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连续计数法在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中的应用
2016-05-10梁金霞邱志维孔令恩李才明刘集鸿吴培钿钟凯丽
梁金霞,邱志维,孔令恩,李才明,刘集鸿,吴培钿,钟凯丽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惠州516003)
全血连续计数法在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中的应用
梁金霞,邱志维,孔令恩,李才明,刘集鸿,吴培钿,钟凯丽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惠州516003)
目的 探讨全血连续计数法在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32例,分别于入院时(未服用氯吡格雷),服用氯吡格雷1、3天采用全血连续计数法和光学比浊法检测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差异。结果 三个时间段全血连续计数法检测的MAR均低于光学比浊法(P均<0.05);入院时全血连续计数法与光学比浊法的MAR无明显相关性(r=0.324,P>0.05),服用氯吡格雷1、3天,二者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2、0.647,P均<0.05)。结论 全血连续计数法是检测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患者MAR的一种较好方法。
脑梗死;全血连续计数法;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
为了观察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临床上需要对血小板活化功能进行定期检测,血小板聚集率(MAR)可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1]。光学比浊法是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金标准”,但存在血液样本需求量大、操作繁杂、耗时多以及质量控制难等缺点[2]。全血连续计数法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3],目前其检测MAR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比较全血连续计数法与光学比浊法的MAR检测结果,探讨全血连续计数法在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患者MDR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2~77(59.36±11.3)岁。多发性脑梗死(颅内有2处或2处以上病灶)15例(多发组);单发性脑梗死(颅内仅有1处病灶)17例(单发组)。纳入标准:①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②入院前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入院后仅服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600 mg)。排除标准:①氯吡格雷抵抗者;②入院时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45×109/L者;③肝肾功能异常者;④重症高血压或高血压药物无法控制者。
1.2 MAR检测 两组于入院时(未服用氯吡格雷)、服用氯吡格雷1天和3天时采用3.2%枸橼酸盐抗凝真空采血管(美国BD公司)采集空腹静脉血3管,其中1管用于全血连续计数检测,2管用于光学比浊法检测。所有采集标本保存于37 ℃恒温箱中,且均于2 h内完成检测,检测前确保无凝集现象。
1.2.1 全血连续计数法 采用微量加样器吸取0.5 mL枸橼酸盐抗凝全血至检测试管,并将其移至PL-11全自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动检测。检测开始后,首先进行两次血小板基础值计数(最终基础值为两次平均值),然后自动加入50 mmol/L的ADP诱聚剂40 μL(全血最终浓度约为4 mmol/L),当血小板计数达到最低时停止检测,计算最大聚集率(MAR)。MAR=(最终基础血小板数-最低血小板数)÷最终基础血小板数×100%。
1.2.2 光学比浊法 2管枸橼酸盐抗凝全血分别经800 r/min(5 min)和4 000 r/min(8 min)得到富血小板血浆(PRP)和泛血小板血浆(PPP)后,分别取500 μL加入比色杯,采用PRECIL LBY-NJ4血小板聚集仪(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进行检测。以PPP作为空白参照,将浓度为1 mmol/L的ADP诱聚剂5 μL加入至PRP(ADP最终浓度约为10 μmol/L),当PRP透光度改变最大时即为MAR。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不同时间点MAR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两种检测方法MAR比较±s)
注:与光学比浊法比较,*P<0.05。
2.2 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 入院时全血连续计数法与光学比浊法的MAR无明显相关性(r=0.324,P>0.05),服用氯吡格雷1、3天,二者均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872、0.647,P均<0.05)。
2.3 单发组与多发组两种方法不同时间段MAR比较 见表2。
表2 单发组与多发组两种方法不同时间段MAR比较
注:与同组同方法入院时比较,*P<0.05;与同组服用氯吡格雷3天比较,△P<0.05。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血小板活化功能,防止发生出血或再次血栓等心脑血管事件。但临床研究发现,抗血小板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仍然约有20%的患者会发生心脑血管事件[4,5]。因此,定期对脑梗死患者行血小板活化功能检测有助于了解抗血小板治疗情况,及时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预防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MAR是临床评价血小板活化功能最常用的指标[6~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未行抗血小板治疗时两种检测方法的MAR无明显相关性,但服用氯吡格雷1天和3天,全血连续计数法检测的MAR明显低于光学比浊法,说明两种方法检测对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MAR有相同的敏感性,全血连续计数法可替代传统的光学比浊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服用氯吡格雷1天和3天三个检测时间段全血连续计数法的MAR均明显低于光学比浊法,可能与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不同有关。光学比浊法是经ADP诱导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导致透光度产生变化的反应,而全血连续计数法则是通过直接计算ADP诱导前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计算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由于其对小颗粒更为敏感,在检测过程中会将一些物质认为是血小板的较小颗粒,从而导致结果偏低。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当光学比浊法的MAR处于中低位水平时,全血连续计数法ADP诱导前后的血小板变化较小,检测结果偏低。另外不同检测样品也可能带来这种差异,光学比浊法血浆样品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离心作用而导致细胞释放出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单发性脑梗死患者与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1天和3天的MAR均明显高于入院时,服用氯吡格雷3天的MAR明显高于服用氯吡格雷1天,说明氯吡格雷降低脑梗死患者MAR的效果显著。本研究单发性脑梗死者与多发性脑梗死者入院时、服用氯吡格雷1天和3天的MAR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脑梗死患者的MAR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总之,全血连续计数法是检测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患者MAR的一种较好方法。
[1] 梁红梅,黄华,邓宝佳,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聚集率变化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7):1694-1696.
[2] 梅金平,周欣,姬文婕,等.流式细胞术与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2015,33(2):81-83.
[3] 吴小利,李健,向代军.PL-11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功能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13,2(2):355-357.
[4] 李明芬,黄晓琪,林英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7):1119-1121.
[5] 刘远智,黄春秀.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9):1673-1675.
[6] 龙梅,额尔敦都楞,文萍.血小板聚集功能临床应用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6):700-702.
[7] 李涛,屈晨雪,王建中.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的标准化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2):2041-2043.
[8] 张有涛,赵益明,季顺东,等.PL-11血小板分析仪检测功能的性能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12):1139-1141.
[9] 张有涛,赵益明,季顺东,等.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新检测方法和仪器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3):674-677.
[10] 关杰,李莉,朱远,等.PL-11 两种诱导剂监测健康人服用氯吡格雷后的血小板功能变化[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3):238-240.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0806)。
10.3969/j.issn.1002-266X.2016.20.038
R743.33
B
1002-266X(2016)20-0095-02
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