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生态语文课
2016-05-07郑海英
郑海英
一个阶段以来,“有效”是一个高频词。一切课堂,目标直奔有效而去。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把教学环节设计得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浪费;我们的谈话主题,丝丝入扣,来不得半点跑题。曾经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某校的校长听老师上课,凡是听到老师讲的是和高考无关的话题,即视为违规。是否属实,一笑了之。所谓的有效,在一些老师的眼里,已经异化为学生的考分,实属悲催。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科,也是孕育学生生命成长特别有意义的课堂。语文课,应当把学生放入自己课堂的视野。那么,你眼里的学生在哪里?什么样的课堂是生态的课堂?
一、生态的语文课,我们理当着眼于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听、说、读、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素养,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把眼睛放在学生这些能力与素养的不断提升。现实是,不少老师把学生绑在应试的战车上,怎么考,怎么教,考什么,教什么。还常常因为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而洋洋自得,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些语文成绩是用什么代价换取的,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也很少有人思考了。
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下成长的孩子,不懂得安静倾听和思辨,课堂上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问题和观点的孩子少之又少。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总是在问孩子:你从中感受到的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而很少有老师问,你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谁都知道,朗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而我们很多老师依旧还停留在对于文本的技术朗读层面,甚至于直白地告诉孩子那些应该重读或轻读,哪些应该快读或慢读,而忽略了文本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朗读,再怎么摇头晃脑或抑扬顿挫,都是无味的。说到读,不得不说一说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的无法考量,无法立竿见效,有的老师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放在一边,可有可无。书,丢失在童年。不妨再看看学生的写字吧,毫不夸张地说,好多班级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执笔姿势不对,写字的美观端正,就更不敢恭维了,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字漂不漂亮和分数无关,和考核无关。至于写作,不仅教材所花的篇幅少,老师们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费时耗力的阅读教学上。关于写作教学,研究者甚少。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遗失几多。语文课,如果老师眼睛里装的是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上,少一些应试而为,必定是生态的。
二、生态的语文课,我们应该把眼睛放在学生愉悦的生命成长上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他们是否快乐?是否有信心?是否有进步?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关注和考虑的。大家都知道,每个孩子的智商情商、习惯态度等等都会有不同呈现,如何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就是我们要做的。而不是要求每个孩子都达到同等的高度,并且为了这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心不平,气不和,伤了学生,也伤了自己。
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语文课堂,意味着我们应做一个有底线的老师。作业可以不重复的,就应该少重复。可以通过老师精巧的课堂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就理当备好每一节课而不是得过且过。可以给孩子一点成功的愉悦和享受,就不要吝啬给予。学生生病后到校,不要只顾着问语文作业什么时候补起来,可以先顾问一下身体情况究竟如何;学生语文课堂每一个良好的习惯、每一次积极发言和认真作业,别忘了加以隆重鼓励,告诉他们老师其实关注着他们美好的举动和每一次努力。如此这般,眼里装着学生的成长,是生态的语文课堂。
三、生态的语文课,我们还应该用眼睛关注学生品德素养的不断升华
近一阶段,自从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文字的表达性功能以来,好多课堂便不再敢说和品德有关的话语,只关注到课文的写作方法和特色,关注到作者是如何表情达意的,生怕自己没有好好领悟新课标精神,生怕别人说是把语文课上城了品德课。可是,今天的中国,课堂上还缺少知识性的教学吗?今天的中国,最缺失的不就是“德”吗?语文课,说一说“德”,何错之有。不可否认,在一些教材中,某些篇目的道德说教的痕迹太重,假大空的影子太重,而品德因素的渗透,对小学生说,不需要高、大、上。只有深入骨髓的无痕的教育,才是真正能渗透到血液里的。而我们的语文课,是必定承载着这样的功能的。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有一位老师在课文结尾是这样说的: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何以回报?学生们都踊跃作答。可见,“孝”的种子已经在种下。还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今后随时记录。对于学生成长过程来说,课堂上能给予他们的品德教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随时可见。有的来自课文本身,有的来自课堂的突发事件,有的来自师生之间交流与对话,有的来自对于事物本身的理解和思考。因为来自学生本身,教育,必定是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如果老师心中装有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关注,这样的生态可以在任何一堂语文课生成。只有装有人的教育的课堂也才是有生命力的语文课。
当我们的眼睛里装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装着学生品质的升华,装着学生生命成长的愉悦和信心,那么,学生是有收获的,能成长的,也是真正有效的,有质感的,呈现生态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