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6-05-07钟会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医药广西

钟会超

摘要:分析和总结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包括初步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创新驱动发展的互动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学习借鉴天津及步长制药等创新驱动引领中药产业跨越发展最新经验等,努力实现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提速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5-0009-05

Some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Guangxi TCM Ethnic Medicine ZHONG Hui-ch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Guangxi Zhuangzu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22, China)

Abstract: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Guangxi TCM ethnic medicine, including the preliminary achievement and the mai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discussing and formulating Guangxi TC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lan, 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establish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mechanism to optimiz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learning from the latest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driven led TCM industry to realize spanning development of Tianjin and Buchang Pharmacy, with a purpose to speed up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Guangxi TCM ethnic medicine.

Key words: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thnic medicin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中医药民族医药重要发源地之一。据《中国壮医学》载,“经考证远在石器时代壮族先民由采集食物而识别百草,进而有壮药的萌芽”,“《山海经》,特别是《神农本草经》中收集的365味药物中,就有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牧桂、薏苡仁、钟乳石等”[1]。广西地处亚热南亚热带,中草药资源品种丰富。据1983-1985年广西中草药资源普查统计,广西中草药资源已知基源种4623种,资源总数占全国(药用资源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分别为11 146、1500和80种)总数约1/3,广西药用资源品种在全国排位仅次于云南,居第2位[2]。20世纪90年代初,广西中成药工业总产值12.08亿元,排全国第4位;中成药总产量28 146 t,排全国第3位[3]。2010年广西中医药工业总产值已达70多亿元[4]。未来10年,广西将致力打造中医药民族药成为千亿元产业。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桂发〔2009〕3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桂政发〔2011〕60号),促进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2010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开展了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探索工作,主要通过实施中医药民族医药创新能力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治、中药壮瑶药产品研发和特色中药产品研发等专项,提升了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水平。兹就相关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

1 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工作现状

1.1 加强相关研发条件平台建设,使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以项目为载体,支持引导全区中医药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构建壮瑶药技术平台,使之成为壮瑶药新药科技创新开发的核心动力。主要支持和推动广西现代中成药、药物提纯、抗肿瘤民族药、现代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材良种繁育、中药新药开发与安全性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6家中医药民族医药创新平台建设;在中医药民族医药专业领域支持推动建立了广西中药药效研究、中医基础研究、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共5个自治区级(中医药科学实验)重点实验室及中药民族药药品安全性评价中心。其中,已建成桂林三金药业股份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壮药化学与质量分析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支持广西圣特药业有限公司开展广西壮药产业化工程院建设,资助科研经费400万元。支持开展了广西民族医药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平台、壮瑶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民族医药产业化技术平台、民族医药创新研究与产业化技术平台、民族医药特色数据库、建设“一站式”远程信息服务平台及民族医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等8个民族医药平台建设。其中,广西壮瑶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建设拟建立壮瑶药抗感染药、脑血管药、免疫调节药、抗肿瘤药、降血糖药、抗肝炎药、抗溃疡药、抗过敏药、解热药、镇痛药、抗炎药等药效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民族医药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平台建设拟对具有明显资源优势和治疗病种优势的5~10种民族药开展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应用、药效筛选和评价等研究,重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及应用技术攻关,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技术规范,建设合作开放的民族药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研究平台、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活性提取物开发技术平台、民族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等三大创新产业化技术平台;民族医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拟在发掘、整理、研究全区乃至全国民族医药的基础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对相关内容进行收集、分类、统计、存储、加工、检索等,将民族医药专家、民族方药资源、民族医临床医学及特色疗法、民族药产业信息及产、学、研、管机构等方面的单项数据,建立一个基于Web多库融合的民族医药基础资源信息检索平台,形成完善成熟的信息检索机制。这些壮瑶医药平台及体系建设,为广西民族医药创新及产业化,为民族药物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思路和便利的途径,并为广西乃至我国将民族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造福少数民族聚居区百姓的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

1.2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推进了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继承创新工程建设

1.2.1 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 针对危害广西民众健康的常见、多发、重大疑难及传染性等疾病,开展了壮医皮肤针联合壮药固发美髯汤治疗复发性斑秃、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偏头痛、壮药舒筋解痛巴布剂研制及联合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规范化研究、壮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抑郁症失眠的技术方案研究、壮药土茯苓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等方面研究项目10项,资助科研经费150万元,提升了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防治能力。

1.2.2 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针对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开展了中医药“病证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机理研究、基于证素分析的老年HIV/AIDS中医证候特点的现况调查,以及壮药铁包金活性成分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制、壮药大花还亮草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广西世居壮族和瑶族人群身体成分与骨密度、广西壮族人/汉族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指纹图库、壮/瑶药小槐花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等方面研究项目24项,资助科研经费210万元,提升了中医药民族医药理论水平。

