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10曹洁

商场现代化 2016年8期
关键词:信用经营财务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政府采用了各种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其中,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在经济活动中以其特有的经营方式和灵活的生产计划,迅速成为了经济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看来,中小企业早已横跨一、二、三产业,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为我国就业问题缓解了压力。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中小企业也有了显著的成长,但是在经营过程中,还是面临着外部和内部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仍存在较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面临的些许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尤其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做出了详尽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信息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在成立初期,投资人一般都是亲朋好友融资,和大公司相比,初始资本显得异常薄弱,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在银行借贷方面,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放贷成本,一般都喜欢放贷给能提供雄厚资金担保的大企业,但是中小企业本身就处于发展期,经营规模小,信用等级差,经营信息不透明,经营业绩不稳定,所以很难得到银行的青睐。哪怕就算得到了银行的贷款额度,但是在繁杂的银行借贷手续成功办理后,往往是贷款到位,商机已擦身而过,这与中小企业融资时间急,频率高,金额小的特点也不相适应。负债高,融资成本高,风险高,“三高”直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长。同时,我国信用中介结构体系也还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金融贷款服务的信用担保中心和金融借贷机构。

2.财务控制薄弱,管理观念陈旧

首先,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所以平时置放大量闲置资金,使得这些资金无法投入再生产,再获益。其次,没有建立合理的赊销制度和账龄制度,导致占用资金链,应收账款无法按时收回,资金回收困难,形成坏账。再者,存货控制不合理,小企业缺乏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员,无法对每个月的需求量和采购量做出相对准备的判断,许多小企业索性总是一次性超额超量采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导致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比当月营业额高很多,行程资金呆滞,还增加了仓库管理成本。都说明了还是存在较多的生产型中小企业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造成严重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3.专业人士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都有一个诟病,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同一人,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导致了决策和经营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这种模式给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许多中小企业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企业的所有者思想依然停留在那个年代,缺乏创新精神,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这些领导者普遍集权意识强,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思想落后,对财务方面的专业认知又是很不到位,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无法领悟到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指标性数据,同时个人又喜好越权行事,任人唯亲,导致了财务管理人员普遍专业水平不高,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对财务管理一窍不通,或者根本不设立财务部门,而是将财务工作外包给兼职人员每月定期做账,这些种种诟病,最终导致企业财务账目毫无价值,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反应企业最真实的资金状况和经验状况,更不可能对企业的下一期经营生产提供有效的财务数据。同时,企业几乎难以成立内部审计制度、稽核制度和财务清查制度,即使有,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的企业中,内审部门能不能做到独立性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拓展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经营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导致了它融资资信很低,这客观要求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在制定信用借贷方面的优惠政策时能对中小企业有所倾斜,给予适当的扶持。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

首先,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就现在的财经法规几乎都是适用于大型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针对中小型企业的财经法。所以,国家应尽快出台这一法规,比如目前银行针对大中型企业设计的贷款业务流程多,手续繁杂,不适应中小企业用款急,金额小的特点,因此国家可以在保障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台《中小企业融资法》等,适当简化审批环节,节约时间,降低工作量和成本,加快贷款发放速度,有效规范银行在针对中小企业借贷业务的标准及流程手续。从而满足部分有信誉,有潜力的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其次,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潜在能力,信用记录等各方面为依据,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小型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以此来判断企业贷款的可信度标准。财政部发布了《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无疑会引导中小企业增强信用观念,改善其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以及加快我国社会化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

2.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引进职业经理队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经营者的财务观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经营活动,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应改变原有的陈旧观念,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和财务意识,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重视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习必要的财务知识,同时,企业成立专门的财务部门,招聘专业的财务人员,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将合理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最终落实到实际经营生产中。另外,企业财务人员作为专业人士,应坚持学以致用,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己职业操守的同时,坚持再教育,提升自己的财务专业实操水平,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电算化建设,从而实现加强企业财会队伍的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证、账、表的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同时,为本企业制定最合适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稽核制度和财务清查制度等等。以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为例,财务人员应制定合理规范的报销制度,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设定库存现金的合理金额,使得企业的资金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制定明确严格的赊销制度,对应收账款应设定合理周期,保证资金链的稳健;为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固定资产等设立账户,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保护各项资产,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财务数据;制定严格独立的内审部门,也可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定期内审来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措施,都能够提高经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保证了经营方针的正确性。

除此之外,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中小企业要更加重视自身的信用资质,只有良好的信用资质,才可能快速有效的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融资。所以企业要做到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对于已经成功融资的企业,更好合理支配现金流,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提高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保证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度,只有这样,下次贷款就会更加方便。同时,务必诚实经营,保证产品服务的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这些都在无形中为日后的融资需要创造极其有利的条件。

三、结语

通过借鉴国内外一些脱颖而出的中小企业,我们不难发现要鼓励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改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更要从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方面探索解决方法。针对目前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的现状看来,完善强化财务管理制度是当前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上至国家政府,下至企业员工,都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经营过程中继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改变原来的思维,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最后,中小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长期发展战略,企业运营和财务管理策略必须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考虑,从里到外营造一个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彭志武.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合作技术开发,2006.7.

[2]张采霞.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J].非公经济,2007.5.

作者简介:曹洁(1995- ),女,安徽池州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

猜你喜欢

信用经营财务
神秘的植物工厂
雷人画语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