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师侠舟行词研究

2016-05-09周文娟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

周文娟

摘 要:南宋词人赵师侠颇有词名,留有《坦庵词》一卷。本文主要探讨赵师侠羁旅行役词中的舟行词,从他制词“缘时节而发”和“舟中伤怀”两种创作模式和高超的写景技巧以及疏淡雅致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去分析赵师侠舟中词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赵师侠;舟行词;创作模式;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02

赵师侠,一名赵师使,字介之,号坦庵,生卒年不详,为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临江军新淦人(今属江西省)。赵师侠被称为南宋四大宗室词人之一,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和宁宗四朝。[1]

赵师侠身为皇室后裔,在赵氏王朝偏安一隅且自身也一直官沉下僚、四处奔波的情况下,词集中丝毫不见幽怨愤慨之作,他的词中既没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激愤警策之辞,也不见“鸳鸯绣被翻红浪”的艳情之语。《坦庵词》的题材主要分为宴会词、节令词、唱和词、咏物词和羁旅行役词等。

舟行词包含于羁旅行役词的范畴中,羁旅行役词作题材最早见于羁旅行役诗中,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怀才不遇之情。《诗经》中《陟岵》一诗是现存最早的羁旅行役题材的诗歌,而首次大量创制羁旅行役词的当推北宋词人柳永,共计创制了七十首羁旅行役词,这是继宋玉以来的羁旅行役词这一传统题材的新发扬。此后,羁旅行役题材的词作大量产生,周邦彦、姜夔等词人都是其中杰出代表。赵师侠在前人开创了这一题材后,也创作了不少羁旅行役词,在旅途中排遣愁绪和思乡之情以及表达隐逸遁世的愿望。

一、舟行词创作模式分析

赵师侠共留存了十三首舟行词,诗风平易流畅,疏淡雅致。这些作品的结构形式和抒情内容表现出鲜明的模式化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缘时节而发”模式

赵师侠舟行词的主要创作模式是“缘时节而发”式的,即因时景触情,受到周围景物的感染而触发了愁绪或某种情怀。词人在舟中看到不同时节的景色,想到自己在外漂泊,独自一人度过春夏秋冬,因而看到“红销芳径”、“秋满山川”时总是满腹愁思,只有通过作词来排解内心的愁绪,并表达自己不愿为名利所役的心志,例如:

满江红(辛丑赴信丰,舟行赣石中)

烟浪连天,寒尚峭、空蒙细雨。春去也、红销芳径,绿肥江树。山色云笼迷远近,滩声水满忘艰阻。挂片帆、掠岸晚风轻,停烟渚。浮世事,皆如许。名利役,惊时序。叹清明寒食,小舟为旅。露宿风餐安所赋,石泉榴火知何处。动归心、犹赖翠烟中,无杜宇。[2]

这首词创作于1181年清明节前后,词人乘着小船赶赴江西信丰,途径赣石。上片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物和江面景色,并由景及人,渲染了哀婉的旅途愁绪。开头“烟浪连天”四个字点题,词人身处舟中,周围是连天的烟浪,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波浪滚滚、雾水蒙蒙。“空蒙细雨”化用了苏轼的“山色空蒙雨亦奇”,这细雨不是指的天上落下的雨,而是指湖面上水汽氤氲的样子。“寒尚峭”,一是暮春百花萧条,二来江上水汽蒙蒙,冷飕飕的,三是旅途中只身一人,免不了孤单寂寞。词人仅用三个字就将孤寂的心境以及周围凄清的环境传神的表现了出来。“春去也、红销芳径,绿肥江树”,用简洁雅致的语言描绘了春去夏至的景色,词人用倒装结构,将红、绿作主语,用“销、肥”两个动词将一幅红花凋谢、绿芽萌发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接着,词人又讲目光转到江面,“忘艰阻”三字既表明了行舟过程中的艰难,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艰辛。“挂片帆、掠岸晚风轻,停烟渚”,船夫将风帆挂起,乘着晚风前行,天色渐渐暗了之后,又停在雾色缭绕的洲渚边。“掠岸”二字出自欧阳修的“惊起沙禽掠岸飞”,词人用以形容晚风的姿态,以有形模拟无形。下片词人感叹自己受名利驱使,一生奔波忙碌,清明寒食时候只能独自一人在小舟中度过。而这“露宿风餐”并不是自己想描写的,“石泉榴火”,宁静清冽的石泉和灿烂如火的石榴花象征着作者向往的隐逸生活,词人对这种四处奔波的生活感到厌倦,“动归心”。然而“犹赖翠烟中,无杜宇”,词人被雾霭重重所困,亦没有杜鹃鸟通过凄苦的叫声将词人带回家乡去。结尾处收的有些突兀,也表明词人内心的矛盾和困苦无处释怀,行舟的寂寥、世事的艰难以及词人的归心,随着词的结束而戛然而止。

