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05-11徐敬青范志锋王卫民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徐敬青,范志锋,崔 平,王卫民,崔 亮

(军械工程学院 弹药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03)



“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徐敬青,范志锋,崔平,王卫民,崔亮

(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由老师讲,学生听,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师生共讲”的教学模式,师生深度互动,促进了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了“师生共讲”教学模式内涵及运用条件,并且以“弹药学”课程为例组织了教学实施,实践结果证明该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老师、课程的共同发展,极具推广意义。

关键词: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师生共讲”

传统教学模式由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听,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沦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也不利于培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高等院校教育理念的转型,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传授知识逐步转变为提升能力,因此突破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生共讲”教学模式内涵

“师生共讲”教学模式虽然在一些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对该教学模式没有准确的定义,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经过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对“师生共讲”教学模式内涵提出如下见解[1]:“师生共讲”教学模式是在课程标准、授课教案以及实施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由老师和学生通过课下共同备课,课上有计划完成授课内容讲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堂授课由传统的老师主导讲、学生被动听的“一言堂”授课形式,转变为老师引导总结、学生主动参与的“群言堂”授课形式,学生通过课下“自学——总结——备课——讲解”的过程,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自学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的应用条件

“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授课内容学习,相比“一言堂”式授课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影响授课效果的因素较多,这就导致“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在教学条件上,授课教室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便于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课件、图片、视频等素材作为辅助手段予以展示,这是“师生共讲”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另外,实物或模型也是辅助学生理解内容、课堂讲解重要教学条件。

在课程选择上,应选择应用性强的课程,便于学生查阅应用案例,加深内容理解,并且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数量上,应选择学生数量少的班次,保证每个学生有多次在课上讲解的机会,促使学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参与积极性。

在考核方式上,学校应允许灵活的课程考核方式,老师针对“师生共讲”教学模式,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便于更好的激发学生动力。

三“师生共讲”教学模式实践

“师生共讲”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参与,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作为课堂的“导演”需要做好周密的实施计划。下面以“弹药学”为例介绍“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弹药学”课程是一门与弹药装备紧密结合的课程,因此比较适于运用“师生共讲”教学模式。授课老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案,结合“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的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及进程进行了设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有效保证了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学生分组

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数量不同,可一人一组也可多人一组,分组要便于课程实施。一人一组要求学生单人完成课上讲解任务,多人一组需要多人共同完成课上讲解任务。在先后两次承担的“弹药学”课程授课过程中,两个班的学生数量分别为12人、21人,12人的班次采用一人一组的分组方式,学生每两次课都会有课上讲解的机会。21人的班次采用三人一组的分组方式,课上讲解的人选由本组成员商议确定,但讲解内容须由三人共同完成。

(二)课程设计

老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结合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进行课程设计。选择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并且可联系实际应用进行拓展设计,比如,针对某个知识点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的应用。

“弹药学”课程教学设计框图,见图1。课程教学设计按照能力培养需求对课程内容模块进行了科学梳理,按照能力生成规律,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把握课程主线,精炼核心理论原理,打牢知识根基。按照“原理——应用——规律——综合”的教学思路,以弹药基本原理、基本构造、基本特征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本理论、毁伤原理、发射原理三大模块,对每个模块把握内在逻辑关系,并将理论逻辑关系向装备延伸。

2.揪住知识特点,精理内容联系衔接,加强难点理解。上述三大内容模块建立的知识逻辑关系,很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但对于弹种之间的共性问题没有全面认识,因此总结共性特征,加强内容联系,及时横向比较,对掌握弹药构造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对于弹丸的闭气装置,不同弹种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异,有凸环式、凹槽式和扩张式,如不加强总结联系和横向比较,学生理不清之间的关系,也就很难把握装备的一般特征和规律。通过对不同知识特点的梳理,加强了内容之间的联系,授课过程注重内容衔接,极大方便了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掌握。

3.瞄准能力培养,精编师生共讲内容,促进知能转化。当前,军队院校教育已转变为能力培养为导向,作为弹药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能力是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能力培养必须立足岗位、紧贴实战、瞄准战场,为此设计了装备认知能力——装备维护能力——装备使用能力的培养主线,精编师生共讲内容,例如在毁伤原理和发射原理模块,讲解典型弹药时,精选实弹解剖模型,采取学生课下备课、课上讲解、解答提问、老师总结的授课方式,对弹药的用途、构造与作用、标志、管理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操作等内容进行讲解。课下学生结合解剖模型对弹药用途、构造作用、标志的学习巩固理论知识,强化了认知能力;通过对管理使用注意事项自学实践,实现对装备维护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使用操作的学习,实现对装备使用能力的培养。

图1 “弹药学”课程教学设计框图

4.紧贴岗位需求,精设课外自学实践,深化能力拓展。学好“弹药学”课程是弹药专业学生是较好履行弹药岗位职责的基础,为进一步打牢专业基础,深化能力拓展,课程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自学实践环节,依托实验室教学条件查阅弹药的用途、关键技术和指标,并将查阅信息进行规律总结,从弹药装备整体高度理解弹药,并将总结的规律,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集中交流汇报。通过该环节进一步深化了学生能力的拓展。

