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11莫文水
莫文水
【摘 要】分析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57-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形势下,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不断增长之势。高职院校是直接面向学生的就业而进行课程教授的,因此,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以促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主动位置。
一、现阶段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析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
在现实生活中,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一般低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这对于高职生的就业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同时,尽管高职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目标不明确。这都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不足,使其就业意向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制定合适的就业规划,导致在毕业后对于工作的要求较多。再者,大部分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想进入发达城市工作,认为在二线或者三线城市没有发展的前途。
(二)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社会反馈
通过对现阶段已经工作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工作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前途发展。这些问题包括:一是部分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其自身的计算机能力与企业的工作之间不能实现良好的对接,不能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企业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较低,在完成工作任务时,通常会抱怨,而不是努力认真地完成任务指标。并且为人处世较为轻浮,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强,希望获得企业的重视,但是实际能力却达不到企业的期望目标。
二、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无论是在就业意向还是在就业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直接的关联。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课程内容过于繁杂
由于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注重,而对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低,所以高职院校在教授不同的专业时,会根据具体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随着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为在校学生提供了种类较多的计算机专业岗位。为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开设了较多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如根据计算机的硬件方向以及软件方向开设了不同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会因为课程内容的复杂出现学习精力不足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由于科技在不断地发展,所以计算机行业知识的更新频率会不断加快。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授课教师想要确保学生掌握适应当前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满足学生课程的需要。但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授课教师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并且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估,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同时,授课教师要根据当前社会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寻找相关的计算机资料进行自我学习,并且根据自身学习的经历,对学生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方便学生进行理解。由于事务繁忙,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课程的教授阶段,通常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而学生长期在没有变化的课程学习,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其在企业的工作发展。
(三)教学评价系统存在漏洞
高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评估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课程考核阶段,授课教师只对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检测,而对于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的评价不重视。同时,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较为固定,仅仅在期末对学生开展笔试作答的考试形式,而不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行检测。总体来说,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适应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获得发展。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强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之间的联系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了解和分析,同时应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完成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后,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加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对高职生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教授,同时让学生参与相关专业的岗位实习,或者学院内部的实训环节以及个人专业的毕业设计等,使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可对自身计算机专业素质进行检测,并且能够找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可加强课程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同时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为增加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进入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提前了解当前阶段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从而可以有目的性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平时的课程教授阶段,不能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专业知识进行生搬硬套,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在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后进行解答,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授课教师在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舍弃原有的按照书本讲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在计算机课堂的一系列操作,可以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有利于加强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专业实践
高职生在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工作,最终运用的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为提高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践能力。例如,根据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具体情况开展校内实训,让学生在实训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各种实训活动,可以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在计算机行业就业形势下取得主动权。
(四)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高职院校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在课程考核阶段,应建立完善的且具有较强专业性、适应当前计算机发展形势的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学评价体系的重点应关注学生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检测方式为:在平时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当前企业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根据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代码的编写能力。另一方面,在建立学生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检测内容。在对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进行评价阶段,不能仅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因为计算机行业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学生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能在计算机行业中站稳脚跟。尤其在当前计算机行业的招聘市场中,具有创新能力为学生工作环境的选择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应以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方向。因此,在具体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当前计算机行业的主流形势,并结合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同时,授课教师应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仅停留在书本理论知识的教授上,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蒋腾旭,查玉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12)
[2]吉慧.基于就业为导向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3]何祥华.探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5)
[4]焦煜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评价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5(4)
[5]刘云,严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4)
[6]陈丽烟.浅谈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10(3)
[7]王东晓,秦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探析[J].信息通信,2014(4)
[8]许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