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凝血功能及硬化斑块的影响
2016-05-09吴红霞
吴红霞 王 珂
广东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门 529030
小剂量尿激酶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凝血功能及硬化斑块的影响
吴红霞 王 珂
广东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门 529030
目的 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后凝血功能与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02—2015-02我院治疗的64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随机平行对照法为参照,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依次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与血糖、降脂、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脑循环等),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比凝血功能[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DD(D二聚体)、Fbg(纤维蛋白原)]与硬化斑块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90.63% vs 71.88%,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27.39±23.66 vs 30.79±21.37)、DD(0.72±0.43 vs 1.38±0.60)、Fbg(2.02±0.31 vs 3.15±0.45)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APTT、PT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有效调节其凝血功能,稳定硬化斑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剂量;尿激酶;凝血功能;硬化斑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于一种神经功能障碍,多因局灶性脑缺血所致,具有可逆性、突发短暂性,多维持1 h以内,于24 h内临床体征及症状完全恢复,但反复发作性。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旦该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及时,易出现脑梗死现象,继续发作性高,仅少数患者可自然缓解;而每年伴多次发作者约7.0%易进展为完全性脑梗死,较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而言,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脑梗死患病率为其10倍左右[1]。由此可见,强化早期诊断与治疗对规避脑梗死、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院2012-02—2015-02收治的64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2—2015-02我院64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随机平行对照法为参照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58.46±7.38)岁。实验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57.38±6.85)岁。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短暂性脑缺血诊断标准;(2)未发现急性脑出血、脑梗死者,近期未发现外伤史或手术史;(3)参加本次研究前3个月未行溶栓或抗凝治疗;(4)临床资料齐全,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伴肝肾功能损伤、恶性肿瘤、贫血、急性心血管病者;(2)近期伴泌尿、消化系统出血倾向者;(3)伴尿激酶过敏者;(4)近期伴颅内感染、脑出血者;(5)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凝集、活血化瘀、脑保护剂、控制血压与血糖、降脂等。实验组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静滴30万U尿激酶注射液+生理盐水100 mL,维持30~60 min,1次/d。2组均维持治疗14 d。
1.4.2 检测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检测。取平卧位,肩部垫高,后仰颈部,头朝一侧偏,应用TH-5000型全数字化彩超仪(北京天惠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扫查胸锁乳突肌前缘、锁骨上角、颌下角、枕后角,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部位,观察斑块数目、面积,记录平均值。斑块面积即为斑块三条径线测量时两条最长径线乘积。凝血功能检测:应用XN06-Ⅱ血凝仪(武汉艾尔夫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与相配套试剂盒和室内质控品(源自Stago公司)进行凝血功能检查。于07:00空腹留取1.8 mL肘部静脉血,置入一次性专用真空负压采血管后混匀抗凝剂与血液,送检。待血液标本离心分离后除去血小板,于室内质控下保证2 h内完成检测工作,检测方法依据XN06-Ⅱ血凝仪标准操作规程。APTT、PT、DD、Fbg正常值依次为30~46 s、11~14 s、0~1 μg/mL、2~4 g/L。
1.5 观察指标 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对比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主要观测指标包括APTT、PT、DD、Fbg。
1.6 疗效评估标准 以《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为疗效评估依据,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1)痊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2)好转:随访3个月临床症状复发次数≤2次;(3)无效:随访3个月临床症状复发次数>2次,或进展至脑梗死。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病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n(%)]
2.2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对比 2组治疗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对比
组别n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3231.48±20.9227.39±23.66对照组3231.95±20.1130.79±21.37t值0.0123.587P值>0.05<0.05
