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2016-05-07陈海英
陈海英
[摘 要]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在语文教学中,要避免走进“图文分离”的误区,辩证地处理教材中图与文的关系,借助课文插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引发他们的想象,从而真正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关键词] 课文插图 运用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25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十分受学生喜爱。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出现文字与插图运用“分离”的现象,割裂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图与文是组成课文内容的两大元素,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课文插图的价值功能,要避免走进“图文分离”的误区,辩证地处理图与文的关系,真正发挥插图对文本阅读的辅助作用。
一、插图运用“图文分离”现象剖析
现在,很多教师由于没有认清插图与课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在教学中没有正确地运用插图促进学生的学习,没有发挥插图在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这种“图文分离”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文弃图,视而不见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读与感悟,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到课文中的文字,而对课文中的插图“视而不见”。这样,就造成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浪费,这是十分可惜的。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出示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师:同学们,桂林的水具有“静、清、绿”的特点,桂林的山具有“奇、秀、险”的特点,桂林山水的美让人神往。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了桂林的山紧紧拥抱着桂林的水。
生2:我仿佛看到了水中倒映着桂林的山。
师:是呀,桂林的山美、水美, 山和水之间是互相衬托着的,山水结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如果把山水联系起来观赏,景色就更美了。
以上案例中,在学生对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以后,教师想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字,读出文字所蕴涵的画面,使静态的文字鲜活起来。这是值得肯定的。其实,这篇课文的插图就是桂林的“山水相依”图,是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想象的有效载体。但是,教师却视课文插图而不见,使它的功能被弱化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图文结合中对文本内容展开品读想象,从而走进文本。
(二)重图轻文,本末倒置
在语文教材中,课文插图是为课文内容服务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插图在品读中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却出现了重图轻文、本末倒置的现象,这样就把阅读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学生的语文实践也偏离了文本对话。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笋芽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这一篇课文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出示课文插图)看,在美丽的春天里笋芽儿在干什么?
生:笋芽儿很高兴,它们在唱着春天的歌呢。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还有吗?
生:笋芽儿正在往地上钻。
师:是呀。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能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笋芽儿往地上钻的状态吗?
生1:笋芽儿高兴地往地上钻。
生2:笋芽儿努力地往地上钻。
师:谁能把笋芽儿高兴地、努力地上钻的动作演给大家看。(学生轮流表演)
以上案例中,从表面上看教师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感知,这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的;课文插图也确实能够起到化抽象为形象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但是,作为一堂阅读课,教师把图与文的关系颠倒了,出现了重图轻文、本末倒置的错误。这样,就造成了看图说话代替了对课文的阅读,学生的文本对话就被架空了。
二、课文插图的有效运用策略
图与文是组成课文内容的两大元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课文插图的功能,善于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第二语言”的作用,要在图文结合的过程中发挥插图在生本对话中的引领作用。
(一)借助课文插图,强化文本感知
文本感知是文本对话的基础。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感知不深刻,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
1.借助课文插图,拉近文本感知距离。
在人教版教材中,由于一些课文离小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因此学生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感知,有时候还会给他们与文本的对话造成障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文插图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感知距离,有效地为生本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这一篇课文对西沙群岛的美景进行了描写。但是,小学生一般都没有去过西沙群岛,因此对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并不能够进行有效感知。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是西沙群岛的全景图,第二幅是西沙群岛的海景图。在教学时,如果能先给学生呈现西沙群岛的这两幅图,再加上一些简单的文字介绍,就能让学生很快地沉浸在西沙群岛的美景中,对课文的描写进行有效感知,有效地拉近他们与文本之间的阅读距离。
2.借助课文插图,激发文本感知欲望。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进行课文初读阶段,他们对课文中的静态文字是缺乏兴趣的。但是,课文中的插图具有色彩鲜明、鲜活灵动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文插图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乌鸦喝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这一篇课文时,在初读阶段给学生呈现了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这一幅插图画的是瓶里的水太低,乌鸦喝不着水。学生观察完这一幅插图后,笔者提问:“瓶里的水太低,乌鸦喝不着。那最后乌鸦有没有喝到瓶子里的水呢?它是通过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呢?”这样,在插图与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文本感知兴趣,这为他们高效的文本阅读打下基础。
(二)借助课文插图,促进文本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有一些文本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真正地理解到位。课文插图具有化抽象为形象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发挥插图的辅助优势,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1.借助课文插图,理解文本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理解文本的语言。一些文本的语言离小学生的语言实际较远。因此,学生仅凭想象是很难理解到位的。对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文本语言,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文插图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理解。
例如,《观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对钱塘潮来临时的壮观场面进行这样描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在这个句子中,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浪比喻成千万匹白色战马。学生一般没有去观潮过,也没有见过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场面,因此对这一个句子难以理解。课文的第二幅插图描绘的刚好就是钱塘潮来临时的壮观场面,与课文中的这一句话刚好是对应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这一幅插图,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钱塘潮来的壮观场面;然后再出示课文中的这个句子。这样,学生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就会深刻得多。
2.借助课文插图,走入文本意境。
在人教版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具有深远的意境。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意境是对话的重要目标之一。凭借单一的文字,学生是很难走入文本意境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意境。
例如,杜牧的《山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诗。教学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出示这一首诗的课文插图。学生很容易在课文插图中看到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然后,我再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引领:“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假如有就做一下标记。”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图文结合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意象,并从意象中感受到古诗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三)借助课文插图,引发文本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想象能力是学生深入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中的课文一般会留有一定的空白,并且编者会在空白处配上插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插图为基点,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将自己的想象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例如,《穷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结尾处只是简单地写道:“桑娜拉开了帐子。”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的事情作者并没有写,留下了空白。在这一空白处,课文还配了一幅插图。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一幅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观察图中渔夫和桑娜的动作与表情,你们觉得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渔夫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桑娜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根据插图和阅读感受进行想象、编写故事。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对文本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续写练笔,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插图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插图对优化生本对话的作用,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 参 考 文 献 ]
[1] 孙雪梅.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功能及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
[2] 李剑飞. 小学语文教师对插图的认识及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9).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