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悲剧之研究回顾
2016-05-09张瑾
张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01
兰州大学中文系的刘铁群从原型分析的角度入手,将萧峰的悲苦一生与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作了横向比较,他以“向后站”的观察方式,透过两部作品表层的巨大差异挖掘出它们深刻的内在一致性,把萧峰的悲剧定性为命运悲剧,认为所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命中早已注定的,就同俄狄浦斯一样,以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扭转的。他在《〈天龙八部〉的原型分析》一文中写道:“他与俄狄浦斯一样,在身处人生最辉煌境地之时受到了命运的苦难与不幸。” “乔峰和俄狄浦斯一样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国家的灾难,当他在雁门关前把两截断箭插入自己心口时,我们似乎又看到了俄狄浦斯用两枚金别针刺瞎双眼,走向喀泰戎山的身影。然而,乔峰和俄狄浦斯一样是无辜的,他的契丹血统并不是他的罪过,而是父辈的罪孽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俄狄浦斯王》为命运悲剧早已成为定论,刘铁群抓住了萧峰与俄狄浦斯经历的相似性,将萧峰的悲剧定性为命运悲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萧峰的悲剧是在民族纷争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而《俄狄浦斯王》则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没有可考的历史背景。因此,仅从相似性而不结合背景地将萧峰的悲剧定性为命运悲剧是不够深刻的,而有太多的宿命论色彩。
韩舒在《悲怆中的崇高》一文中,通过对士的分析揭示了侠与儒的联系,通过对萧峰两大人生困境的剖析,发现他的大仁义、大智慧,恰恰具备儒家推崇的兼济天下、内圣外王、仁而且义的理想人格特点。她在文中写道:“乔峰这一人物被天然地赋予了儒家的人格特点,必然成为‘武侠小说里最硕大无朋的身影。他的人生困境成为他具备仁、义、孝、忠等儒家人格特点的必要条件。所以在面对矛盾时,他没有也无法选择佛教的寄托彼岸精神及道家的‘绝圣弃志、‘绝仁弃义,而是勇敢地承担了兼济天下的重任,这正是儒家伦理的全民性、崇高性、入世性。”
李茂林﹑谢清风从儒家文化思想的道德标准出发,对萧峰的遭遇作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他重义轻利而又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他们在《论金庸新武侠小说的理想人格》中写道:“他凭空蒙受不白之冤,以至朋友弃义,英雄侧目,中原武林皆以杀之而后快,而情人有惨死于自己掌下。但是他不气馁,不退缩,依然豪气干云,侠肝义胆。”同时他们还认为,金庸的侠义观是建立在儒家的义利观之上的,因此才有萧峰“虽万千人吾往矣“英雄气概。
梁永军撷取了萧峰的屡次为民请命、力挽狂澜,并为阻止两国战争而殒身的描写,发掘出了他能奋起于逆境之中,恪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条,讲“仁”、“忠”、“孝”的性格特点。他在《佛教禅宗和道教对金庸〈天龙八部〉中人物塑造的影响》中写道:“倒是身为契丹人的萧峰,行为方式却极为符合中国传统的儒家的观点,更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圣人。”
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在看过《天龙八部》之后说道:“如果有人想借助文学作品初步了解佛道,不妨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 与陈平原的观点不谋而合,李志强也认为《天龙八部》是一部佛教文化色彩极为浓厚的作品,他在《漫谈小说〈天龙八部〉与佛教文化》一文中写道:“佛教基本教义的出发点,是断定人生为‘苦。……人生是苦的命题深刻地体现于小说《天龙八部》中,当我们求证于这部作品时发现,小说中众多的人物,无一例外,其人生都是充满痛苦的。比如,乔峰是作者要着力塑造的英雄人物,然而他的痛苦也最深。”但遗憾的是,他没有为我们揭示萧峰痛苦的根源。
龙江认为《天龙八部》是一部佛教思想的“宣传片”,她在《谈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写道:“于通过人物性格传递儒家文化的写法不同,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展现的是萧峰身世被揭—蒙冤受屈﹑误杀爱侣﹑远走塞外—力谏辽帝﹑以死殉道的全过程。在气势磅礴的故事中,透过萧峰命运的转折变化,传达了佛家‘众生平等、‘普渡众生的慈悲之心。”
曹正文在《武林一百零八将》中论及萧峰的一节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父辈的冤孽,民族的战争 ,使他成为悲剧中的主角。他的父母原来是契丹人。他的生父杀死了他的养父母乔三槐夫妇与恩师玄苦大师,又逼死了他义弟虚竹的父亲,这血腥残酷的现实,使他愧对世人,尤其是愧对养他爱他的亲人。精神支柱一旦崩溃,乔峰就走向了死亡-自然是悲壮的死。”他还论道:“乔峰的弱点,是不甘心做一个普通人,他潜在的能量使他不能寂寞于人生。不成功,便成仁,大抵失败的英雄只能演一出悲壮的悲剧。”
综上可以看出,研究者多是针对萧峰个人对其悲剧性进行研究,而少有将他悲剧的意义与当时或现在的社会环境相联系者,这正是今后的研究要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人物形象背后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墨. 孤独之侠[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54.
[2]刘铁群.《天龙八部》原型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21(3):80-84.
[3]周志强.英雄叙事的历史性终结[J].昌吉师专学报,1999,(4):1-6.
[4]韩舒.悲怆中的崇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4):56-58.
[5]李茂林,谢清风.论金庸武侠小说的理想人格[J].益阳师专学报,1997,18(2):24-26.
[6]梁永军.佛教禅宗和道教对金庸《天龙八部》中人物塑造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18-19,26 .
[7]何平.侠义英雄的荣与衰[J].骆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