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2016-05-09汪洋
汪 洋
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桂林 541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汪 洋
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桂林 541000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评估疾病发生、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的方法,选取2010-01—2014-04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0例,根据出血量的大小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必要的病史采集,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出血量较大的实验组63例(42.0%)。出血量较大与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史、负性生活事件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脑血管事件再发与否、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有关(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大小与多因素相关,在诊断和治疗中要综合考虑病人情况。
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量;Fisher分级;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因脑底、脑表面、硬膜下及硬膜外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抽搐、昏迷等[1]。病因较为复杂,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颅内动脉瘤、肿瘤、血管畸形等,全身因素,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负性生活事件、吸烟史、饮酒史等也可能加重疾病的发生[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分析出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连续收集2010-09—2014-04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0例,年龄54~83岁,平均(66.71±8.94)岁;男79例,女71例。根据出血量分为实验组63例,对照组87例。诊断标准[3]:(1)典型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神经精神症状;(2)CT检查达Fisher分级2级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分级:1级,未见蛛网膜下腔血液;2级,脑岛池部、纵裂及周边存在厚度<1 mm薄层血液分布广泛;3级,蛛网膜下腔可见血凝块,各垂直平面可有厚度>1 mm血块;4级,脑室内部有血凝块,伴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腰穿有血性脑脊液或颅内压明显升高;(4)眼底出血表现。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人一般情况及病史采集详细,可进行相关分析者。排除标准:(1)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并不明确,其他脑部疾病待排除者;(2)外伤史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难以准确采集病史。
1.2 评价标准 实验组标准:出血量较大,CT检查Fisher分级3级以上,出血量估计>20 mL。对照组排除实验组标准以外的其他患者。
1.3 相关影响因素筛选 对2组或家属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相关因素情况。问卷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和脑血管健康状况。一般信息有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受教育程度、负性生活事件,脑血管健康状况包括脑出血疾病既往史、脑部动脉瘤、肿瘤及血管畸形等。调查方法采用问答问卷调查方法。病人状况较差时可由家属填写问卷,调查前,所有受试者要进行统一的专业知识培训,在脑血管健康状况的调查中,结合问卷调查、入院后的影像学检查及既往病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关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100.0%,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100.0%。150例患者中,出血量较大分为实验组63例,其余为对照组。2组中脑出血既往史73例,其中实验组44例,对照组29例;确诊脑动脉瘤31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6例;动静脉血管畸形11例,实验组9例,对照组2例;颅内肿瘤4例,实验组2例,对照组 2例。
2.2 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
2.2.1 出血量与一般情况因素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 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量较大与性别、饮酒史、受教育程度、负性生活事件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 有关(P<0.05)。见表1。
表1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与一般情况的
2.2.2 出血量与脑血管情况因素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相关因素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量较大与颅内肿瘤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脑出血既往史、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有关(P<0.05)。见表2。
表2 出血量与脑血管情况的Pearson单因素分析
2.3 出血量的相关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脑出血既往史、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3。
表3 出血量的相关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脑表面、底部、硬膜外、硬膜下的血管破留后,血液聚集在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4]。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临床表现以剧烈撕裂样头痛、呕吐频繁、脑膜刺激征及严重神经精神症状为主[5]。文献[6]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较为复杂,其发生与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血管炎、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部分实验还证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明显提高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7]。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及潜在危险因素与出血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目前尚无定论[8]。
本研究表明,患者出血量较大与性别、饮酒史、受教育程度、负性生活事件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事件再发与否、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肿瘤、血管畸形有关(P<0.05)。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中患者出血量较大与性别、饮酒史、受教育程度、负性生活事件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有关(P<0.05)。饮酒时和负性生活事件是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与出血量大小关系并不密切,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都会引起脑部血管粥样硬化,血管弹性降低,血压短时间升高后,不仅易导致血管破裂,且其自行收缩止血的能力大大下降,表现为出血量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与脑血管情况因素分析,出血量较大与颅内肿瘤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脑出血既往史、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有关(P<0.05),肿瘤引起的出血与其破坏血管程度有关[9]。如果肿瘤生长较慢或并不侵犯肿瘤,不会引起出血量的增加。脑出血疾病既往史、动脉瘤的存在及先天性动静脉血管畸形会对血管本身造成严重影响,血管在急性事件的诱发下极易破裂出血,止血不及时可表现为出血量较大[9]。本组150例中,87例存在既往脑出血史,28例动脉瘤,13例动静脉畸形,4例颅内肿瘤,脑出血既往史占绝大多数,且与出血量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更应受到医务人员重视。
综上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大小是多种不同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个危险因素对疾病的演变均有作用。单因素预测疾病不能整体把握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综合考虑才更有意义。本研究表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事件再发与否 、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肿瘤、血管畸形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量相关,各个因素综合考虑才能为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Rutsch S, Niesen WD, Meckel S, et al.Roller coaster-associate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report of 2 cases [J].J Neurol Sci, 2012,315(1/2):164-166.
[2] Moscovici S, Fraifeld S, Ramirez-de-Noriega F, et al.Clinical relevance of negative initial angiogram in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eurol Res, 2013,35(2):117-122.
[3] 牛莉,张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6):52-53.
[4] Andaluz N, Zuccarello M.Yield of further diagnostic work-up of cryptogen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based on bleeding patterns on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s [J].Neurosurgery, 2008,62(5):1 040-1 046.
[5] Beitzke M, Gattringer T, Enzinger C, et al.Clinical presentation, etiology, and long-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nontraumatic convex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Stroke, 2011,42(11):3 055-3 060.
[6] Maslehaty H, Petridis AK, Barth H, 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erimesencephalic and nonperimesencephal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of unknown origin[J].J Neurosurg, 2011,114(4):1 003-1 007.
[7] 彭涛,李定君,徐宏,等.创伤性脑损伤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TCD临床对比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24):3 644-3 646.
[8] Dai M, Wang LA, Xu CH, et al.Real-time imaging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piglets with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J].Physiol Meas, 2010,31(9):1 229-1 239.
[9] Saliou G, Baledent O, Lehmann P, et al.Acute CSF changes in the mesencephalon aqueduct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 measured by PC-MRI[J].J Neuroradiol,2009,36(1):41-47.
(收稿 2015-02-12)
R743.35
A
1673-5110(2016)07-0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