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戴和网络利他行为关系的研究
2016-05-10钟才秀林良章鲜小竹
钟才秀 林良章 鲜小竹
摘 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感戴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关系,以及如何从感戴角度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采用方便取样对选取的32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使用感戴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ABSU)为研究工具进行测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感戴:网络利他行为。
1 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快速发展,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双面的影响,不仅只有令人担忧的一面,更有有积极一面[1]。在网络中,有人会自发主动地为需要的人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源,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慈善捐助行为,甚至通过网络的传递可以去挽救别人的生命[2]。网络中的这些亲社会的现象表明,极有可能与个体的感戴有关。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感戴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针对感戴与网络利他的关系提出假设:感戴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直接预测的作用。基于这一假设,主要从特质感戴和状态感戴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形成机制。[8]通过研究,搞清楚感戴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具体相关关系,从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净化网络环境。总的来说,进行当代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感戴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
2.3.1研究工具
2.3.1.1感戴问卷
采用McCullough等编制,Li,Zhang,Li,Li和Ye修订的感戴问卷[3],包括六个项目。
2.3.2 .2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采用郑显亮、祝春兰和顾海根[4]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该量表共30 个项目。
2.3.2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检验。
3 结果
3.1 感戴与网络利他行为中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极差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感戴和网络支持、网络指导、网络分享、网络提醒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感戴总分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各维度得分存在高度相关,并且与网络利他,感戴总分与网络支持得分存在高度相关,感戴总分与网络指导得分存在高度相关,感戴总分与网络分享得分存在高度相关,感戴总分与网络提醒得分存在高度相关,感戴总分与网络利他总分存在高度相关。由此表明,感戴和网络利他行为有密切关系.
3.2 学前教育大学生感戴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将感戴作为自变量,网络利他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进一步研究感戴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情况,结果见表2。由此可以得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感戴和网络利他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4 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感戴发挥程度能够影响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感戴的均分越高,表明亲社会倾向越强,个体会进行更多的感戴行为,不仅有利于个体对社会施以人伦道德关怀,进一步还会对网络社会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形成净化网络环境,提高个体网络行为的意识。一方面,有研究表明,特质移情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倾向,能显著预测个体的助人水平[5]。此外,观点釆择能力的提高能促进个体的利他行为[6] 。选择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利他行为体现了个体在不同方向上进行回馈社会,感激社会,这使得个体更加积极地去适应社会,影响了利他行为不同表达方式的形成。个体的利他行为产生于感戴,用感戴这种亲社会行為,引导网络行为的进行,更有利于个体实现网络利他行为。
参考文献
[1]Froh,J. J. ,Kashdan,T. B. ,Ozimkowski,K. M. ,& Miller,N.( 2009 ) . Who benefits the most from a gratitud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xamining positive affect as a moderator.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4,408 - 422.
[2]McCullough,M. E. ,Kilpatrick,S. D. ,Emmons,R. A. ,& Larson,
D. B. ( 2001 ) . Is gratitude a moral affec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7,249 - 266.
[3]Li,D. ,Zhang,W. ,Li,X. ,Li,N. ,& Ye,B. ( 2011) . Gratitude
and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Direct,mediated,and moderated effec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35,
[4] 郑显亮,祝春兰,顾海根. ( 2011) .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 5) ,606 - 609.
[5]Vitaglione, Guy D,& Bamett, Mark A. (2003). Assessing a new dimension of empathy: Empathic anger as a predictor of helping and punishing desir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7(4),301-325.
[6]Oswald, Patricia A. (1996).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on empathic concern and altruistic helping.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6(5),61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