5.注重系统兼顾,精心安排演习案例,外延实战意识。弹药作为武器系统发挥作战效能的终端,是武器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不从武器系统角度对弹药进行学习,很难做好战时弹药的综合运用。为了加强学生的实战意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弹药运用能力,在课程中穿插部队弹药演习视频、弹药事故案例分析、使用案例分析等内容,对促进学生以更宽的实战化的视角理解弹药的构造与作用原理、认识弹药保障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三)制定详细实施计划

由于“师生共讲”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因此对采用该教学模式的内容,应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每堂课如何安排,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讲解时间如何控制,老师如何总结等等。

“弹药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对“师生共讲”的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有的课次全部由师生共同完成,这时需要对学生课下备课、课上讲解、解答提问、老师总结全过程应全面把握,做好引导,在保证良好的授课效果的同时要保证课堂进度。有的课次先由老师完成理论授课,再由学生进行典型弹药模型的讲解,这时应注意内容衔接,注意将理论知识及时结合装备加深理解。

(四)设计课程考核方式

“师生共讲”教学模式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为了确保顺利组织实施,必须设计该授课过程考核方法。

“弹药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当多人一组时,由于由组内成果商议确定讲解人员,为避免个别学生偷懒,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考核方案。考核方案从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考评。学生成绩由课终考试成绩、学生讲解成绩、课堂表现与作业四部分组成。其中课终考试注重对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50%,学生讲解注重能力考评,占总成绩的30%,课堂表现和作业注重对学习态度考评,各占10%。最终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课程成绩=能力考评成绩+态度考评成绩+课终考试成绩*0.5

学生讲解成绩分为团体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在学生完成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分别给出个人成绩和团体成绩,评分标准按照学生准备情况、提问情况、解答问题情况。具体计分标准见表1。

表1 计分标准

学生讲解最终成绩由个人成绩和团体成绩相加得到,最高满分为30分。该计分标准既促使学生认真讲解、正确回答提问,又激发其他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提问,有效保证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实施

课前根据实际授课进程安排“师生共讲”内容,并对学生提出内容、实践等具体要求,老师对课堂内容深度提炼,抓住内容重点,便于在授课时及时引导总结。课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讲解,讲解完成后,其他学生提问,该过程老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总结补充讲解。

“弹药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提前给学生准备好课上讲解所用的模型,学生在课下结合模型分析理解典型弹药的结构原理等内容,课上老师根据学生对典型弹药的讲解情况,及时总结引导。

(六)课后总结

每次授课结束后,应留存学生收集的课上讲解的资料,对授课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同学给出本次课的考核成绩。

“弹药学”课程两次实施“师生共讲”教学模式过程中,通过学员的参与,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促进了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提升了老师的授课能力。

四、“师生共讲”教学模式推广意义

“师生共讲”教学模式由老师、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实施,促使学生、老师、课程的共同发展,极具推广意义。

一是促进了学生能力培养。“师生共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主动学习、总结归纳、课堂讲解的过程,培养了自学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

二是提升了老师授课能力。“师生共讲”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局面,在学生学习领会知识的同时,老师也从学生的讲解提问过程中抓住学生特点,及时调整运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了老师授课能力的提高。

三是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师生共讲”的教学模式,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收集各种资料,老师及时汇总归纳这些资料,并运用到后续的授课过程中,不但可激发后续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延续下去必将极大地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五、结束语

“师生共讲”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形成了有讲有练、讲练结合、有学有用、学用结合深度互动的“群言堂”式教学模式[2]。教师的“讲”,重在引导;学生的“讲”,重在消化,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多方面的教益和启迪,也使老师得到“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的好处。这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李剑.成人教育“师生共讲”模式的教学探索—以《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4):26-28.

[2]范月仙.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尝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61-263.

(责任编辑:胡志刚)

A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Teachers and Students Co-teaching”Mode

XU Jing-qing,FAN Zhi-feng,CUI Ping,WANG Wei-min,CUI Liang

(DepartmentofAmmunitionEngineering,OrdnanceEngineeringCollege,Shijiazhuang050003,China)

Abstract: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a teacher gives a lecture and students listen to him,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ability. The“teachers and students co-teaching”mode promotes the students’ability training by profoundly interactive activiti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teachers and students co-teaching”mode and the conditions for applicati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s implemented,taking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Ammunition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teachers and students co-teaching”mode promotes the co-development of students,teachers and course,and significance for popularizing is obvious.

Key words:ability training;course reform;teaching mode;teachers and students co-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874 (2016) 01-0106-05

收稿日期:2015-01-29基金项目:2014年军械工程学院教学研究立项课题(Jxlx1442)

作者简介:徐敬青(1983-),男,山东胶南人。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弹药检测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