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国故事之“道”

2016-05-07杜尚泽

中国记者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导向总书记

杜尚泽

习总书记来的那天,人民日报社就像过大年。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都是欢欣鼓舞。我像往常一样,作为随行记者全程采访。总书记走进我们每天上班的编辑楼,身边的同事都很激动,我一如既往的“淡定”。因为深知自己的角色是记者,肩负着报道任务。同事拍的镜头里,我若有所思地观察,或者使劲地在小本上记啊记,将总书记在报社的视察细节,第一时间报道出去。

他殷切寄望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党、全国人民都从《人民日报》里寻找精神力量和‘定盘星”“坚定信念、不忘初衷,新闻舆论阵地既要坚守也要与时俱进”。这些话,不仅是生动的素材,也是激励我前行的力量。其中,习总书记多次提到一个词“讲故事”,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

这恰好是我的工作职责所在。结合自身工作,我谈一点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心得体会。文者,贯道之器也。故事是最好的载体,载道亦传道。中国故事里的“道”,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格局:大历史观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全景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文章开篇,总书记的一席话发人深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作为记录时代风云的媒体人,理应本着同样的历史感。点和面的辩证关系中,故事是点。就像河流中的一滴水,折射水质,却又难以囊括全貌。讲述中国故事一旦驾驭不好,或陷入繁碎,或失于偏颇。看一个行业、一种现象、一个人,当将其置于大历史观的坐标系中,胸怀一幅全景图。用历史的长镜头去端详,从世界维度的广镜头去俯瞰,更能深沉地理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跋涉与执着。大格局、大视野不仅增加故事的厚度,更有助于准确把握、深刻理解今天的前行脚步。

这其中就引申出来一个“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关系。有的中国故事,写尽都市的繁华熙攘;有的聚焦村庄的乡情冷暖;有的刻画风光旖旎,有的却紧盯污水横流。这些都是中国大地上的故事,但如果把每一个单独拿出来,如果只看到黑暗负面,由此推而广之,为之贴上当代中国的标签,就难免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多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很小,多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很大”。中国之大、之辽阔、之复杂,既是现代的、也是古老的。新闻传播学有一个“把关人”的概念,每一个编辑记者其实都是把关人。要根据事实来推导结论,而非根据主观结论和愿望来倒推事实;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而非仅仅止步于准确报道个别事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的视察从社史展台开始,意味深长。68年前,人民日报社从河北平山县里庄村出发,一路走来,和祖国同呼吸、和人民共命运。翻阅一页页发黄的老报纸,站在时间长河中回首过往,更能深刻感知:写给历史看的故事,需要跳出时代的局限、跳出自身的角色,以谦正平和的视角去落笔。方寸之间,时、度、效,都要权衡。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模式:“定力+”

中国故事里有千回百转的情节,也有大道无形的文化传承。

摇着蒲扇、坐在炕上,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背后,乡土乡情浓得化不开。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他认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要做的,就是价值观的建构、“道”的传承、文化的表达。把故事剥茧抽丝、删繁就简,骨子里是定力,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自信从容。

写法是要变,落地网络要创新文风,走出海外要入乡随俗推进本土化。但若信马由缰、雾里看花、忘了初衷,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无论怎么变,都要秉持“定力+”。定力是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总书记说,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理念,是“道”。“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蕴于其中”……总书记讲话中,这样蕴“道”的故事俯拾皆是。在美国西雅图演讲,他深情回忆起在陕北梁家河插队当农民的往事,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人民日报》刊发的《信仰的味道》一文。文中,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蘸着墨汁吃掉粽子。“墨汁为什么那样甜?”道理不言而明:“这种信仰的味道,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得到。”

进一步讲,定力加什么?加血肉经络,加鲜活生活,加在机制、体制、表达方式上的创新。老生常谈要不得,填鸭灌输要不得。写法可运用“留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读者自己从字里行间得出结论远比文章直接灌输好得多。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多跑一线

在人民日报社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在场的编辑记者,“要创造机会多到一线去”“新闻战线要接地气、深入调研,了解真实情况”。他曾经说过,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

文风要靠作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记者不仅考验脑力、笔力,首先检验的是脚力和眼力。有一位同事名叫张建波,他驻外3年,走访18个非洲国家,两次深入埃博拉疫区采访。不知身边谁是感染者,谁是下一个倒下的人,他管不了那么多,钻进一个又一个小村。非凡的脚力,背后是探索的勇气和职业的信念。

新闻界前辈穆青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写了一个细节。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重。“日子久了,他办公室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非凡的眼力不是一日之功,记者要练就—双敏锐眼睛,善于观察发现,慧眼识人、识物、识事。

“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深入田间地头找素材。”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一直这样倡导报社的编辑记者走出去、多跑一线。走世界、观风云、察民心。无数同事奔波在中国、世界的新闻现场。现场,俯下身、沉下心,有最鲜活的语言、最生动的素材、最动人的情感。

如果一味在笔力上雕琢修饰,忽视了脚力和眼力,就会本末倒置。反之,脚力和眼力扎实了,脑力和笔力往往水到渠成。记得有一次去四川营山县城南镇采访镇党委书记文建明。消息在村落不胫而走,竟来了上百位乡亲。有的老乡讲着讲着就落了泪。走的时候,乡亲们上百双手伸过来,“给党中央带个好”“感谢你们来看文书记”。不到现场,怎能收获这样动人的情节?

当记者十多年了,每次跑现场看到好故事,依然会按捺不住地激动。去年9月3日天安门城楼,一位名叫史保东的老兵,座位离我不远。阅兵式一开始,立正、行军礼,就像接受检阅般,他自始至终纹丝不动,汗水顺着脸颊滚落。这个打动我的故事,第一时间通过@人民日报微博分享出去。网友对这条微博反响非常热烈,仅点赞的数量就高达10万+。

四、讲好中国故事的舞台:大舆论场

前几天《人民日报》有篇文章的标题是《“对今天的中国,我们求知若渴”》。这其实是国际社会很多人的共同心声。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的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国际社会有强烈意愿,重新认识和读懂中国。

需求的力量无远弗届,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多元而广阔。不同传播的场合和载体,共同构筑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大舆论场”。有两个意识颇为重要:

一是“全产业链意识”。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冲击着传统的传播格局。从传播时间上看,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的界限已经模糊。从传播空间上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非“两个舆论场”,而是同一个阵地。

故事要贯通于“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采访,多收集故事;写作,一个好故事胜过万语千言;在不同媒体介质上借助好故事分发、推广理念和思想,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另一个是“全传播者意识”。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一定意义上,每个人都在讲述中国故事,每一次公共平台亮相都是国际传播。中国偏远山村的事、基层干部的话登上大洋彼岸的报纸,这样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要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当讲则讲,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有些人认为演讲要端着架子,认为小故事登不上大雅之堂,一讲话就字正腔圆成了“八股文”。其实,习总书记为我们做了表率,他自己就是一位讲故事的行家。细心的读者发现,在国外出访期间发表演讲,他常以两三则普通人的小故事收尾,含义隽永。

在坦桑尼亚,总书记的演讲,30分钟30次掌声。他讲到在非洲热播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现场掌声格外热烈。在2月19日下午座谈会上,总书记回顾这段经历时强调说,要善于表达,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我在现场,一次又一次强烈感受到小故事蕴含的大力量。讲者动情,听者动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作者是《人民日报》国际部主编)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社导向总书记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从人民搜索离职自主创业
总书记的告诚
镜头
永远的遗憾——深切怀念不曾谋面的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