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城乡题材短篇小说的思想价值初探
2016-05-09许哲
摘 要:鲁迅文学奖作为我国“四大文学奖”之一,其获奖作品历来也成为文学界研究讨论的重点。这其中特别是关于城乡题材的短篇小说,因其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而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本文即以曾经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内容是城乡题材的十几篇短篇小说为例,从叙事情节、隐含作者和叙述视角三个角度入手去探讨这些短篇小说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城乡题材;短篇小说;思想价值
作者简介:许哲(1992-),男,吉林延边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公费师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1
本文所选的城乡题材的获得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的作品主要有《哺乳期的女人》、《鞋》、《清水洗尘》、《上边》、《大老郑的女人》、《发廊情话》、《白水青菜》、《明惠的圣诞》、《吉祥如意》、《城乡简史》、《老弟的盛宴》、《茨菰》、《伴宴》、《良宵》、《如果大雪封门》等,本文将以这些作品为例,以此作为分析的基础进行探讨。
一、叙事情节分析
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当中,情节被认为是叙事中最重要的因素。简单来说,情节就是一系列事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形成的结果,不同的排列方式会给读者造成不一样的阅读享受,而这也是体现作者智慧的重要地方。而在我们所要探讨的十几篇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中,虽然其都是关于城乡题材,但是由于作者对于题材内容的不同设置而呈现出两种类型,这也代表了这些作品相对较高的思想价值。
一是叙事情节的陌生化,也就是说作者通过对情节的设置有给人一种游离、陌生的感觉。比如魏微的《大老郑的女人》就描写了一个半良半娼的女性形象,这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遇到;再比如说《白水青菜》则采用了游离的叙事来进行情节叙述。作者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瓦罐”,但最初的瓦罐是要准备许多好的东西的,这其中有“上好的排骨,金华火腿,苏北草鸡,太湖活虾,莫干山的笋,蛤喇,蘑菇,有螃蟹的时候加上一只阳澄湖的螃蟹……”,但最后瓦罐则是“白水青菜汤”,这就造成了叙事情节的陌生化。
二是叙事情节的情绪化,也就是说作者在进行事件的叙述时采用了独白,梦境等方式,以这些心理活动作为情节。比如说《老弟的盛宴》中帮助自己弟弟娶上媳妇的盲人按摩师,因为他是个盲人,所以在弟弟的宴会上只能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表现自己对于当前环境的幻想。
二、隐含作者分析
隐含作者是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最初是由小说理论家布斯在其经典文艺学理论《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布斯认为在一部小说中存在着“隐含的作者”,他和真实的作者是有区别的,这是一个由文本而建构出来的作者形象。在关于城乡题材的这些鲁迅文学奖的获奖短篇小说中,每一篇短篇小说都有其特定的一个隐含作者,而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隐含作者的存在使得作品的面貌呈现多样性,比如说《清水洗尘》、《上边》都是写亲情却别有不同,再比如同样是关注女性的命运,但《大老郑的女人》、《明惠的圣诞》、《茨菰》又各有千秋,这些隐含作者的绝对权力也使得这些作品思想价值最大意义地得到了彰显。
三、叙述视角分析
从叙述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文章运用不同的叙述视角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首先是内在式聚焦,这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文学作品中第一人称的运用,其优点在于可以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我”的叙述会增强文章的可信性。比如说《大老郑的女人》、《茨菰》等都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前者以“我”的口吻叙述了大老郑、大老郑的女人、大老郑女人的男人等身上的故事,这使得虚构的作品更具有可信性和可读性;后者以第一人称来写顾彩袖,里面的“我”十分张扬地进行着叙事,同样写得十分出彩。而对于外在式的聚焦,其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第三人称的叙事。此种叙事具有全知全能的视角,能够自由地在不同场景间进行切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其由于时不时地会对文本内容和盘托出,因此会让部分读者产生厌恶之情。我们所举的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都很好地趋利避害,比如说《哺乳期的女人》、《伴宴》等都很好地运用了外在式的聚焦手法。我们以《伴宴》为例,作者鲁敏即运用全知的视角,将仲熙与宋琛两者内心的冲突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了民间艺术沦落的现状。当然,在其他一些鲁迅文学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外在与内在叙事视角交错的现象,各种人称方式交错叙事,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叙事情节、隐含作者还是叙述视角,鲁迅文学奖城乡题材的短篇小说在这些方面恰如其分的运用充分表现了其较高的思想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少扬.简论小说的叙述视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8( 04).
[2]孔莉.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解构与重构[J].齐鲁学刊,2008(06).
[3]张迅要.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叙事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