服务贸易的核心层,其他文化服务贸易则属于相关层贸易。
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并且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企业发展具有贡献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本要比物质资本更能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作为以人的智力创造为前提的产业,文化产业的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而文化贸易以文化产业为基础,它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谁就拥有文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一、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Mobolaji指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能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发挥重大且深远的作用。[1]Khorasgani指出人力资本在短期和长期都显著影响着经济的增长。[2]王兆峰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就业人员素质和资本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环境,从而促进产业发展。[3]邵琳在理清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同时指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人力资本的一系列效应,通过对产业结构整合的影响及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的作用来完成的。[4]徐迎春等指出人力资本质量比劳动者数量更能拉动经济的增长,中国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存量。[5]张国强等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人力资本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影响,要加快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提升人力资本的水平和优化人力资本的结构。[6]
同样,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王献东指出文化产业的竞争主要就是人力资本的竞争。[7]然而,就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而言,目前人力资本对中国文化贸易的贡献依然不足。马箭等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增长模式以粗放型为主,劳动力投入和物质资本对文化产业增长的贡献大大超过人力资本的贡献。我国应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人力资本存量得以增加。[8]姜雅瑞认为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我国文化贸易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应该加大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9]
二、人力资本对文化贸易贡献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从文化贸易从业人数、从业者受教育水平以及从业者高级职称数量三个指标来分析人力资本对文化贸易的贡献。
(一)模型建立
借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人力资本要素计入生产函数中来探讨人力资本对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贡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公式为:
其中,Y代表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A为综合要素水平,L代表文化贸易从业人员数量,K代表文化产业资本投入,α为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β为固定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μ为误差项,μ≤1。
方程(1)仅考虑了文化贸易从业人员的数量,众所周知,从业人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不同,将会对文化产业产出率和产出质量与及文化贸易水平产生巨大影响。在分析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时应该将人力资本的质量(H)纳入测量之中,其生产函数变为:
其中,H代表劳动力质量,用文化贸易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来体现;ε代表受教育水平的产出弹性系数。
一般情况下,职称的高低与专业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职称越高专业化水平越高。因此,为了综合衡量文化从业人员数量与质量对文化贸易的贡献,本文引入人力资本存量这一变量,用T表示。生产函数变为:
其中,T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用高级职称人数来表示。δ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
为了更加准确测算人力资本对文化贸易的贡献,本文除了对中国文化贸易总额进行研究外,还将就人力资本对文化产品贸易(Y1)和文化服务贸易(Y2)的贡献分别进行研究。因此方程(1)、(2)、(3)将分别引入Y1和Y2,并将方程转化成对数形式即: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解释
由于中国关于文化贸易的统计标准较迟才确定,考虑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00年至2013年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相关数据,所有数据来自于2001~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新闻出版业统计年鉴》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数据库。为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以2000年为基准,对以后各年度数据进行了调整。
1.Y:中国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包括文化产品贸易额(Y1)和文化服务贸易额(Y2)。
2. K:文化产业固定资本投入(亿元)。文化产业的固定资本投入主要是用于加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文化产业固定资产规模,因此用固定资产规模和基础建设投资额总和来表示文化产业固定资本投入。
3.人力资本相关变量
L:文化贸易从业人员数量。由于中国目前对文化贸易从业人员的统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来代表文化贸易从业人员的数量。
H:文化贸易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本文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来说明文化贸易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为了更好测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根据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将从业人员分为文盲、小学、中学、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五个层次,用i表示,i =1,2,3,4,5。Ei为受教育年限,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文盲为0年,小学为6年,中学为9年,高中(中专)为12年,大专及以上为15.5年,[10]P为不同层次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的占比。据此,可将文化贸易从业人员质量量化为:
T:人力资本存量,用文化贸易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作为指标。文化贸易从业人员要从初级职称晋升到高级职称,除了有从业年限的要求外更是对受教育水平有较高要求,因此用高级职称人数来代表文化贸易的人力资本存量。
表1 各方程回归结果
(三)实证分析
根据收集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6.0对模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方程(4)、(5)、(6)固定资本投入和从业人员数量都通过检验,R2分别为0.9493、0.945、0.8728,分别为0.938、0.938、0.844,都非常接近1,拟合优度很好,F值分别为84.2012、84.6843和30.8781,结果显著,固定资本投入与从业人员数量的产出弹性系数都为正数,α分别为0.2643、0.2677和0.7548,β分别为0.6724、0.6238和0.8012。可以看出固定资本投入与从业人员数量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增长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固定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要比从业人员数量的弹性系数高,说明目前中国文化贸易的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固定资本投入的增加。同时,从结论可以看出固定资本投入对中国文化贸易总额和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总额的弹性系数是不相上下的,从业人员数量的弹性系数也大同小异,这说明中国文化贸易主要还是文化产品贸易。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服务贸易方面,文化从业人员数量的弹性系数比对文化产品贸易的弹性系数高了0.4871,这说明,从业数量对文化服务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对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方程(10)、(11)、(12)物质资本投入和高职称数量都通过了T检验,R2分别为0.9512、0.9512、0.888,分别为0.9401、0.9404、0.8631,都很接近1,拟合优度很好,F值分别为87.414、87.7682和35.6832效果显著。就弹性系数而言,二者都为正数。但是高职称数量对于文化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固定资产投入对文化贸易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化服务贸易方面,高职称对文化服务贸易的弹性系数比对文化产品贸易的弹性系数高出3.86倍。相反,方程(7)、(8)、(9)中只有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通过了T检验,而固定资本投入和从业人员数量都没有通过检验。这可能是因教育的后延性,以平均受教育水平作为人力资本质量的衡量指标还不太准确。[8]同时也说明无论是文化产品贸易还是文化服务贸易简单考虑从业人员质量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将从业人员的质量和从业人员的数量结合起来,即将人力资本存量因素作为变量,才能综合更加准确说明人力资本对中国文化贸易增长的影响。
(四)协整检验
传统回归模型是建立在平稳的时间序列上的,而经济数据往往是不平稳的,极易产生“伪回归”,为了验证模型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本文采用ADF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对(4)、(7)、(10)方程进行残差单位根(ADF)检验和协整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ADF值在三个方程的残差检验中都小于1%临界值、5%临界值和10%临界值,说明拒绝残差水平5%的原假设,各时间序列为平稳序列。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回归关系,上文所做的回归分析结论是可信的。
