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信用社新常态下如何降成本补短板探析

2016-05-10孟令鉴

商场现代化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探析新常态

摘 要:农村信用社只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恪守服务“三农”宗旨,降经营管理成本,补科技信息、电子化业务短板,才能走向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新常态;探析

农村信用社新常态下,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国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工作任务,特别是要在降成本、补短板上下功夫,努力推动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一、着力提升电子银行服务水平

农村信用社要按照“互联网+金融”发展思路,加大电子银行业务创新力度。一是加强互联网门户建设,启动新一代银行卡管理平台和电子银行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OTO金融服务模式,加大IC卡在医疗、旅游、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力度,提供集支付转账、融资贷款、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社交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社会化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度。二是积极开展助农金融服务点加载电子商务功能试点工作,建设农村信用社特色的助农商圈。三是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服务功能,研发推广微信商店,推动富民卡升级改造,争取贷记卡发行资质,逐步上线VTM机、自助发卡机、非现金类自助设备等机具,探索智能手环银行,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提升渠道业务覆盖率和柜面业务替代率。四是整合水、电、暖、惠农资金等各项中间业务,实现柜台业务向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的迁移,提升渠道业务覆盖率及柜面业务替代率。五是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与政府交通、医疗、社会保障等机构及其他外部机构的合作,做好社保卡、ETC卡、居民健康卡及银企联名卡的代理及发放工作。六是加强银企直联系统的推广,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满足企业资金代收、多级账户财务管理及资金归集的业务需求。

二、着力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

农村信用社要加强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一是进一步优化信贷管理系统,利用影像管理平台,推行信贷无纸化审批,构建符合管理需要的“区域审查审批中心”、“放款中心”和事业部垂直管理等模式。二是启动信贷账务核算系统,减小对核心系统的业务依赖,提高信贷产品快速研发和响应速度。三是丰富外部风险防范手段,建设外部数据风险预警监测平台,实现工商、税务、身份核查、诉讼、舆情、资质、征信、宏观经济、行业经济等风险指标监测预警,有效解决客户信息不对称问题。四是加快票据系统建设,推广电子汇票业务,有效降低票据业务操作风险。五是推进综合理财、现金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手段,缩小与同业的差距。六是以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抓手,实现客户分层管理,提高主动营销能力,推动网点转型。七是搭建全区统一的移动终端管理平台,规范移动终端APP业务应用,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移动营销等应用与信贷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在线采集和移动营销。八是建设押品管理系统。实现押品价值的持续评估和动态监测,完善押品从准入、价值评估、审核确认、价值重估、监测预警、押品出入库等管理流程。九是启动大额存单、资产托管、第三方存管、银银平台三期、资产证券化等中间业务系统,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服务水平,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三、加快推动网点转型

1.进行总体规划。对农村信用社网点转型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确定任务目标。通过实施网点转型,优化物理网点布局,加强自助和电子渠道建设,建立满足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的网点格局。丰富产品种类,规范营销模式,提高网点营销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网点服务质量,提升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按经营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绩效考核,激发发展潜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2.确定主要工作内容。农村信用社要网点转型要做好硬件环境转型、营销模式转型、业务流程再造和考核机制转型等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硬环境转型。包括准确定位网点功能、科学规划网点布局、全面实施功能分区、加强自助渠道建设、加快电子渠道建设、推行灵活营业制度六个方面内容。二是规范服务流程,加快营销模式转型。包括强化全员营销意识、加快推进客户分层、规范设计服务流程。三是流程银行建设,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包括优化柜面业务流程、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探索推行业务外包。四是完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机制转型。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和营业柜员等级管理制度;推行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模拟利润绩效考核,建立完善以岗位为基础、以工作绩效为核心的差异化岗位绩效考核体系;坚持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有机结合,实现员工与网点共同发展;引入客户评价机制,实行客户满意度考核,提高客户评价与员工薪酬的关联度。

3.强化保障措施。一是丰富产品种类,打造自身品牌,强化金融产品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产品创新机制,搭建创新交流平台,鼓励法人机构自主开展产品创新。整合现有存贷款等基础金融产品和业务渠道,实现产品的多渠道应用。丰富产品种类,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确立产品品牌定位,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形成目标客户群的产品体系。二是快速响应,完善机制,强化信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围绕网点转型内容,对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立支撑产品灵活创新的系统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多渠道客户信息交叉共享的统一客户视图平台,构建现代银行信息系统服务体系。完善信息科技管理架构,提高研发能力,实现业务需求的快速响应,提高推广效能。三是优化配置,提升素质,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设。科学设定网点岗位和人员配置标准,建立员工正向流动机制,壮大一线营销队伍。建立客户经理优选机制,提升客户经理业务素质。树立大堂致胜理念,发挥大堂经理现场管理作用。四是建立分层次、分岗位、全覆盖的培训体系。建立专业人才引进机制,通过社会招聘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保证员工队伍稳定。

四、继续搭建好营销服务、战略合作、产品创新研发推广三个服务平台

1.搭建营销服务平台。一是强化省级联社的业务营销,加强对省级级企业集团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协调,加强与财政、社保、石油、电力、交通、高速公路、高等院校、烟草等行业和部门合作,开展结算、代理业务,努力争取对公存款,降低资金成本。二是做好政策咨询服务。各级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政策信息发布会、业务发展建议书、专项通知等多种方式,及时传达省级党委政府、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产业、信贷规划管理、发行“三农”和小微企业债券等方面的政策要求。

2.搭建战略合作服务平台。农村信用社要组织实施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融资性担保公司、评级公司、股权交易机构、各类协会、各类交易所、政府部门及组织的咨询、交流、合作,推动全系统牌照多元化。深化与省级农牧业、财政、社保等相关部门和地市市、县级政府的银政合作,与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信托和资产管理公司等的银银合作,与供销合作社系统、股权交易中心、各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银企合作,与已经签订协议的大学等高等院校的银校合作,有效借助于外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3.搭建产品创新研发推广服务平台。

农村信用社要做好“三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创新,推动担保服务方式创新,持续推进富民惠农创新工程,努力拓展产品创新空间,创新投贷联动新模式,搭建金融产品创新研发推广服务平台,把好的金融产品广泛推销出去,实现与广大客户的合作共赢。

农村信用社只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恪守服务“三农”宗旨,降经营管理成本,补科技信息、电子化业务短板,才能走向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作者简介:孟令鉴(1981.03- ),男,汉族,内蒙古赤峰市人,2003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经济师,九三学社成员,现供职于赤峰红山区农村信用联社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社探析新常态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