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 激活初中数学课堂之我见

2016-05-10祝会茗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巧用激活数学课堂

祝会茗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日益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中,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的渗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的丰富性、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使多媒体技术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相融合,从而让数学课堂生机盎然、活力四射。

关键词:巧用;多媒体;激活;初中;数学课堂

新的课程改革稳步进行,新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手段渐渐融合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当前数学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生动形象的学习工具。为此,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探索、研究,为巧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创设多媒体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中,可先利用《几何画板》作图功能,作出“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为非零常数的点的轨迹”,(用《几何画板》很容易做到,而用传统办法几乎做不到)。通过演示,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双曲线的定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难题,事半功倍。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因为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多媒体的声音优势不太明显,但在教学情景的创设中,可以把多媒体的声色和动画集合到教学情景中,把她的魅力发挥到极至。比如在上七年级上册《探索规律》这一节课时,在创设情景时,我就引入同学们极为熟悉的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再配上青蛙跳动的动画,同学们很快就被这一情景吸引到本堂课的主题中来,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进行情景创设,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为课堂生成更多的精彩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我们知道:抽象思维往往会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方式。然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接触的东西还不多,抽象思维能力也还不强。我们只有充分应用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直观的东西,让学生去感知,去思索,去理解,从而领悟所学知识。如在课件《函數的概念》的制作中,我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班长叫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函数概念中的变量时,我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变量与常量的认识从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变量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幻灯片画面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幻灯片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对多媒体在教学应用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函数的概念、定义的求解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三、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一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口头传授的方式,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让学生感觉乏味、枯燥,丧失学习的兴趣。又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限制,课堂上主要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很短,导致课堂教学的难度知识,学生不易掌握。恰好多媒体的运用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感官,能快速感知教学中的难点,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感知,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准确、快速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形象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化难为易,从而让学生深刻地领悟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而且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比如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就有一节《截一个几何体》,在开始截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可以师生共同动手操作,但当问题越来越复杂时,操作难度就加大了,这时学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操作成功,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来帮助展示。比如我们截正方体最多能截出几边形这个问题,学生很难想象最多能截出六边形,操作起来也有难度,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截出六边形这一过程,以突破难点,让学生加深印象,这就很好地发挥了多媒体的形象直观的优势。再比如在九年级上册《概率的意义》中的掷硬币的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及次数的限制,最后正面向上的频率可能跟我们所期待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但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个游戏,不但节约了时间,效果会更直观。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它作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形象直观的交流,真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巧用激活数学课堂
巧用学具教数学,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习得理论提升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