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农村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
2016-05-09曹继红
曹继红
摘 要:针对农村部分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写不好作文的现状,采取听读训练,让美文感染学生;开展活动,让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领学生观察农村生活,描绘生活;开展片段小练习,让素材积累成为习惯等办法,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兴趣;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1-0092-02
农村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写作教学。一些农村学生所见世面有限,阅读书目不多,写作素材很少,每次写作文都只是“冥思苦想”,迟迟不知如何下手。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可谓是提起上作文课就想逃。如何激发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采取听读训练,让美文感染学生
激发写作兴趣的前提是学生不怕写作,可是用什么办法让他们不怕写作,有写作的愿望呢?方法有二:第一,读高一年级学生的好文章。高一级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强于本届同学,而且年纪相仿孩子的想法是相似的,他们想表达的思想是相近的。于是,上作文课时,可以经常将上届学生的好文章拿来读一读。教师优美的朗读,能让学生立刻感受到:呀,这文章真美!对学生会产生心理暗示:原来农村学生也能写好作文。于是,很多学生就会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的文章也能被老师当着同学的面朗读,就会对写作这件事更加上心。比如,曾经给学生读一位刚毕业的初三同学的一段文字:“爷爷一锄头一锄头地锄地,仿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使得散发着春天湿润气息的泥土们欢快地拥抱在一起,开心地蹦跳起来,时不时地会顽皮地跳到爷爷那双黑色的布鞋上。然后,静静地入睡,于是那双鞋便有了独特的潮湿的香味,是依恋,是感激。随着爷爷的脚步,它们跃动起来,深深融进了幽长的小路。”学生听了以后,发现身边原来有很多美的事物可写。一幅幅乡景图就是一幅幅可以描绘的画面,很多学生从这样的文字中品味出乡间生活的美,继而跃跃欲试,不再排斥写乡村生活了。第二,读本班学生的好文章。作为教师的我,现在依然清晰记得自己的作文曾在初二时被语文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表扬过,并且当作范文朗读过,自那时起,我每次写文章都希望能再被老师读一读。表扬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好方法。通常情况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作文不可能都朗读,怎么办呢?那就挑有特色的读。比如,甲同学细节描写生动,就只读那一段;乙同学的点题点得很好,就只读一读他的点题部分。哪怕是一个句子引用得好,教师也要表扬一下。这样,一学期下来,班级中会有一半以上的同学甚至更多能受到老师的表扬,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曾读过这样的文字:“奶奶蹲下身子,细心地剥着蚕豆,脸上洋溢的是丰收的喜悦,是浓浓的满足。她的手在蚕豆叶间熟练地活动着,拨开翠绿的叶芽,寻找那调皮的果肉。然后,小心地将它们摘下,放到背后的竹篓里。于是,我听到了蚕豆碰撞竹篓的欢欣,我看到了奶奶流走的岁月和无悔的笑容。”这其实是一个作文基本功不好的学生写的,但是,因源于生活,所以写得很真实、细腻。当我在班级读这段文字时,这个学生偷偷地笑了。其余的学生也被这样的细节感染了,他们会立即在自己的脑海里搜索着独属于自己的细节和画面。作文不好的同学听到同伴的作文被读了,就会产生超越他的愿望,作文好的同学也会产生写作激情。这样,学生们写作文的激情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以活动为载体,让丰富的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要想学生作文好,还需要学生有素材可写。在农村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只有“家、校”两点一线。当前农村学生的作业也不少,根本没时间出去观察社会,写作素材极为老套。有时会听到很多语文教师感慨,学生作文越来越差了,一代不如一代。是的,当学生在晚上做完数学英语等作业的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打游戏而不是写作。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农村父母为了补偿孩子,往往是给孩子买电脑、英语复读机等。当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时,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在弄电脑以为是在认真学习,却不知道他其实是在打游戏。如何让这样的学生收心,有素材可写呢?可以做这样的尝试。在作文课前,开展一些游戏。比如:冬天的斗鸡、立夏的斗蛋、转陀螺、扔沙包,扳手腕等。这些含有乡土气息的游戏是教师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了,现在不妨再把它们搬到课堂上玩。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三分钟时间,然后交代学生注意观察游戏中的学生的表情、动作。家庭作业就布置学生写关于今天游戏活动的300字左右的细节片段。学生们因为有了游戏的体验和观察经验,就会感觉有东西可写,有事可写。所以,学生自然不怕写作了,慢慢地,写作兴趣就提高了。