2.3 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对比 2组治疗前APTT、PT、DD、Fb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PTT、PT亦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DD、Fbg水平明显下降(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比±s)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见于老年人,危险因素众多,主要包括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酗酒、体质量过高、吸烟、遗传或种族因素等。基于动脉硬化病变前期下,易诱发血管痉挛、微血栓,或显现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末梢低灌注。虽然临床体征、症状可自行恢复,但考虑到脑缺血呈反复发作状,易引起脑组织病理性损伤,最终构成脑梗死,故须强化早期治疗[4]。目前,针对该病治疗而言,尚无特效药,主要立足于危险因素控制角度,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症状、诱导卒中率下降为目的。
尿激酶作为一种蛋白水解酶,自肾组织细胞培养液或人尿中提取,具有无抗原性,亦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液相溶栓药物及纤溶酶原激活剂,可引起纤溶酶原中缬氨酰链(561位)与精氨酰链(560位)断裂,诱导纤溶酶原(无活性)释放大量双链纤溶酶(有活性),促使纤溶酶侵入血栓,对凝血因子V、纤维蛋白凝块、纤维蛋白原进行降解,实现溶栓目的;而一旦加固血栓-栓塞物,可诱导溶酶原与血小板、纤维蛋白联接,进而原位释放大量纤溶酶,实现血栓破坏目的[5-6]。此外,尿激酶可促使血管ADP酶活性得到有效提高,阻滞ADP所致血小板聚集[7]。另外,停用尿激酶数小时后,可促使纤溶酶活性恢至正常状态,诱导纤溶过程持续,尽可能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与纤维原水平,增加降解产物,并维持至12~24 h[8]。可见,尿激酶在实现溶栓目的的同时可诱导全血黏度下降,阻滞血小板聚集,对多种血浆蛋白进行降解,进而维持凝血-纤溶系统平衡,规避血栓形成。
立足于短暂性脑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发现对颈部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控制已成为治疗的关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属于多因素作用结果,目前尚在研究中。诸多学者认为,基于多因素作用下易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为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始动因子,内皮细胞损伤下易形成粗糙型血管内膜,导致多种类血栓素与前列腺素形成,引起血小板黏附,构成附壁血栓;在此前提下,导致脂质颗粒与纤维蛋白原大量附着,基于病理生理改变下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9]。立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角度,基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再加上斑块自身破裂,易引起远端血流动力学改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程,构成恶性循环。而尿激酶属于一种有效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促使纤溶酶得到释放,并侵入血栓,发挥对纤维蛋白凝块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导致新生血栓得到溶解,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接受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提示尿激酶可抑制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
Fbg属于一项凝血因子,可诱导白细胞于血管壁处黏附、聚集,结合血小板,诱导其活化,实现交联目的;同时,可作用于平滑肌细胞,刺激其增生、迁移,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形成。研究[10]发现,在血栓形成过程中,Fbg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属于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国内外研究[11]指出,卒中风险与血浆Fbg呈正相关,提示Fbg已成为卒中的诱导因素,在卒中风险预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诱导Fbg下降,已成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关键原则。尿激酶属于纤溶酶原激活剂,降纤效果明显,可阻滞血栓形成,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诱导血液黏度下降,调节患者微循环。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接受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Fb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提示Fbg属于血液高凝状态反映指标。而DD属于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分解产物,亦为血液纤溶状态反映指标。于短暂性脑缺血急性期,血液呈高凝状,DD与继发性纤溶活性呈正相关;于尿激酶使用初期,DD与纤溶活性亦呈正相关,但14 d后基于血液凝血-纤溶平衡影响下易引起DD下降。
[1] 邓华斌,曹观新.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38例疗效观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2):62-63.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5-379.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79-182.
[4] 杨春水,李建英,李雯飞,等.小剂量尿激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1,17(6):720-722.
[5] 海涛.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23(15):1 260-1 263.
[6] 李军民.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1):46-47.
[7] 孙四平.小剂量尿激酶治疗TIA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1,51(10):109-110.
[8] 金庆,李润辉,韩冬,等.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频发TIA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54-55.
[9] 张亚莉.对比分析纤溶酶与小剂量尿激酶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89-90.
[10] 吴杰贤,姚晓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76-77.
[11] 黄妍,吴郁珍,胡雨云,等.小剂量尿激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 368-1 369.
(收稿 2015-03-14)
R743.31
A
1673-5110(2016)07-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