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
2016-05-09陈镰文
摘 要:乡土乌托邦,是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蕴含作者对不可预估的理想社会的无限遐想和对无比崇高的理想人格的无上推崇,带有鲜明的“精神至上”的韵味。新时期,乡土乌托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充满了对自然与人关系的探求,体现出回归自然回归本心的浓浓的渴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带有浓厚的自然文化情怀。本文针对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进行浅析,探讨新时期乡土乌托邦所蕴含的世俗文化精神和自然文化精神,分析乡土乌托邦情结中所蕴含的当代文化理想和社会追求。
关键词:中国文学;乡土情怀;乌托邦
作者简介:陈镰文(1979.4-),男,四川广元人,学历:专科,主要从事销售工作,曾服役于解放军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01
乌托邦,指的是人们对一种理想主义状态的无限追求,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与逃避,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轨迹,为乌托邦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中国作家对乌托邦理想主义的体现主要以乡土社会图景为载体,表现出强烈的世俗追求,汲取乡土大地之养料,发掘民间乡土之文化本真,基于自然文化的体现,反映现实发展的本土生活,探讨道德理想的真正归宿,旨在追求更为自由、更为开放的生存环境。
一、中国文学中乡土乌托邦的自然文化精神
乡土文学的兴起,是中国文学史上特定时期的一大特色,中国文学中乡土乌托邦表现出浓厚的自然文化精神,依托于自己的乡村经历经验,重点描绘民间风土,展现出独具特色的风景、风俗、风情,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中构建出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以沈从文为例,在他的笔下,死气沉沉的乡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充满生机和活力,静谧的自然景色,朴素平淡的日常生活,不再是没有生命的物质存在,而成为一种象征,一种憧憬,一种向往。乡土农村,不再是一种地理环境的存在,而是充满了哲学意义,关乎人们的哲学向往和生命追求,是人理想的完美寄托,是人们人格的完美体现,是现代文明冲击下人们久久寻觅追求的精神净土和归宿。
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注重社会伦理 ,轻视自然文化,认为自然依附于社会生活。表现在文学中,自然仅仅是作为一种独特的背景存在,乡土乌托邦赋予自由蓬勃的自然以独特的意义和内涵,将自然作为社会人生的价值标准,认为合乎自然,顺应自然,崇尚自然,才是心灵深处的净土。乡土乌托邦认为乡土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这些存在于乡土文学中的独特的自然面貌,不仅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展现人类独有的精神面貌。
二、中国文学中乡土乌托邦的世俗文化精神
上世纪80年代,乡土乌托邦文学兴起,承载了乡土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强烈憧憬和向往,是乡土作家社会理想和理想人格的至上追求,表现为对乡村物质生存环境的真实展现,对人们精神困苦的极端控诉,以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对真实世界的不满和无奈。乡土乌托邦文学,是乡土作家内心世界的完美体现,真实的世界在与不在,都与他们无关,他们认为世界仅仅存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现实主义,源于内心,并由内心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脱离了现实主义的物质存在,将内心世界想法和认知付诸于文字的字里行间,乡土自然伦理不再单调无味,庸常生活也似乎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乡土乌托邦,注重对繁琐日常生活的体现,平凡的世界是平凡的百姓生活,远离喧嚣,远离混乱,固守朴素,醉心寻常生活,一餐一饮都带有浓浓的诗意。物质匮乏,却满带欢笑;天灾人祸,却满怀感恩。以汪曾祺为例,文章直接定位现实的世俗文化,但又不是批判和不满,转而投入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更为贴近人们的生活,对基本的生存欲望给予充分的赞美和歌颂,对日常生活的零零碎碎表现出诗意的描绘与展示。以吃为例,乡土乌托邦中,吃,不再仅仅是一种机械的生存活动,更多的是生命活动和生命力量的体现,与此同时,还带来了强烈的精神愉悦感。
三、中国文学中乡土乌托邦的文化理想与社会追求
中国文学中乡土乌托邦,重点表现出强烈的文化理想和社会追求,表现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无奈与逃避,从内心深处勾勒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渴望。
1.乡土世俗生活,心灵的寄托和归宿
乡土乌托邦,将乡土世俗生活描绘成充满诗意的净土,不仅作为一种独特的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而且满足乡土作家对美好纯真生活的无尚追求与向往,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直接的单纯和谐。
2.还原纯真文化,构建纯净理想世界
乡土乌托邦反映出乡土作家对理想社会的极端渴望,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不再只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而是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和勃勃的生机,为乡土作家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依托,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归属和寄托。
3.构筑文化本真,阐述生命真谛
乡土乌托邦,注重民间文化精神,注重个人与家庭的和睦相处,注重个人生存与生活的真谛,注重繁琐的日常交往,注重情感与人性的本真。探索人们的生存状态与价值追求,寻找灵魂的归宿和诗意的生活。
乡土乌托邦,是中国文坛上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展现了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乡土作家对自然的依恋情怀,展现乡土作家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在自然中,享受自然之美;在社会中,感受情感之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注重人类社会的生活真谛,注重人类灵魂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瞻仰,对内心灵魂的剖析,对心灵净土的追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现象,对当代文学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黎燕.中国近现代小说的乌托邦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J].二十一世纪,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