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环境总体满意 服务管理有待提升

2016-05-07沈向东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公共服务市民

沈向东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更加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了解北京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评价,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满足市民公共服务需求,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期开展了北京市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居住环境满意度包括居住地周边公共服务和小区物业管理两个方面。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为所有被访者中,选择“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三项的比重之和)。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民对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为78.6%。其中,公共服务和小区物业管理满意度分别为81.4%和75.8%。

一、北京市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调查总体情况

调查采取电话调查方式(CATI),调查对象为18-70周岁的城镇居民,调查项目为居民居住地周边的公共服务和小区物业管理两个大类,包括商业、教育、医疗、养老、休闲娱乐、交通、安保、房屋设施、环境卫生、绿化养护等10个方面。

(一)居住状况

从居住区域分布看,17.4%的被访市民居住在首都功能核心区,43.5%的市民居住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占26.1%,生态涵养区占13%。

从居住房屋类型看,85.2%的被访市民居住在楼房,9.4%的市民居住在胡同平房,4.6%的市民居住在花园式小区,0.8%的市民居住在简易房。

从物业管理方式看,超过半数小区实现了封闭式管理,其中全封闭式管理小区占17.6%,半封闭式管理小区占32.9%,开放式小区占49.5%。

(二)近8成市民对居住环境总体满意

居住环境满意度是衡量居住小区社会管理水平和宜居程度的综合民意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为78.6%。其中,周边公共服务满意度为81.4%,小区物业管理满意度为75.8%,居住地周边公共服务满意度高于小区物业管理满意度5.7个百分点(表1)。

从四大功能区看,居住环境满意度略有差异,呈“内外区域高、中间区域低”特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区满意度分别为79.1%和80.5%;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分别为78.2%和77.7%,最高与最低区域相差2.8个百分点。

1.公共服务领域:首都功能核心区优势明显

调查显示,受访市民对居住地周边公共服务满意度为81.4%。其中,交通便捷性满意度最高(88.8%),居于二、三、四位的依次是商业、医疗和教育资源,满意度均在80%以上;休闲娱乐和养老配套满意度排名后两位,分别为74.6%和71.1%(表2)。

从区域分布看,首都功能核心区以其交通便捷、医疗和教育资源配套得到受访者的普遍认可,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功能区(84.6%),城市发展新区最低(79.6%),二者相差5个百分点。交通便捷性满意度均列四大功能区之首,表明北京市推出的增设公交专用车道、开设通勤快车、提供公共租赁自行车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高品质和全封闭小区:物业管理满意度高

调查显示,受访市民对小区物业管理的总体满意度为75.8%,各分项满意度均在70%-80%之间,房屋类型与小区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市民的评价结果。从房屋类型看,花园式住宅小区管理满意度最高(92%),各分项满意度接近或超过90%;简易房满意度最低(68.1%),二者满意度相差高达23.9个百分点(表3)。从物业管理方式看,全封闭小区的管理满意度最高(88.8%),其次是半封闭管理小区(84.3%),开放式小区满意度最低(65.3%)。

二、影响居住环境满意度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虽然有近8成的受访市民对居住环境总体满意,但是在公共服务和小区管理方面仍存在养老、休闲娱乐设施配套不足,安保和环境卫生状况差等问题。

(一)养老配套设施:不能满足老龄化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北京市养老配套服务满意度为71.1%,在所列的6项公共服务中最低。近年来,北京市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统计资料显示,1990-2014年,北京市老年人口总量由68.7万人增至21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6.3%提高至9.9%);人口高龄化趋势加剧(统计资料显示,1990-2014年,北京市 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总量由9.2万人增至45.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由17.7%提高至21.5%),市民对养老设施的需求明显提高。从养老配套的供给看,2014年,北京市共有养老机构410家,养老床位109万张,平均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7张,基本上达到了《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办法》中“到2015年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数3.8张”的目标,但是与每百名老人拥有6张床位的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目前,北京市城区公办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一床难求”的现象普遍存在(数据来源为2014年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开展的养老机构抽样调查)。2013年,北京市统计局开展的《北京城乡居民养老现状与需求调查》结果显示,88.1%的受访市民倾向于“居家养老”。而在居家养老的受访者中,“餐饮服务”的需求最高,占41%;其次是“家政服务”,占37.7%;第三是“紧急救助”,占35.3%。同期的调查结果还显示,提供服务较好的社区服务项目是组织文体活动、组织旅游、举办健康讲座等公益类项目,真正需要市场化介入的服务行业,如上门护理、康复训练、陪同就医购物、陪同聊天等项目很少,市场化供应明显不足。

