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2016-05-09徐嘉和
徐嘉和
摘 要:20世纪的中国文学面临过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这不仅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所趋,也是积极参与其中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文学出现了第一次现代转型,这种转型表现在哪些方面,具体有哪些特征,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以“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从精神、形态以及发展三个角度来展开论述,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接下来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国文学;文学转型;文学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1
新民主主义革命诞生伊始,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所共同推进的白话文运动,为中国文学的现代钻形确定了最初的目标与方向——通过激烈的反传统思想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转型。而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开展以及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不断涌入,与“反传统思想”较为对应的“西化”意识则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如果说“反传统”是对中国社会革命进程的回应,那么“西化”则是对这种革命的进一步延伸,而经过“五四”以来无数文化学者及文学创作者的反复摸索与前进,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形成了其由古典向现代的第一次转型。从精神取向上来看,其批判封建主义,高歌颂扬人的思想和天性解放;从艺术形态上看,其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文学形态;而从发展上看,其所主张的是多元并举和兼容并蓄。
一、精神上转型:批判与解放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器用的现代化变革,而这早在19世纪下旬晚清政府的洋务运动之中已初见端倪;第二个极端,即制度的现代化变革,以梁启超和康有为所主张和引导的戊戌变法为例,其主张变法维新,变封建帝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第三个阶段,即思想的现代化变革,如“非圣反孔”、“反孔非儒”等等。而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伊始恰恰始于第三个阶段的思想变革,其精神的主旨就在于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和人性思想的解放。所谓人道精神、启蒙精神以及批判精神都是其内核和主旨所在,而且无论是反传统的批判、还是基于西化立场对于国民性以及社会属性的批判,其所倡导的有关文学发展的大众化、革命化以及民族化都将为文学转型带来全新的血液和新生的活力。
二、形态上转型:现代的文学形态
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精神上的转型和形态上的转型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而这也就是所谓“人的白觉”和“文的白觉”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深层次体现。就如同批判现实社会推进了现实主义、追求个性与理想推动了浪漫主义一样,而“五四”以来新文学所构建的现代文学形态也在无形之中彰显了积极表达、追求天性解放的精神内涵。而从形态上说,转型后的中国文学涵盖了更为现代的创作方法和美学思想,除了较为普遍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又比如印象派之于艾青、易卜生(《玩偶之家》作者)之于田汉、波德莱尔(现代派诗人)之于闻一多、象征主义之于戴望舒等,而诸如诗歌、散文,特写、杂文、报告文学等全新文学样式的出现,也意味着全新文学形态的出现。
三、发展上转型:多元并举与兼容并蓄
关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曾做出过这样的说明——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以及闭关自守的生活状态,最终为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以及相互依赖所替代,就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一。而且这一标志不仅作用于物质生产,对精神创作也同样适用。同时在马克思的著作之中,其还格外强调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东方国家长久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上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恰恰就在于闭关锁国,而由封闭走向开放,亦将是其进行现代化转型的较为明显的标志。与马克思观点较为类似的还有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先生。其曾在个人行文之中指出闭关锁国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人文精神建设的危害,更指出“国民而无世界智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而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也犹如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标志一样,应摒弃封闭自锁、实现多元并举与兼容并蓄——没有这样一步深层次的开放,上文中所谓的精神上和形态上的转型也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或者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自20世纪初期,伴随着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以及新文化运动所引发的有关思想解放、意识觉醒的热潮,中国文学诞生了一次由古典主义向现代化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学在精神、形态以及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而这些对于后人从历史发展以及文学创新的角度理解其内涵与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只有理解了中国文学在自身实现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其思想上的反传统与理性批判,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继承或衍生出的多样化的文学形态,理解其在不断实现自我开放、实践兼容并蓄与多元并举的发展理念和意识,才能更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百年之前,实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李敬敏.文学观念漫谈[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朱德发.科学方法论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