此外,他的《酹江月(丙午螺川)》也是“缘景而发”的模式,通过写暮春景色感叹时光飞逝,然后写自己无奈离别,写尽离别相思之苦。上片“趁春来、还趁春光归去”,词人通过写春色归去,无计留春,自己也只能无奈离开。下片“不堪肠断,恨随江水东注”,词人与爱人离别,对方泪眼朦胧,而自己也肠断心碎,将一场缠绵悱恻的离别场景展现在眼前。这种“缘景而发”的创作模式,从景写起,由景及人,先渲染氛围,然后将离别相思之情娓娓叙来。

(二)“舟中伤怀”模式

在赵师侠的舟行词作中不仅仅单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在作品中寄托了更多的情感,一份隐逸江湖、小舟从此逝的情感。据《江西通志》记载,赵师侠淳熙二年(1175)乙未进士及第,但是在他作品中没有显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反而是寄情山水、不愿为世俗所累的情感更多。例如:

菩萨蛮(癸巳自豫章檄归)

扁舟又向萧滩去。危樯却系江头树。风送雨声来。凉生真快哉。

电光云际掣。白浪天相接。不用怯风波。风波平地多。

上片中“风送雨声来”暗示暴风雨即将来临,这暴风雨既是指江面上的暴风雨,也暗示人生中的坎坷。下片“电光云际掣”和接天白浪都是对暴风雨来势的形容,也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反对势力很来势汹汹。尽管如此,词人没有怯懦或是沮丧,反而很坦然的说道“不用怯风波”,最后一句化用了刘禹锡《竹枝词》中“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人心不像水那般,就算是波平浪静也会骤起波澜。词人的处世哲学是:人世间的纷争和曲折是常态,不用胆怯,也不用躲避。而是用一种很坦然的心态面对一切突如其来的波折。

又如《鹊桥仙(归州过六和塔)》上阕“风波平地,尘埃扑面,总是争名竞利。悟时不必苦贪图,但言任、流行坎止”。六和塔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最初是为镇海潮建造的。当词人路过六和塔时,心潮澎湃,想到自己遭受的坎坷,希望能依靠六和塔消灾。“流行坎止”出自《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词人用以表明自己在风波中淡然处之,随着环境的顺逆来处理自己的进退行止。

舟行词艺术特色分析

赵师侠精于炼字、用典,擅长描写风景,画面感十足。正如尹觉在《题坦庵词》中所说:“人见其模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赵师侠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表现自己的愁绪和处世态度。

(一)描摹景物技巧

赵师侠舟中词中再现的场景很有画面感,讲究炼字,并从多角度展现描写的对象,仿佛让人置身其间,堪比现代电影3D效果。如《酹江月(乙未中元自柳州过白莲)》:“晓风清暑,映湖光如练,山光如染。十里荷花香满路,飞盖斜攲妆面。”这是一幅盛夏的景色,词人从柳州路过白莲(今浙江省),赵师侠于乙未年高中进士,此时应当是他从柳州赶往临安应试,据此可推测词人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晓风清暑”,丝丝凉风吹来,让人感觉少了些许炎热。“映”字带出了对湖光山色的展示,领字用的很精巧。接着,一个“香”字又带起了读者的味觉,“飞盖斜攲妆面”,荷叶高高的铺展开来,仿佛是斜斜地倚靠在荷花旁,词人将荷叶比作飞盖,又将娇艳的荷花比成是美人的红妆面,“斜攲”一词用的十分贴切,将一幅娇嫩的荷花莲叶图活生生的展现在读者眼前。短短二十六个字,词人调动了触觉、视觉、味觉等多个感知器官,将一幅盛夏生机勃勃的湖光山色、碧叶荷花图展现了出来。赵师侠并没有运用任何花哨的语言,字字都用的很恰当、贴切。

