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言语形式,实现读写结合
2016-05-07潘震蓉
潘震蓉
面对文本,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立场出发,从他们的视角思考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执行教与学的设计、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应对文本的言语形式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解读,重新思考:这篇文章在言语形式方面可以教给学生什么,适合学生读写训练的点在哪里,倾听文本的声音,发现言语的奥秘。
一、独具慧眼,挖掘教学点
1.内涵丰富的字词
没有一定言语材料的积累,言语技能训练就是无源之水。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
如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时,对“高雅”一词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面欣赏、反复朗读加强语词的情境体验,读出语言的美感和丹顶鹤的高雅,让学生在审美的基础上,深入揣摩“高雅”一词,在字里行间感受语言的精妙和传神,训练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形容词,发现词语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丹顶鹤的高雅,还能了解到课文是如何通过这种表达形式来表现美的,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2.优美、典型的句式
现代的迁移理论启示我们:读与写的可能性在于,读文与写文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因此,在阅读课上,我们要重点关注优美的、典型的句式。
低年级的读写结合,“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说”,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也在课堂上进行了些尝试。如,在教学《鲜花和星星》一课,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句式进行写话训练时,我先让孩子们欣赏了一段其他班的小朋友仿写的诗。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孩子们理解,诗中相比的两样东西并不是随意比较的,要有相似的地方,都很“多”很“美”;其二是想告诉他们,不要以为诗很难写,只要多动脑,谁都能成为小诗人。接着我出示了“我最喜欢________,这里______,那里______,真比________还多。”在学生构思前,我提醒他们可以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有哪些东西是又多又美的。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有了方向,想到了春笋和娃娃、梅花和彩云、羊儿和白云等。一个学生说:“我最喜欢山上的梅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彩云还多。”虽说句式是正确了,但语言还不够优美,于是我又追问了两个问题:梅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山上的梅花多不多呀?在点拨后,一首优美的小诗诞生了:“我最喜欢早春满山的梅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蓝天上的彩云还多!”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这样一来,学生的言语技能在训练中得以提高,读写结合也有了一定的质量。
3.特点鲜明的人物对话
如在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一课中,老虎和狐狸的对话描写非常有特点:有些提示语在前,有些提示语在后,还有些没有提示语,相应的标点符号也不一样,并且提示语中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
发现。
二、比较对照,体会最佳表达
低年级孩子的写话处于起步阶段,用正确的语言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句子进行比较训练,能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形象、具体、生动,他们就会重视推敲语句,为今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常见的比较有以下几种:
1.加一加、减一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比较,学生能很快找出两个句子的异同,并比较不同点在哪里,思考哪一句好,为什么好。如课文《月亮湾》的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比较这样两句话:
(1)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2)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原文)
学生比较后发现: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个“清清的”,第2句更好,因为说得具体。“清清的”写出了河水的清澈见底,能显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色彩更鲜明。这样,学生懂得一个句子加上修饰的词语,意思就表达得更加具体。
2.近义词换一换
汉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要正确使用词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能正确辨析近义词。学生都知道“焦急”的近义词是“着急”,那么,课文《放小鸟》中“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啊”中的“焦急”能换成“着急”吗?显然不行,因为“焦急”比“着急”的程度更深,更恰当地表现出了鸟妈妈的心急如焚。通过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用词准确是多么重要。
3.换一种说法
一个句子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意思,但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句式进行比较。如《狼和小羊》课后有一道习题是让学生对比读一读以下两句话:
(1)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2)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这样作比较,学生就会明白,一个相同意思的句子可用不同的说法。哪一句更好呢?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在朗读中明白反问句的语气、感情更强烈些。
三、整合资源,提炼训练点
整合资源,就是从学生所学的课文中,把具有相同训练点的片段整合起来,按阅读教学的需要进行提炼,从而达到一种类型或一个方面的写话训练目的。
写话练习时常常会要求学生描述一个场景,比如植树、课间活动等,这类写话会涉及很多的动词。说话、写话要具体,会用一系列的动词是个基本功。如果单独指导学生填动词、用动词,是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和学习要求的,但如果回顾一下课文,我们会发现用一系列连贯的动词的课文片段很多,它们在动词的运用上是准确而又精当的。如《木兰从军》中,“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又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些连贯的动词都能准确并生动地表现作者所展示的画面。
我们在训练时,可以把这样的文本资源提取出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感受连贯动词带来的节奏感和画面感,让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生活画面,用尽量不重复使用同一动词的方式,进行写话练习。孩子们交流后,写出了句子:“我回到家,放下书包,打开冰箱,拿出一瓶汽水,拧下瓶盖,喝了一口,真爽啊!”学生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奥秘,也学会了语言表达的技巧,从而使读写训练落到了实处。
当然,可以整合的资源还有很多,除了遣词造句,还有写法方面的,如《鸟岛》《台湾的蝴蝶谷》等课文中,都渗透了“总—分”的写作方法。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话的时候可以根据内容渗透一些写法上的知识,这种做法对提高学生写话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阅读课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以选文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就是要从文本中发掘出具体合宜的“言语形式”,强化语言积累运用并细致、深入地从中选择适合学生“读写结合”的技能训练项目,整合成教学内容板块进行训练,引领学生透过言语形式,领会作者表达的技巧,发现语言的智慧,获取语言规律。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给孩子们留下“方法”,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从而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大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长安花苑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