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将德育教学融入中学语文课堂

2016-05-07吴春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

吴春华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兼具教书和育人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还更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品德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正确的指引学生形成健康、高尚、遵守道德规范的正确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清晰的分辨出社会的善恶、美丑,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德行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学语文;培育品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01

语文教学有着很多的功能和作用,比如对增加人的聪明才智、提高人的素质涵养、陶冶人的情操等都十分重要。与此同时,那些蕴藏在文字之中的手足之情、莫逆之交、患难真情、赤子之心也能阅读中得到身临其境的体会。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分辨出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本人有以下几点观点。

一、阅读优秀作品,培养爱国热情

语文教材是情境美、语言美、情感美和教化美的完美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教材优美的文字,引导学生品析佳作,丰富其想象,领略语言之美,而且可以通过书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三峡》时,教师可以通过发达的网络把三峡美丽的风光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幻灯片的播放,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三峡春冬的清荣峻茂、夏天的湍急水流、秋季的空灵肃杀,使学生沉浸在三峡美丽的风光之中,既品味文章的文字隽永、精炼的遣词造句,又让他们由衷的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时的语文教学就融入了德育的方面,使他们更加热爱具有悠久历史的祖国。

二、创设情境教学,促进情感升华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教材中那些动人的和感人的故事往往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升华学生的情感,洗涤人的思想,净化人的灵魂。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教师就可以别出心裁的设置教学情境,来感化、感染学生。把朱自清在火车站送别诗的那部分用多媒体展现,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朗诵,就可以使学生听到父亲的外貌描写时感到震动。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听到这里有的学生的脸上就已经红了,说明已经被感动了。当朗诵到: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到它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就留下来了。这时可能有些女孩子就可能哭泣了。这说明学生和作者产生了心灵的感应,流露出真情实感他们已经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了。他们可能对联系到父母,想到对父母的愧疚,对他们暗暗产生出感恩之情,感激之情。

三、代入情境,荡涤精神,净化心灵

记得我看到过一个情境化的公益广告,非常的有教养意义。在看到自己妈妈为姥姥端水洗脚的稚嫩的孩子,他收到了启发,自己也端来了一盆水为自己的妈妈洗脚。当看到这种场面时,我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后来,在作文课上,我就放映了这条广告,学生他们都深受感动,写出了对自己妈妈、爸爸、爷爷、姥姥、姥爷的真情实感,写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样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了无形的洗礼,产生了令人高兴的变化。也可以运用歌曲为素材,来代入情境。比如《常回家看看》和《时间都去哪儿》等,有意识的创造情景,运用播放器播放这两首歌的MTV,让学生感受骨肉亲情。学生们都一起热情高涨,这时,如果教师对此进行引导点拨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让他们意识到无论我们这些晚辈有多忙,时间多紧,路途多么遥远,都应该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家人,使学生的心灵在无声中得到净化。

四、善于捕捉教材的美好意义,加强德育教育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欣赏美丽的文字是,有时也会有修身养性的功能,可以教会人要疏财仗义、要高风亮节,要坦坦荡荡的做事、明明白白的做人,不要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教会我们要有担当、有责任心,甚至为正义事业舍生取义,要对弱者有怜悯之心。事实上,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有教化的作用。例如,《岳阳楼记》里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识,就能给学生以爱国的德育教育;在周敦颐的《爱莲说》里,赞扬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可以告诉学生要像莲花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在《屈原》中,那种不随波逐流的做人的基本准则,都是德育教学的好样本,对提高学生的品格有着很大的作用。

五、引导积累名言警句,开启心智,启发人世

在中学语文课本之中有很多的诗词、散文、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既有这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也蕴含着一些独具意蕴的名言警句。哪些句式凝练短小,但却极具哲理和启发的语句,是进行德育教学很好的素材。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六位名人,在成功之前都经受了种种磨难,使学生产生要想成就事业,必然要从内心和身体经受磨练,不断的增长知识,累积经验,学会冷静的克服和应对各种困难挫折的看法。在当今社会之中,无论是个人、单位还是国家,若要求生存发展,必须要具有忧患意识。具有忧患意识就是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德育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语文德育渗透无处不在,每堂语文课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洗礼的过程,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心灵。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中学生学会谦恭礼让、宽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宠辱不惊、弘毅坚韧等优秀的品质,让语文的教学不仅取得丰富的文化成果,也开发出德育之花,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中学生,未来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 俊.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6(01)

[2] 金 磊. 探讨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23)

[3] 吕 超.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之我见[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23)

[4] 姜桂琴.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 课外语文. 2016(01)

[5] 陈兴才. 思辨读写:基于“批判”的传统文化学习路径[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6(01)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德育教育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