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诅咒”视角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2016-05-08王中煜张宇
王中煜 张宇
[摘 要]“资源诅咒”指的是拥有大量自然资源的地区,不再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反而被一些资源贫乏国家所超越的现象。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分析,从“资源诅咒“的角度来研究黑龙江省的经济衰落问题,并对如何利用好黑龙江省丰富的物产资源,如何发展黑龙江经济,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资源诅咒;自然资源;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8.087
[中图分类号]F299.2;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8-0-02
0 引 言
“资源诅咒”指的是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在经历一段时间内的高速增长后,出现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现象。在过去的20年里,国内外学者在国家层面上、区域层面上,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资源诅咒”的命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悖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全面的调查。
目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高失业率、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因此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资源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不仅能够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资源诅咒”研究现状及背景
“资源”假说提出和发展时,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是积极的,早期经济学家认为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是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基础。然而自1960年以来,大量物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济逐渐衰退,与此同时许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取得了的显著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最初的想法逐渐被逆转。
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命题:非洲资源丰富,有许多盛产石油的国家,拉丁美洲部分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他们的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而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例如:瑞士、日本、韩国及加拿大,却获得了快速、高效的经济增长。这时诞生了“资源诅咒”的假说。
许康宁、王建以及其他学者以省级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资源诅咒” 表现在我国省级区域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典型省份就是自然资源禀赋相对丰富的山西、黑龙江等,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与资源严重负相关。与此相反,东部地区的资源有限,比如:浙江、广东等,经济发展水平则非常高。
“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侧重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以为了重振东北经济,在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研究“资源诅咒”效应是必要的。
2002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主要研究课题是中国的经济结构。研究显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将在2018年完成,其中统计的30个资源型城市,有13个在东北。这些城市在全省甚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些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曾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而如今面临艰巨的挑战。其中部分地区,由于过度开采、无保护开采,导致可采储量急剧下降,部分资源甚至接近枯竭。这不仅是一个特定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所有资源型城市普遍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2 黑龙江省资源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资源逐渐枯竭,开采成本日益提高
大庆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56.183亿吨,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47.14%,是中国第一大油田,原油连续24年一直稳定在5 000万吨以上,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在世界排名第十五。2003年,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只有29%,只有7 237亿吨,总油田综合含水率超过89%以上,开采石油的成本也逐年增加。2003年,大庆石油在创造高产稳产27年的记录后,有一些迹象值得人们注意,其年产量第一次少于5 000万吨。根据预测,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将在2019年之前每年递减200万吨左右。
2.2 产业链短,主要产品是初级产品
资源型城市产业链一般较短,由于设备过时、技术更新慢,它的大部分产品以上游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当然这与原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支持有关,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这些资源型地区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资源,主要集中在采掘业上生产初级工业产品,而进一步深加工产品由其他企业进行。
整个行业和下游联系松散,工业集约化程度低。由于挖掘或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而其中大部分产品按国家计划进行安排,这些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能力很差、发展缓慢,没有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也不合理。
这些过度依赖资源的城市和地区,最大的地方收入均源于资源产业的贡献,产业结构极为不合理。因此,这些城市和地区必须认识到自身产业结构的状况:①过度依赖资源;②主要经济增长点单一;③难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城市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产业结构改革是其必然的选择。
2.3 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资源
煤炭資源城市往往是因为煤炭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而迅速崛起。煤炭资源城市在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体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大多追求煤矿的数量的扩张,忽视对煤炭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化发展道路的建设,导致主导产业单一。这并不利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由于没有开发能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产业,煤炭资源城市难以全面发展。
煤炭资源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不能否认的是,煤炭资源枯竭和不可逆转的特性,决定了矿产丰富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当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资源问题。调整煤炭工业便是调整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找到可替代的资源,其中还要考虑到环境污染的因素,所替代的资源应当具有较小的污染,减少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性。
2.4 企业管理效率低,负担较重
黑龙江省内的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政府和企业大多接近政务系统。小型企业生产能力较低、资本较少,却负担着极其高昂的税费。
煤炭资源肩负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本应由国家进行统一成本管理。但在东北地区,企业往往承担了这一成本。伊春煤炭公司是一个最典型的企业,下辖管理分支机构较多,每年整个公司的纳税总额高达几百万。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企业税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是企业仍然监肩负着庞大的外部支出,例如:每年春天城市税收需要支付教育和政府资助几百万元。大庆,虽然进行了改革,但企业仍需每年支付公共支出,例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共成本约300多万元。在其他资源型城市,这种现象也存在,社会负担使企业难以按照现代企业发展规律深化改革。
3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合理利用原来的优势和资源,发展替代产业
调整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煤炭作为传统的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度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体系。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是“链”,线性渐进型的产业集群结构,煤炭产业和相关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团。然而,煤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的开发和挖掘日益减少。此外,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看似很丰富,实际上是有限的,和这个城市不断发展的需求不符。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选择和发展替代产业。在选择替代产业时,不但要考虑未来的市场前景,还应考虑依靠原始资源优势形成的行业(包括原来的支柱产业除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但有些地区,在选择资源替代产业时,迫于政绩或其他压力,会选择那些具有短期效益的产业,而对于那些新兴产业往往置若罔闻。这种是最激进的产业转型模式,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学习和较高的产业更新成本,同时也会牺牲原有行业的红利。显然,如果在原来的产业结构小幅调整,与原来的大行业相关的替代产业开发成本将会降低,开发周期短,社会整体效益也会提高。
3.2 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城市相较于其他城市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基础是煤炭工业的竞争力,煤炭资源城市经历了历史的潮流,并且铸就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辉煌,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决定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竞争力空间是不够的。因此,提升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主导产业——煤炭产业的转型,是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3.3 资源型城市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新经济时代
经济的发展,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可分为: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新经济时代。在当前的新经济时代,工业生产的贡献率下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资源型城市应注重发展第三产业,逐渐向新经济时代迈进。
4 结 语
在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早期,资源城市,特别是煤炭资源城市提供了大量的矿物原料,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资源型城市陷入发展的困境。煤炭开采企业逐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的行业,出现了失业率高、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煤炭枯竭,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稳定。煤炭资源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每一个资源型城市目前必须面对、必須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转型的必要性,并对此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李延江.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吴奇修,陈晓红.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重塑与提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