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韡 给艺术界一点“颜色”
2016-05-09
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刘韡的大型个展“刘韡:颜色”于2月7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开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高士明评价刘韡的这次展览是“任性”和“写意”的。
在此次展览中,刘韡沿用以往的媒介和材料,创作了一系列全新作品。材料和形式的指涉繁多,城市规划、商品文化、时尚、建筑、数码技术、生物学等均有涉及。艺术家将空间转换为一个沉浸式的环境,作品既是展出主体,又起到了构筑物理空间的作用。正如UCCA馆长田霏宇所言:“一种独特的意识贯穿了刘韡的整体创作,即物和材料的交叠是如何产生意义、物在空间中的位置是如何建构观众的体验的。”
在香港M+博物馆高级策展人皮力的理解中,刘韡以一种视觉的方式,谈一些观念层面上的事情,这涉及到我们观看的制度——一件艺术作品如何被阐释,如何被接受,如何被销售,如何被生产,如何被展览,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展览虽然不是回顾性的,却也延续了从1998年到现在的探索。
这样的探索与刘韡的人生经历有莫大的关系。刘韡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的创作起源于中国城市化突飞猛进的时期,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前期趋于成熟,而21世纪城市中国独有的人文景观的变迁和起伏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后感性”小组中的其他成员(邱志杰、杨福东、徐震等)一道,他保持着对于空间关系的高度敏感,这种敏感源于彼时当代艺术展示空间的稀缺。
刘韡逐渐发展出了操控空间意识的能力,并竭力放大作品令人迷失又引人着迷的视觉效果。此次展览试图通过复杂的布展方式——错综的路径、庞大的装置,以及教堂般的空间结构延续着这一思路,同时,展览中各种媒介的作品也标识着刘韡在艺术实践中的全新走向——将直接的视觉指涉和繁复的建筑元素剔除,并以此为基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纯度。
虽然本次展览名为“颜色”,但展厅中并没有习以为常的关于“颜色”的缤纷阐释,取而代之的是占据了展厅大部分空间的单色调作品。甚至连展览的海报都只有黑白两色。刘韡说这表达的是一种“平等”的观念,在他看来,黑白也是颜色,与其他颜色没有多大的区别。
对于“颜色”的理解也延伸到了刘韡对于艺术的态度。发布会上,刘韡说到自己对艺术的态度:“我认为艺术不是知识,也不是用来给别人讲知识的。我希望把其中所有的知识去掉,还原成最基本的一个状态。” (采访/撰文:王晓睿 摄影:唐萱 图片提供:伦斯当代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