(五)各要素贡献率分析
通过上述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入、从业人员数量和高级职称数量这三个变量对文化贸易的发展都有显著影响,特别是高级职称这一变量对文化服务贸易的影响更是巨大,弹性系数均超过1。但是,弹性系数大、效果显著并不能说明以高级职称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存量对中国文化贸易的贡献率就大,因为要确定贡献率的大小还要考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和中国文化贸易的增长率。
对方程(4)、(5)、(6)、(10)、(11)和(12)进行微分一阶求导,可以分解出各生产要素对文化贸易增长的贡献率。
其中CK表示固定资本投入的贡献率,CL表示从业人员数量的贡献率,CT表示高级职称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率。
表2 模型协整检验结果
表3 各要素贡献率(%)
利用以上各公式和回归结论,通过计算得出各生产要素对文化贸易的贡献率如表3所示:
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只考虑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入和文化贸易从业人员数量这两个变量时,固定资产投入的贡献率高达87.35%,而从业人员数量的贡献率仅为4.5%,在文化服务贸易方面,从业人员数量的贡献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也仅为7.4%,固定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依然高达78.1%。这说明,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固定资本的大量投入,是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考虑了高级职称这一人力资本存量后,情况发生很大改变,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率得到很大提升达到32.7%,人力资本存量对文化服务贸易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固定资本投入的贡献率,达到了72%。
三、实证结论
本文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的C-D函数,构建了文化贸易发展模型,探讨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文化贸易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2000~2013年相关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入对中国文化贸易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文化贸易以文化产品贸易为主,固定资产投入比劳动力数量对文化贸易发展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增长模式是依靠物质资本投入的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这个结论与中国目前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视觉艺术品(工艺品等)、新型媒介(游戏机等)、印刷品以及乐器等需要依靠资金投入扩大规模的产品结构是相吻合的。[11]而对于文化服务贸易,由于中国起步较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总体实力还是较弱,在文化贸易进出口中所占比重还是较低。从业人员数量对文化服务贸易的贡献率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是依靠资产投入。在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时可以发现人力资本存量对文化贸易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特别是文化服务贸易,人力资本存量的贡献率超过了资产投入的11.25倍,说明文化服务贸易不是依靠增加资本的投入就可以得到发展的,主要还是要依靠知识和技术的积累。
四、对策及建议
众所周知,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目前中国文化贸易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已接近30%,如果一味地依靠增加固定资产来促进中国文化贸易发展,它对文化贸易增长的贡献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减少。而人力资本目前的增长率仅为5%还比较低,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其对文化贸易发展的贡献会逐步提高。因此,为了发展中国文化贸易,我们在保证固定资产投入的同时,更应该增加教育投资以提高中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实现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一)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为了加快中国文化贸易发展,改变文化贸易商品结构,除了要继续稳定固定资产投资之外,应该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专业培训和带薪培训等方式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增加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8]要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重点,应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广高中和职业教育,提高未来进入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领域的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文化产品的知识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使中国文化贸易从低收益的文化产品贸易向高收益的文化服务贸易转型。
(二)积极引进高职称人才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高级职称”这一指标对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贡献非常大,特别是对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的贡献更是超过固定资产投入的贡献。要促进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的升级,增加高职称人员非常重要,企业与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引进高职称人才,比如广州市对高级职称与博士学历的文化产业技术人员给予5~10万的购房补助和0.3~0.5万元的安家费,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每人给予0.1~1万元的奖励;[12]杭州市政府致力解决这些人才的户口、配偶工作以及子女求学等政策。通过这些举措,解决高职称和高学历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之为中国文化贸易的转型与升级努力工作。
(三)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培育机制
人力资本的培育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育。文化生产和出口企业应该努力建立起人力资本培育机制,完善各层次人才。文化出口企业应该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档案,为企业员工提供从初级到高级的系统培训,可以选派优秀员工去国外交流学习,熟悉和掌握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知识体系,并将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工作中,以提高文化产品知识含量。企业在提高文化贸易普通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的同时更要培育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高级人才,特别是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艺师。因为好的工程师或工艺师能够把繁复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流程分解成容易操作的动作来完成,这样就可以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提高产能。
要发展中国文化贸易应当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引进高职称人才并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培育机制,同时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增强人力资本的经济效应,提高人力资本对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贡献率,并最终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贸易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参考文献:
[1]Mobolaji,H. I. Banking development,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SSA)[J].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2010,37(5):557.
[2]Khorasgani,M. 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Iran[J].Education,Business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Middle Eastern Issues,2008,1(3):162-174.
[3]王兆峰.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5):103-108.
[4]邵琳.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徐迎春,张建伟,刘泽,等.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136-144.
[6]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10):138-146.
[7]王献东.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人力资本分析[J].太原科技,2007(12):46-47.
[8]马箭,陈子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文化产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5):108-114.
[9]姜雅瑞.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
[10]曹文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约束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
[11]庞东梅.商务部: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74.1亿美元[N].金融时报,2014-03-31(2).
[12]成因.53高级文化人才入穗可获10万住房补助[N].南方都市报,2003-10-11(AA07).
[作者简介]魏雪莲(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文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