(二)休闲娱乐设施:配套不足价格高

在所列6项公共服务中,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的满意度位列倒数第二,仅为74.7%。据统计部门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数据来源为2013年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开展的北京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需求意向调查),超过2成的市民认为,居住地周围的演出场所、体育场馆、健身中心等休闲娱乐设施明显不足,市民对上述设施的满意度为75%以下。此外,休闲娱乐的价格普遍高于市民的期望值,如剧场演出平均票价260元/张,大约为市民期望价格的4倍。可以说,休闲娱乐配套设施明显不足,价格偏高是间接影响市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不高的因素之一。

(三)安保环境卫生:小区物业管理短板

小区管理中的安保状况、房屋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绿化养护等是直接影响市民对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的因素。调查显示,24.2%的受访市民对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非常不满意。在安保方面存在问题的受访市民中,选择“无保安巡逻、无门禁、无电视监控系统、无摄像头”,以及“小区内乱设摊点、违章搭建、乱停车”的比重分别为47.2%、34.9%和30.6%;在环境卫生方面存在问题的受访市民中,选择“垃圾、污水乱倒乱泼,杂物乱堆乱放”,“不文明养宠物”,“乱发乱贴小广告”的比重分别为47.5%、42.8%和29%。此外,绿化养护方面的主要问题有“绿化面积少”、“养护不到位”,选择比重分别为55.9%和37.9%;房屋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道、电线、电梯老旧”,“房屋年久失修”,“房屋漏雨、漏水”,选择比重分别为27.9%、21.8%和17.6%。

三、提升环境满意度建议

为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建设和谐宜居城市,针对公共服务和小区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综合管理,缩小区域差异

针对市民居住环境满意度“内外区域高、中间区域低”,以及教育、医疗配套满意度区域间差异明显的现状,建议政府部门从整体上规划城市发展,加大对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投入力度,通过采取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外迁、增建分部等措施,缩小区域间教育和医疗配套资源的差异,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依托棚户区改造工程,逐步降低简易房、开放式小区所占比重,从整体上提升市民对小区物业管理的满意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适应老龄化需求

目前,北京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市6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的22.6%,65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的15.3%。从老年人口占比看,北京市已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政府和广大市民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市民对养老配套设施满意度低的现状,建议政府部门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在政府主导下,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政府、家庭、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实行专业机构企业化运营、开放、融合、互补、协调的养老服务基本制度框架。这其中,要充分考虑“居家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以“居家养老”为导向,坚持自愿选择、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原则,按照《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要求,重点开展社区居家助餐配餐、家政照料、居家配送、文化娱乐、紧急救援、社会优待等服务体系的建设,从精神和物质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此外,政府部门要科学规划,加快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

(三)政府+市场,完善休闲娱乐服务

休闲娱乐对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精神文明水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休闲娱乐配套设施满意度偏低的现状,建议政府部门科学规划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降低公园、博物馆等市属休闲娱乐场所的收费标准;激发企业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积极性,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手段激发市场活力,增加休闲娱乐服务的供给,降低价格、提升质量;引导和鼓励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趣味运动会、知识讲座、书法绘画展等活动。

(四)提升物管水平,改善居住“微”环境

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标准,开展精细化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物业管理单位的监督力度;建立保安巡逻的长效机制,增加封闭式管理小区的数量,增加物防、技防投入,改善小区的安全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杜绝私搭乱建、乱停车现象,营造维护小区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加大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杜绝“管道、电线、电梯老旧”,“房屋年久失修”,“房屋漏雨、漏水”现象,改善房屋设施。

(责任编辑:李静敏)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公共服务市民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浅析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送清凉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