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05-10代勇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动性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代勇

摘 要:物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物理教学义不辞的责任。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主动性;辩论式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六种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 鼓励学生提问,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长期以来,物理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滔滔的讲,学生默默的听”。这样教学,显然不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多想思维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本质是发展;用和谐的教学职能去确保教学介值的完美的实现。鉴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识,有目的认知活动,他们始终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热情鼓励学生积极训练,大胆提问,质疑,进而给于透导,帮助,让他们经过思考,讨论,实验探索等自己去解决问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强化学生先于教学过程的意识,并促使这种奋进的意识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在教学中学生是否能通过自己的思考,钻研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勇于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产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和广泛的好奇心。当学生提问踊跃时,不管问题提得深浅,都应当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 引旨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

在进行新课程教学之前,列举一些司空间惯而又不清楚原理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或向学生介绍与课程有关的科技成果或重大科研课题,设置“悬念”让学生系上思维“包袱”营造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摩擦力”时,首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为什么下雨天容易发生事故”“拧紧的瓶盖打开时,垫上块毛巾就变容易了”。在学习“电磁感应”前,介绍新型交通工具一磁悬浮列车。这样学生带着各种猜想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学互动。配合默契,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一题多变,训练学习分析问题的应变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题多变在物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充分体现了事物的复杂性,尤其是形似质异的问题在学生认识过程中往往有很大的迷感性。它是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否扎实,分析问题能力的良机,更是学生认识的发展,飞跃的关键。通过一题多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思路,训练学习方法。使学生由易到难,矛盾渐进地掌握知识。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发展思维,即从没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各种表达。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在进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时,在猜想与假设这一环节中:

师:请你们想一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将你们猜想出来,并说明你猜想的依据。

生: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猜想的依据是电磁铁是通电的,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磁性强弱应该也与电流有关。师:同学们能猜想到磁铁磁性强弱因素,这很好,这作为下一步我们要研究问题。

猜想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点拔,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比较,形成假设。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得到了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发现快乐,激发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养成用观察,联想,提高思维的创新能力。

五、用现代教育手段,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等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成为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益,广大教学范围,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扫除认知道路上的许多障碍。同时反映的物理现象过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六、以论辩式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论辩式的课堂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论辩的过程中,学生想说,敢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寻找自己观点的依据。做到在论辩中学习,在论辩中明理,在论辩中创新。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知理解,消化和应用。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种种不足,提高知识技能水平,理解程度和课堂效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打下深刻的印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使学生在系统的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性的学知识。而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创新能力的可核心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超出常规,寻求变异,灵活应用知识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一切创新的源泉。

猜你喜欢

主动性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