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之我见

2016-05-11唐祖明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评价体系德育

【摘 要】从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因素、途径及用途进行探究,提出构建中职德育评价体系的几个建议,为中职学校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学校 德育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32-03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还存在着培养定位不清晰,理念相对滞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教育部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六大举措,其中把德育放在首位,要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对各职业学校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提出明确要求。

学校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和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是当前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谈一已之见。

一、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地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互动,把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包括德育教育教学及学生德育成效两部分。如何对学生德育成效进行评价,应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教育内容

学生德育教育应包括思想品德、经济政治文化、道德规范、法纪法规和心理健康等。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包括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标准、原则及学生应达到的要求等教育;法纪法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法律知识、学校和企业等单位规章制度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含交往心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等教育。

(二)教育形式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生德育教育应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课堂教学,包括德育课程教学及其他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纪法规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造与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阵地。另外,其他课程教学也应根据学生专业要求并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有利学生德育教育的素材,有机地开展德育渗透。例如机械类专业,在数控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及职业特点,把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规范等进行有机结合。

2.班级管理,包括班主任管理及班集体建设中的德育渗透。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指引者,对学生德育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是学生在校期间最稳定、最重要的群体,是学生德育成长最重要的土壤。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状态、专业特点及就业方向等组织建设好班集体,创建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例如在学校大环境背景下,建设好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在班集体中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发挥在德育教育中家校协作的重要作用。

3.学校管理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渗透。学校是开展学生德育教育重要场所,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现管理育人。例如学校通过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大型活动或班级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及德育素养。

4.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渗透。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实行“2+1”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活动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环节,占整个教学计划总学时的50%以上。实训及实习一方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

(三)学生德育素养参差不齐,教育难度大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教育重要阶段,各地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普职大体相当”要求,不断扩大中职招生规模。目前,庞大的中职学生队伍德育素养参差不齐,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厌学队伍日渐庞大,学风气息弱。据对部分学校二年级学生调查分析,有近40%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有35%的学生持有“可学可不学”的态度,仅有25%的学生想学习一门技术以便于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分析其原因:一是学生自身文化基础底子薄,进入中职学校后学习难度大;二是多数中职学生是在初中升学考试不理想无奈之下而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易产生自卑感,学习兴趣不高;三是受周围环境影响,厌学情绪易滋长漫延;四是学校没有构建适应学生成长的学习评价体系,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过程带来的荣誉感或自豪感。

2.日常行为习惯不规范、自控能力较差。中职学生普遍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没有过多的学习压力,加上一些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不够规范,同时受互联网影响较大等,普遍存在日常行为习惯不规范、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3.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参差不齐。据调查了解,中职学校有近70%以上的学生来源于农村家庭,其中在农村学生中有83%的学生系留守青年,有13%的学生系单亲家庭。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实施寄宿学习制度,部分学生家长认为既然学校实施寄宿学习制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里学校应承担全部的教育和责任,家长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关心和教育,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心理等方面无法得到多方面的呵护及教育,心理健康状态时好时坏,学校德育教育难度加大。

二、对学校如何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学生德育评价体系中课堂教育及行为表现的比重构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应由课堂德育教学、在校期间及实习期间的行为表现共同构成,其中课堂德育教学应占50%、在校期间行为表现占20%、校外顶岗实习占30%。如图示:

1.分段式德育评价,即分为在校期间和校外实训实习期间两段对学生德育进行评价。依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时间”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1年”相关要求,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实行“2+1”办学模式。学校在对学生德育进行评价中往往只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及成绩,而忽视学生在校外的情况,因此,为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应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段进行,而且在校外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评价比重应不少于总分的30%。

2.课堂德育教学和日常行为表现共同评价,即课堂德育教学和日常行为表现按比重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堂德育教学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根据中职德育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并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各课程的学业测试。另外,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学校应根据学生学习(包括校外实训实习)期间的行为表现,按遵纪守法、参与各类活动、好人好事、团队建设、服从安排、文明礼貌等进行量化评价。学生德育成绩应该是课堂德育教学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共同评价的结果,其中课堂德育教学所占比重应控制在40%-50%,并按开设的课程分科目给予;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所占比重应不少于50%,并按具体情况分项量化给予一定比例(详见后样表)。

(二)学生德育评价体系中的多元主体评价

学生德育成效往往是以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外化表现,其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在对学生德育评价过程中学校、家庭、企业是主要实施主体,中职教育教研部门以及学生自身是实施评价的重要补充。

填表说明:在校期间行为表现是先根据四个学期分别打分,到毕业时再按比重分汇总;实习期间行为表现以每实习一个单位打分一次,到毕业时再按比重分汇总。

1.学校评价。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19岁,这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关键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中职学校以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德育成长,是学生德育评价最重要主体。学校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文化基础及专业课任教教师、学生德育管理部门、团委、班主任及班委会。

2.家庭评价。学生德育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父母是学生德育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者。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最重要时段,家长配合学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长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前后比较,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德育成长的变化,是学生德育评价最有信服力的评价者,同时家长合理运用德育评价手段,能更好地加强与学生沟通,进一步促进学生德育成长。

3.企业评价。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产教”融合重要实施方式,是学生进入社会就业重要预备阶段。顶岗实习期间是学生技能和德育成效外化体现的重要时段,因此企业参与学生德育评价是学校构建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德育素养情况。

4.教育教研机构评价。依据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更多地表现出无规律性。中职德育教育成效更多的是学生内在思想的沉淀,只有在具体环境中学生德育成效才能表现出来。中职德育教育没有“高考”这一标尺来衡量,无法统一检测各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成效,因此中职教育教研机构应要根据地方特色统一做出评价模式,以便进一步促进中职学校完善德育课堂教学任务。

5.学生自身评价。学生是构建德育评价体系中最核心要素,德育教育成效是以学生个体言行外化表现出来,阶段性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当时阶段德育成效的反映。学生德育教育是一个主观能动性过程,是学生自我认识和改变的过程,因此学生即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

根据上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可量化为上页样表所示。

(三)建立健全德育评价管理制度

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制度,学校是学生德育评价工作运行最主要实施者和管理者,应根据需要不断完善德育评价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学生德育评价档案制度。学校应在学生入校时与学生学籍档案一并建立学生德育评价档案。二是要建立学生德育档案流动管理制度。学生德育评价工作涉及的内容和人员较多,贯穿学生学习及生活全过程,学校应根据“签字领取—跟踪服务—及时收回”的工作原则建立和完善流动性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签字负责。三是建立学生德育评价人员管理制度。学校要加强德育评价人员培训及规范管理,提升参与评价人员的思想认识,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学生德育评价结果的运用

构建德育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良好地运用学生德育评价结果是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德育评价结果应与毕业证书办理相互衔接。据了解,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较多,专业课程很不统一,没有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学业测试,学生毕业成绩基本由学校组织考试认定,不管学生成绩及行为习惯如何都能顺利办理毕业。德育评价结果与毕业相挂钩,即能引起学生对德育的重视,又能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持续发展。另外,学生德育评价结果应是学校推荐就业及用人单位择用、提拔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教职成[2014]14号)[Z].2014-12-22

[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Z].2015-07-27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Z].2012-12-07

[4]陈伟伟.中等职业学校多层面德育评价方法探析[J].宁波大学生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5]薛祖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内容体系构建初探[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9)

【作者简介】唐祖明(1977— ),男,桂林全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职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评价体系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让管理更有效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