再看另一首词《凤凰阁(己酉归舟衡阳作)》“日斜云定晚风熟。白鹭飞来,点破一川明绿”,“晚风熟”出自《船子和尚拨棹歌》中“扁舟荡漾晚风熟”,首句创制了一幅夕阳西下、宁静疏淡的秋景氛围。下一句“白鹭飞来,点破一川明绿”令人拍案叫绝,以一幅动态图打破了前句的安宁闲散,且是用飞来的白鹭为工具,将一川明绿点破,色彩明艳,着力于“点”字,仿佛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枚石子,打破了一切安宁,且更有力度,更具震撼力。

(二)舟行词语言风格疏淡雅致

赵师侠词风疏淡雅致,精于炼字、用典,且能达到浑然圆融的境界。他在舟中词中运用的大多是平凡朴实的意象,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艺术加工,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立体、动态感十足的画面。赵师侠的词没有姜夔那般浓厚的文人气息,但也没有落入俚俗,他的词正如他的号“坦庵”般平和中正,他善于用典,又不过于冗杂;善于炼字,又不浮华艳丽。他在舟行词中总是表现出对追名逐利的疲乏,“黄尘扑扑谩争荣”,但他的词中并没有表现出对那些追求荣华富贵的人的蔑视,也没有表现出要遗世独立的孤傲,他只是按照自己的处事原则,与世无争,安分守己。同时,常常写“动归思”、“人自西东”、“故园今渐近”等,来表现思乡心切,因而他的词读上去绝没有“掉书袋”的感觉,更多的是疏淡和淡淡的愁绪。

赵师侠的语言虽然疏淡但是仍然保有雅致的气质,如“两岸荻风策策,一江秋水溶溶”《风入松(戊申沿檄衡永,舟泛潇湘)》,对仗工整,“策策”和“溶溶”两词将整幅画面描绘的活泼生动,仿佛秋风吹在荻在沙沙的声音就在耳边,一川秋水缓缓流动,赵师侠十分擅长通过简易的词组创设这样雅致的气氛。再比如“云归远岫千山暝,雾映疏林一抹横”《鹧鸪天(湘江舟中应叔索赋)》,对仗十分工整、巧妙,前句化用了《醉翁亭记》“云归而岩穴暝”,不仅仅是化用了欧阳修的词句,也将此句的意境融入进来了,“千山暝”提高了词的意境,此外“一抹横”三字用的十分别致,让人联想到秦观“山抹微云”的意境,傍晚薄雾轻笼,看不清树林里的景象,隐隐约约觉得像是雾像一条白带子,将树林系起来了。化用诗文和炼字炼句功力很深,而且丝毫不露痕迹,将词句创制的意境疏淡却不失的内涵。

总之,赵师侠舟行词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值得从多方面深层次进行探讨。赵师侠的舟中词主要用了“随时节而发”和“舟中伤怀”两种创作模式,并将语言和意境巧妙结合,创制出疏淡且不失雅致的雅言风格。

注释:

[1] 曹志平.《赵师侠<坦庵词>略论》.《文学遗产》, 2009(6):127-130.

[2] [宋] 赵师侠.《坦庵词》.《宋六十名家词》第二集. 钱塘汪氏, 1888: 264-275.(本文所引诗歌皆出自此诗集,之后所引诗歌不再标注).

参考文献

[1]曹志平.《赵师侠<坦庵词>略论》.《文学遗产》, 2009(6): 127-130.

[2]冀敏.《论石孝友羁旅行役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2(4): 25-28.

[3]郭绍虞.《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赵治中.《周邦彦羁旅行役词的艺术》.《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6): 70-73.

[5]谢桃坊.《宋词概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

[6]马兴荣, 刘乃昌, 刘继才主编.《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3》.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 874.

[7]杨燕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 3》.[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64.

[8]广东省曲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曲江县志》.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时间,1999. 373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少年小说的突破与期待
论长阳南曲的艺术特色
指下云山意无穷 信手写来入化境
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绰号艺术特色分析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