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之极,归于平淡
2016-05-07张雪原
张雪原
莱根谭有言曰:“世人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世间花迎鸟笑。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何谓“尘苦”?也不过若唐三藏取经向西的九九八十一难,而又何处寻觅,“花迎鸟笑”必也追求平淡;“尘苦心尔” 必也守候内心。而追赶平淡便是为了更好地守候内心,让心远离车马喧嚣。
弘一法师李叔同,曾也扮演过《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东度日本,也曾停伫在“长亭更短亭”的离愁别绪。而最后他选择停留在一座小小的庙宇之中,披着最朴素的袈裟,手握佛珠,在夜晚的庭院中云:“华枝者满,天心月圆,灿烂之极,归于平淡。”是的,弘一法师的停留是为追求平淡,守候内心的坚贞。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心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梭罗花费两年的时间,居住在瓦尔登湖湖畔的林中。就如陶渊明当年“采菊东篱下”一样,他似乎怀着一种“怀良辰以孤往”的心境,独自一人守候瓦尔登湖中央澄澈透明的内心。他倡导远离复杂的物质生活,追赶精神的另一个高度。他就这样整日面对着那面湖,整理自己琐碎的人生,慢慢解开那些缠绕于自己内心的结,走向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这样的他,不过是追赶平淡,使自己的内心更加清澈透明。
六朝以后,初唐靡乱娇奢,白衣诗人欲以一赋动帝王。于洛阳,他们吟咏安享富贵的闲情雅致;于长安,他们赞颂紫禁城的华美精致。满篇的六朝遗风,又怎能博得帝王的欢心呢!他们在那样的社会漩涡中不断地挣扎着,被迫远离京城繁华,于漫游中道之时吟诗作赋,真情实感溢满字里行间,最终赢得帝王青睐。如此之后,诗人们才明白,只有在平淡之中,才能更好地守护心灵的净土,彰显自我才华。
1964年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学潮、工潮的精神领袖让·保罗·萨特,证明庞加莱猜想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他们无一不拒绝浮华,挣脱世俗的羁绊,如夸父追日般不管不顾、一心向前,只为追赶平淡的生活,恍若灼灼烈日下掬一汪清泉濯心莲。
如日落时海面上舞者的精魂,它跃动着,守候这美好,那就让海面不要掀起猛烈的浪潮。在不停地追赶平淡的旅途中,你将收获内心的宁静,让灵魂得到升华。
追赶平淡而更好地守候自己的内心吧!此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
简 评:
该文结构清晰、中心明确、论说合理透彻,举例古今中外,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同时,该文紧扣材料,展现了较强的读题审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 邱麟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