三、引领学生观察农村生活,描绘生活
乡村是个充满素材的地方,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因生动描写了家乡生活浓郁、独特的乡土气息而备受读者喜爱。教师要把学生视野引向广袤无垠的乡野,让乡土文化气息充实写作。学生只要会观察,就会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比如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比如一些地方特色的酿酒文化、舞灯笼习俗等。中秋节就有很多名堂:摆香火、放月饼祭祀月亮,以及祭月仪式等,这些都是可供写作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假日引导学生观察。引导的前提可以是读一篇关于这类的文章,让学生知道,原来身边的这种原汁原味的生活都可以写。然后布置写作,让学生带着观察任务去参加这些活动。很多学生在经过观察后,就有了写作素材,渐渐地,自然就会对写作形成兴趣。
在农村,可观察、写作的素材很多,比如插秧、种花生、摘扁豆、摘草莓、种瓜、嫁接树木、拔草等等,各类农活也是可以写作的素材。当教师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布置学生进行观察的时候,学生就会努力将它当任务来完成,否则他们宁可打游戏也不愿意出去观察。所以,兴趣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先让他观察,然后写作,一步一步引导。对写得好的同学要进行表扬。兴趣的产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教师必须耐心培养和等待。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农村学生的作文就会拥有特殊的乡土气息,这是城里学生所不具备的特色。比如有学生在观察了奶奶种的草莓后,就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庭院里,有一块小地方,翠绿的枝叶里,好多好多红宝石般的脑袋悄悄探了出来。仰着脑袋,四处张望。那可是我最爱的草莓。那诱人的红呀,快滴出油来了!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跑到地里,别着小手在背后,仔细挑拣着,像领导巡视新兵似的,好不威风。一看到又大又红的草莓,二话不说,伸手就摘,抠下绿叶,送进嘴里,一吞一咽,酸酸的、甜甜的,还略有点苦涩。”——《生活如画》。这段关于摘草莓的细节描写,就是学生在进行了仔细观察和体会后写成的。
四、开展片段小练习,让素材积累成为习惯
素材的积累并不是仅仅靠日记完成的。很多教师都知道,现在的学生被作业包围着,让他写日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素材积累不能仅仅依靠天天写日记。可采用分点布置写作的方法,可一周布置一篇,限定选材范围,比如:写老师的外貌、动作;写农村爷爷、奶奶的农活;写田野的变化;写琴棋书画类活动课;写与食品有关的事物,比如包饺子、做汤圆、擀面、做柳叶儿饼等。除此,还有很多选材可以写,比如与礼仪相关的事、旅游的经历、春天的变化等。教师在制订一个明确的方向后,提前一周布置下去,学生再利用一周的时间积累素材,最后成文。当教师规定了一些观察方向后,学生这周就只观察这些,一周后的作文自然就有内容可写。也许有人会说,这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我也曾经这样担心过,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学生们会根据观察进行交流,反而会使得写作素材更加生动。不一样的同学观察的同一事物,写出来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规定、不布置,只说一句观察,学生无目的和方向,就会无从下手。一周写一个片段的任务,会让学生每周留心观察一个主题,渐渐地,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对素材的积累越来越多,写作水平也会渐渐提高。
五、结束语
我常常对学生讲这样一句话:“看世界,留心故事;思人生,感悟真情。”农村生活,本就是一笔丰富的资源,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就能写出好文章。社会是一本百科全书,读懂它需要不断地观察、感悟,不断地发现、积累。而写作的兴趣源泉其实就是读懂生活、读懂社会,然后有自己的思想,产生表达愿望,再动手写出来。经过这样的不断锻炼,学生的作文就会写得越来越好,并成为继续写作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李英.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五种方法[J].黑龙江教育,2015(09).
[2]黄全明.小学语文教育科研[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汪义舟.浅论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挖掘[J].江西教育.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