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原因初探
2016-05-10张志迎
张志迎
摘 要:中国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各有特点,本文试图认识我国民族格局的形成,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这是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军事因素、政策影响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民族格局;演变;形成原因
1 引言
历史时期的中国疆域辽阔,内部地区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各具特色。不仅有适合各民族先民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而且有容纳各民族迁徙和回旋的广袤空间。数千年来,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内,少数民族从周边地区向中原大规模内迁,汉民族从中原腹心地带向周边地区大量辐射的人口流动从未停止过。正是在这个复杂的互动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得以形成。
2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分布
总体上讲,先秦时期是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定型前的萌芽时期。秦汉大一统时期,为华夏族形成一个庞大而紧密的主体民族创造了条件。从此,秦汉统一的版图也就成了华夏族聚居区的地域范围,从而为新的民族分布格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民族格局破裂与重组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掀起了我国民族大迁徙和大流动的高潮,尤其是以匈奴、羯、鲜卑、氐、羌为代表的“五胡”纷纷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格局,中原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胡汉杂居局面。由于胡族大量内迁,中原战乱不已,晋末永嘉之乱后又掀起了中原地区汉族大迁徙和大流动的高潮。北方汉族人口的大量南迁,对我国南方地区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格局影响颇大。我国南方地区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各民族容易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相对独立的聚落区,因而南方少数民族聚族而居的特征较为明显。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加之汉族人口不断进入南方少数民族聚落区,南方少数民族如山越、俚、僚、蛮等族也不断出居平地,与汉族成犬牙交错居住的态势。民族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流动使得各个地区的民族构成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初步成型。
隋朝的大统一标志着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原王朝疆域,也就是华夏族控制区域得到了再一次的确认和扩展。唐末安史之乱是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一个转折点,这次汉族人口大迁移直接导致北方人口超过南方人口。
五代辽宋金夏时期是诸个政权分裂对峙时期,民族进一步杂居及融合。
元代是我国第一个实现了全国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疆域辽阔,民族成分众多,各民族族际交往非常频繁,非常有利于境内各民族大杂居格局的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征和趋势更加凸显了。
明清时期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3 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初探
从先秦到清代,中华民族历经2000 多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历经无数次民族大迁徙、大流动和大融合,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形成的。
㈠ 经济因素 恩格斯指出:“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历史, 而不是相反”。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当人口的增长超出当地的承载能力后,势必会引起人口的迁移,进而改变人口的分布格局。在少数民族的的迁移变化中尤为明显,少数民族多数在边缘地区,生产力较为落后,当生产力发展后,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而侵略农耕地区,引起了新一轮的民族迁移,导致民族格局的变化。
㈡ 自然因素 游牧经济, 其特点表现为生产资料种类少, 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基础薄弱。正是这种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使游牧民族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有限, 在自然环境面前常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受到天灾的袭击, 水枯草死, 往往造成牲畜大量死亡, 瘟疫流行, 民不聊生, 游牧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古代北方草原地区处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带, 游牧民族深受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 干旱、暴风雪冷冻、蝗灾、瘟疫等是游牧民族生存的大敌,游牧民族通过迁徙来躲避灾害。如西汉元封六年(前105 年) 冬,“匈奴大雨雪, 畜产多饥寒死。”西汉本始二年(前72 年) , 匈奴“会连雨雪数月, 畜产死, 人民疫病, 谷稼不熟”。寒冷造成匈奴人口、牲畜大量死亡, 如西汉地节二年(前68年) , 匈奴“人民畜产死者十之六七” 。原居住于我国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氐、羌等民族纷纷南下或西迁,这就对民族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变化。
㈢军事因素 这里的战争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因外族或政权的侵略、进攻, 迫使战败的少数民族离开原游牧地或被强制迁往他方。如北魏先后发动了三次针对吐谷浑的战争, 隋朝也不断用兵, 使大批吐谷浑内降迁徙。唐朝时期, 吐蕃也对吐谷浑频频征战, 最终灭其国, 其部众四处迁徙散居在今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 二是本民族内部统治阶级发生战争或纠纷, 失败的一方离开原游牧地而迁徙。如匈奴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促使南匈奴贵族归附汉朝。 三是既有外族的入侵, 又有内部的斗争, 内外战争交困, 被迫迁徙。如840 年回鹘的迁徙就是这种情况。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因战争而迁徙的情况看, 有远徙他方的, 但更多的是迁入内地降附, 尤其是在中原王朝强盛时期更是如此。
㈣ 政策因素 这既有少数民族首领的推动政策,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汉化,又有中原王朝君王的怀柔政策。汉武帝在出兵攻打匈奴的同时, 对于附汉的匈奴贵族和部众采取优待政策。昆邪王归汉后, 对其上层则封侯、食邑、受赏赐, 对其部众则置五属国安顿, 并且对属国“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尊重其固有习俗和生活方式, 并且不征租赋, 遇有灾荒还要赡其衣食,供以牛羊。属国人民安定的生活, 对塞外匈奴的迁入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从上述可以看出,由经济、自然、军事、政策等要素的综合作用造就了今天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是。
参考文献
[1]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唐)房玄龄等:晋书·江统传(卷56),二十五史全书(第2册),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卷104), 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卷106),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5]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6]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7]云中天编著:中国历史上的大融合,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年
[8]张增琪: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9]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0]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12]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13]林斡:匈奴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4]楼嘉军:气候演变与民族迁徙—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新探,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4期
[15](汉)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
[16](汉)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6年
[17]李吉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原因探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