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抉择》文学性的质疑是否恰当
2016-05-09崔蕾
崔蕾
摘要:《抉择》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但有人质疑,《抉择》政治化倾向强烈,文学性太差,根本不算小说。本文辨析质疑存在的合理性,分析质疑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出现这种质疑,恰恰说明小说中所反映的多元化的社会实实在在的存在和发展着。
关键词:小说: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014-02
引言
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小说选择了冲击力极强的尖锐命题,通过典型人物的刻画,充分表现了当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正是由于小说中社会矛盾的解读与理解存在所谓政治化的倾向,其写作于法“缺乏艺术性”,故引起一部分人对作品作为文学作品小说的质疑,有人甚至直接指出,《抉择》根本算不上小说。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质疑呢?
1.关于《抉择》
《抉择》被人认为是最成功的反腐败题材的小说,是张平的代表作,《抉择》甚至带动了一大批反腐败题材小说的出现,乃至后来出现了所谓的官场小说。《抉择》主要讲述了市长李高成秘密调查中纺公司腐败问题,结果发现他的老部下、老上级和他的妻子均与腐败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民与亲情、利益之间,他最终选择了人民,而人民也选择了他。小说以直而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社会上存在的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搞圈子等腐败行为进行了大无畏的揭露和抨击,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痛苦的灵魂搏斗与艰难的生死抉择。
2.关于《抉择》质疑的分析
2.1质疑的主要依据
质疑《抉择》不是小说,最主要依据包括:一是《抉择》的主要情节均是围绕反腐败这一中心展开的,根据小说的现代评价标准,《抉择》的政治倾向过于明显,有政治宣传的意味,甚至被说成政治说教;二是《抉择》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被认为过于直白,甚至平铺直叙,缺乏小说应有的艺术性和美感。那么凭着这两点,是否就能认定《抉择》不是小说呢?
2.2关于质疑的分析
首先,质疑《抉择》不是小说,那么什么是小说呢?众所周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那么,根据小说的基本概念来分析。首先,《抉择》具备了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作品通过李高成等人排除阻力查处中纺腐败大案这一完整的故事和大量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刻画了当代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充分反映当代社会复杂的社会矛盾。因此,《抉择》符合小说的基本概念。
其次,《抉择》所反映的反腐败是当代中国重大的社会政治命题,小说中反腐败是中共党内和社会上正义力量与腐败力量之间的激烈较量。由于命题本身是非分明,而作品意在弘扬反腐败的正义之气,自然对腐败行为进行了大量的揭露、鞭挞和讽刺。作为反腐败的正义力量,尤其是李高成这样的党员干部,在反腐败较量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自然,小说离不开对中共执政理念、政党宗旨等等政治内容的描写。这与传统小说大力宣扬“君臣分定”、“各安其位”等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正确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第三,小说的艺术性所指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如果从小说的语言文字运用直白,就断定作品缺乏艺术性,那也只是在文学性的形式美方而有所欠缺。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学性的形式美存在价值就是在不改变内容思想性的前提下,使之更容易传播给目标人群。张平在《永生永世为老百姓而写作——代后记》中说得很明白:“如果我以前没有真正想过我的作品究竟是要写给谁看的,那我现在则已经真正想过和想定了,我的作品就是要写给那些最底层的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永生永世都将为他们而写作!”所谓《抉择》缺乏艺术性的指控,从另一个侧而来看,也是张平为了更好地让更多普通群众看到他的作品而有意为之。正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既然服务的对象不同,文学性的形式美自然也表现不同。
2.3质疑存在的原因
虽然从质疑的几点来看,质疑并不合理,但质疑之所以存在,必然有他的原因。
首先,如果认为对《抉择》的质疑是文学批评的话,那么文学批评标准的多样性无疑是造成这种质疑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无疑是文学史上的高峰,但托尔斯泰却完全否定莎士比亚,因为他是从基督教博爱主义的特定道德标准出发来衡量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他看来,《哈姆雷特》等作品充斥着复仇和残杀,好人和坏人无区别地“大量死亡”,缺乏明显的惩恶扬善的内容,因此没有道德上的力量,也根本不应成为基督教世界的文艺表现形式。由此足见,批评的标准决定了批评本身。
其次,《抉择》选取题材本身的重大尖锐决定了作品必然印发争议。小说选取了现实生活的反腐败激烈斗争和大中型国有企业身处艰难困境的题材,重大尖锐;小说将二者连接,说明前者是造成后者的最主要原因,将此作为题材,就更加重大尖锐!如此便免不了要引起争议。《抉择》而世之后引发的正反两方而的舆论争议,足以说明,对《抉择》的质疑实实在在受到了选材本身的影响。
2.4质疑不合理的根本原因
如上所说,从小说本身的基本概念,所谓政治化和文学性方面来看,对《抉择》的质疑是不合理,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质疑忽略了小说思想性的重要意义。
小说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一样重要,这并不是说承认了《抉择》在艺术性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恰恰相反,对《抉择》的质疑之所以站不住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忽略了《抉择》在思想性方面的重大意义。《抉择》之所以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反腐败题材的小说,关键就在于:一方而小说选材的典型性,反腐败和国企改革本身就是影响中国前途的重大社会政治命题,这一命题不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会引起高度的关注;另一方而小说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所选题材的尖锐矛盾,对社会阴暗面做了直接的揭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正是由于这两方而的原因,与同类型小说相比,《抉择》所体现出的思想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抉择》带给人们的心理影响,可以用“振聋发聩”来形容。老作家孙犁在《论风格》一文中这样说道:“风格的土壤是生活,作家的前进的思想是它吸取的雨露。如果作家的生活和思想都是充实的、战斗的、积极为人生的,那他的作品就像是生长在深山大泽的树木一样,风格必然是奇伟的。否则,即使作家精心修饰,他的作品也不过是像在暖室里陈设的盆景一样。在暴风雨里长大的才能是海燕,在房檐上长大的只是家雀。它们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
《抉择》具有突出的文学风格,而风格的核心实质,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分不开的,也就是孙犁谈到的庄稼离不开“土壤”、“雨露”。相较“盆景”的精美与“家雀”的灵动,显然“深山大泽的树木”和“大海上翱翔的海燕”,更能反映我们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特点,更能揭示我们社会进程中的本质真实。而忽略小说所表现出的如此重大的思想性,恰恰说明,表达质疑的人群并不认可小说所体现的这种思想性。诚然,小说所揭露的、所抨击的社会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但更重要的是当代社会发展带来的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才是这种质疑真正出现的根本原因。正如上面所说,不同的服务对象需求是不同的,张平的作品定位为为老百姓写作,目标对象是如此的明确和直接,必然会引起其他读者的各种想法。这充分说明,小说中所体现的社会多元化结构也是确实存在于现实社会的。
3.结语
综上所述,《抉择》符合小说的基本概念,具备了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本身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普通群众,对《抉择》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产生这种质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学批评标准的多样性和小说选材的重大尖锐。必须要说明的是,对《抉择》的质疑忽略了小说本身的思想性,这种忽略充分说明了当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对文学作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