1.2.3 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制剂开发 开展了壮药国家新药的研发和以壮瑶药为主的中成药二次开发,即壮药芪七连胶囊、瑶药铜钻抗炎产品、芦荟凝胶、壮药柏金胶囊抗痛风的临床前研究,以及壮药妇雅净颗粒新产品研发、壮药双三抗感颗粒的药学研究、壮药加味消毒饮胶囊的研制、壮药红桃抗乳腺增生胶囊的临床前研究、新药(壮药)复方龙脷胶囊的研究、壮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广西特色壮药姜黄属中药材治疗肿瘤及肿瘤恶病质、壮药依山红治疗乙型肝炎等25个中药、民族药产品创新研究课题,资助科研经费520万元。重点进行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以及药效学试验等方面研究,提升中医药民族药医药产业发展水平。

1.2.4 加强中药壮瑶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 开展了广西三七种植关键技术、罗汉果产业链深化关键技术、广西特色壮药材玉郎伞的规范化种植及野生抚育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壮药黄根野生抚育与繁殖技术研究、山豆根良种筛选及其种子高产繁育关键技术、中药红根草优良种质筛选及繁育技术、三七优良抗病种质的辐变选育、蔓性千斤拔多倍体新品种的培育、紧缺药材土茯苓优良品种选育/组培快繁与规范化种植、地理标志产品红腺忍冬优良品种选育及繁育、短瓣石竹野生变家种及野生抚育、紫檀树林下套种金花茶基地建设、罗汉果质量改进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课题46项,资助科研经费1180万元。通过对我区特色药材三七、罗汉果、金花茶等大宗、紧缺中药材进行种质资源调查收集、良种选育繁育、种植技术等研究,解决广西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发展。

1.2.5 其他 开展国家基本药物(药材资源)及重大疾病原料药广西基地建设,共筛选出27种优良品质种质资源,建立育苗圃20 hm2,建立种植示范基地233 hm2,制定标准操作规程50项,采用“公司+药农+合作社”种植模式,辐射推广面积超过11 333 hm2,获得发明专利6件。开展特色药材大品种——罗汉果、苦丁茶、八角、千斤拔的综合利用开发。罗汉果研发方面,经过2年多的实施,获得2个优良青皮果株系,2个优良无籽罗汉果株系,4个无籽品种选育和永青1号改良组合,1个四倍体新雄株,1个疑似四倍体新雌株;组建了广西罗汉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罗汉果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罗汉果菊花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等4项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撰写和发表论文19篇,其中“罗汉果主产区土壤安全评价与预警规划”等6篇已发表;培养研究生11名,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5名;建立了5个试验示范基地,面积约19 hm2,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70万元;技术培训300人次。苦丁茶等3种药材开发方面,选育了苦丁茶优良品种1个,千斤拔优良品种2个;建设了苦丁茶良种繁育基地0.7 hm2,规范化推广种植基地约7 hm2;千斤拔核心示范基地单元3个,总面积约13 hm2,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66 hm2;完成了千斤拔药材及野生资源情况调查;以八角叶替代八角茴香果,生产莽草酸,并同时生产茴香油。生产工艺已完成小试、中试验证,基本确定生产工艺参数。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13篇,包括SCI论文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这些项目(课题)的组织和实施,进一步推动全区中医药民族医药继承创新工程建设,为发展壮瑶医药,提升基层医疗单位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千亿元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1.3 加强质量标准研究,推动了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工程建设

壮瑶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起步较晚,通过开展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支持壮瑶医诊疗技术和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及中药民族药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机构建设,有效促进了壮瑶医药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其中,组织开展有关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技术规范(特别是壮瑶医药诊疗,壮瑶药的质量标准中成药标准等)研究。主要开展广西特色壮药材金边蚂蟥、白及、红芽大戟良种选育繁育及种苗,壮医常用勾儿茶属药用植物资源,三金片技术改造,棒柄花苷A化学对照品及其技术标准,妇炎净胶囊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提升,广西特色中草药广西黄姜质量标准、壮药三七姜、阴香、荷莲豆、小叶榕(树叶)的质量控制与优化,苦丁茶等3种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优化及产品标准化,民族药“泰痹颗粒剂”共7项,对三七姜、阴香、荷莲豆、榕树叶、苦丁茶、紫金牛、穿山甲、蛤蚧等17个动植物药材,三金片、妇炎净胶囊等4个成药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共资助科研经费600万元。在壮医临床研究方面,支持开展壮药舒筋解痛巴布剂研制及联合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规范化、壮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抑郁症失眠的技术方案、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支架术后再狭窄优势方案、老年人常见病社区中医综合治疗技术方案等方面研究课题5项。这些药材、成药、诊疗技术标准的研究,为我区实施标准化建设,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标注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中医药广西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