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6-05-07刘刚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解决小学数学能力

刘刚

摘 要: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来问题教学法,马赫穆托夫反对前苏联当时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要求引进科学实践的方式,把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过程。他提出,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使教学成为有明确目的、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93-01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在解决问题方面,要逐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结合这几个环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能敢提问、都能提问、都会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问能力进行积极的、有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鼓励学生敢提问。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敢提问。对这类学生教师对他们不要过高要求,先引导他们提出一些低层次问题,只要能提出问题都给予适当鼓励。尊重学生,让学生知道能提出问题就是动脑筋、想问题、认真学习的好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敢提问的好习惯。

2、启发学生能提问。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总由教师提出问题,而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那么整个思维活动不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会严重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也就是要求教师将书本知识生活化,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近似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问题,并启发学生独立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许多知识的教学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课前仔细观察与之相关的事物和现象,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启发学生:今天我们来学习某部分知识,通过课前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来。

3、引导学生会提问。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高,但可能会不经过思考就提出一些与教学目标差距太远或者“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这时教师也不能指责,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应充分看到其优点,抓住优点加以表扬,肯定他们某一点提得很好。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启发、点拨帮助他们提出正确的问题。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将由“乱提问”变成“会提问”。

二、引导学生理解问题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勤于动脑、思维活跃的表现。但要解决问题必须能对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因此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理解问题。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应以一定的感性认识作基础,而丰富的生活实际是最直接、最不可忽视的认识捷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他们对问题有深刻的理解。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辨析某一个问题而进行的一种相互间的交流形式。讨论为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机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使学生置身问题探讨的全过程,能把个体的见解转化为群体的发现,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能使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都有提高,有利于促进问题的理解。

3、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发挥教具、学具的直观作用,充分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引导他们在操作活动中观察、思考,从而帮助问题的理解。

三、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如果说提出问题是前提,理解问题的基础,那么解决问题才是根本。按理说能提出问题,会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自然水到渠成。但是解决问题并不单纯只会解答书本上的问题,而要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从解决问题中获取新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自身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中还应注意:

1、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教育家玻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弄清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样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才能自己去探索、去解决。

2、解决问题方法中的不同意见让学生自己去争议。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出现不同意见,部分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会由自己去“统一思想”,这种做法不可取。应该鼓励学生争议,教师从中点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讲述。学生在解题时由于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不同,往往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得到多种解答方法。对此教师不仅应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解法,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当自己的解法优于其它同学的解法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起到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为此,我认为在未来科技竞争激烈时代,只有具备极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新的跨越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解决小学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