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典故集萃等
2016-05-09
唐宋诗词典故集萃
古代名家身上总有很多相关的典故或逸闻趣事,不论是事因人存,抑或人因事显,都成就了后世的许多佳话趣闻。
斗酒学士
初唐诗人王绩,隋大业间举孝廉。唐朝建国后,王绩应高祖征召,待诏于门下省。旧例,待诏每日由官府供酒三升。王绩性嗜酒,语其弟王静曰:“待诏虽俸薄,但三升好酒可恋。”侍中陈叔达得悉后,破例将王绩的酒增为每日一斗。王绩遂得“斗酒学士”之称。
人面桃花
唐代的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柯,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人。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讨,唯见门院如故,户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后来不复再见的怅惘心情。
旗亭画壁
据传说,唐代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在一个下雪天同到旗亭(酒楼)饮酒,见有梨园伶官多人偕同一些歌女也在那里饮宴。三人相约,听歌女所唱歌词中谁的诗最多,每歌一曲,画壁为记。起初,有两位歌女分别唱了两首王昌龄的绝句,有一位歌女唱了一首高适的绝句。王之涣遥指一位梳着双髻的最美的歌女说:“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终身再也不与你们比高低了。”等这位歌女一开腔,果然唱的是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故事成为唐代诗坛佳话,为后人经常援引。
春风得意
唐代诗人孟郊,少年时隐居深山,两试进士不第。曾作《下第》诗一首,诗中有“充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之句。又作《再下第》一首,诗云:“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表达科场失意和仕途困顿的痛苦心情。直至四十六岁他才应试得中,欣喜之情,不能自己,遂作一首《登科后》。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奈,今朝放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以“春风得意”喻进士及第,仕途顺利。
驴背推敲
中唐诗人贾岛,未及第时曾为僧,作诗以苦吟著称。某次他吟成二句道:“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旋觉“推”字不妥,欲改作“敲”,于是骑驴在长安街上苦思冥索,并以手做推、敲之状以模拟意象中之情景,竟不觉闯入京兆韩愈的车骑之间。随从将贾岛带至韩愈前,韩愈询问其故。当得知贾岛因斟酌诗句而忘情时,韩愈并不责怪,斟酌良久,以为用“敲”字为好。遂与贾岛同行而归,结为诗友。而“推敲”一词便成了反复斟酌的同义词。
锦囊贮诗
中唐诗人李贺,其人纤瘦,但作诗异常刻苦,常清晨骑弱马,一小奴背破锦囊相随,边行边吟,每得佳句,即写下投于囊中。日暮归家后,取出诗句,构成全篇。除有重大事故外,日日如此。其母使婢女检查锦囊,见所书诗句甚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后人称好诗为“锦囊佳句”者本此。
奉旨填词
宋代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擅作慢词长调,每为教坊乐伎所传唱,当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谣。他常与歌伎来往,流连于灯红酒绿之间,征歌逐舞。因功名未遂,曾作《鹤冲天》一首解嘲,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后中进士,宋仁宗言:“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柳永从此益放浪形骸,逢人即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以“奉旨填词”比喻自我嘲讽,将错就错。
梅妻鹤子
北宋诗人林逋,为诗风格淡远,其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他不趋荣利,终身未仕。初放浪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死后赐谥和靖先生。终身未婚娶,素日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后遂以“梅妻鹤子”为隐者清心寡欲的象征。
有趣的数字诗
数字诗是我国诗词海洋中的一朵神奇浪花。在数字诗中,一般每句诗都含有数字,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可同可异,可实可虚。这些数字与其他文字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能传神,表情,达意,使诗歌更加形象鲜明,富有情韵。以数字人诗,若运用得体,别有情趣。
最著名的数字诗当推宋代理学家邵康节的那首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二十个字,便依次嵌入了从“一”到“十”这10个数字,占了全诗篇幅的一半,由于巧用数字,使全诗轻俏活泼,洒脱伶俐,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写意画。
唐代诗人王建的《古谣》又别开生面:“一东一西垅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其中“一”字4次间隔使用,形式灵巧而特殊,富有音乐的节奏感,把乡村雨后景象写得清新秀美,活灵活现。
元曲一首小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苦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个相识,他一会,咱一地,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诗中22个“一”字不断重复,反映了人生虚幻的凄苦。其写法奇特,而以俚语取胜。
明代诗人伦文叙为《百鸟归巢图》题诗,写的也是一首数字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这首诗有个特点,就是隐藏着一个数学算式,即:1+1=2(第一句),3×4=12,5×6=30,7×8=56(第二句),然后将这几个数字加起来,2+12+30+56=100,正好符合“百鸟”诗意,可谓寓巧于拙,大拙大巧。
郑板桥写了一首《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终不见。”诗的前三句都是数量词,由小数变大数,描绘了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猛的场景,形象地描述了雪花飘落与芦花融为一体的情景,化平淡为神奇,读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
与这首诗相反,《西游记》第三十六回有一首七律,则是把自然数按从十到一的倒逆次序嵌入诗中:“十里长城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官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桥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这首诗运用数字描写夜景,意境开阔,读来也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